帳號:
密碼:
CTIMES / 工控自動化產業
科技
典故
只有互助合作才能雙贏——從USB2.0沿革談起

USB的沿革歷史充滿曲折,其中各大廠商從本位主義的相互對抗,到嘗盡深刻教訓後的Wintel合作,能否給予後進有意「彼可取而代之」者一些深思與反省?
零功率損耗小型非接觸式電流感測器 (2019.12.20)
市場急需兼具小尺寸、低損耗、高可靠性的電流感測器。ROHM以高靈敏度、低消耗電流的MI元件,研發出完全無需接觸即可進行電流檢測的新產品。
感測器性能如何支援狀態監控解決方案 (2019.12.19)
結合基於MEMS技術的新一代感測器與診斷預測應用之先進演算法,擴大了量測各種機器和提高能力的機會,並且能有助於高效率地監控設備,延長正常運作時間,改善製程品質,提升產量
智慧型中水回收設備 不只節能更要有效率 (2019.12.19)
「中水再利用」意指排放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經過回收處理後,可以再利用的回收水。
看好液氣壓元件前景 加碼提升5G時代競爭力 (2019.12.16)
在目前推動製造業競相邁向工業4.0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再加入5G垂直應用之後,讓液氣壓自動化元件更受重視,促使國內外大廠均加碼投資建廠,並改造營運管理模式。
工研院眺望2020機械業好轉契機 不畏美中貿易戰歹戲拖棚 (2019.12.13)
在今年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舉辦的「眺望 2020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場中,則分別從總體智慧自動化產業或以工具機系統為核心,建議台灣廠商提出整體創新解決方案。
2030年智慧儲能與再生能源用電池的市場與成本 (2019.12.12)
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建立了一個共識,在全球的積極推動下,快速地發展再生能源系統,來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危險。
人工智慧革命: 無標記姿態擷取技術顛覆影片錄影 (2019.12.12)
科學家們使用The Imaging Source DMK 37BUX287相機進行高速錄影,結合實驗室自行開發的開源軟體工具DeepLabCut所寫成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來追蹤老鼠的行為事件及相應其腦部活動
加速汽車智慧化進程 (2019.12.09)
未來的智慧汽車將通過系統、軟硬體和以創新為基礎的最終矽技術得以實現。AutoPro技術解決方案能夠讓客戶能將智慧汽車的未來幻化為真實。
節能液壓自動化元件 滿足高效彈性擴充需求 (2019.12.04)
面臨貿易戰後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台灣製造業無論是回流或搬遷到東南亞生產基地,都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另闢新廠,唯有先針對既有廠房內機台、生產線改裝,以提升生產彈性,達到節能、高效目的
五強聯手打造智造生態圈 協力助台灣製造升級 (2019.12.03)
IBM、凌華科技、世平集團、台達電子、緯謙科技齊力整合OT、IT及AI協力推動MIT升級智慧製造加速落地,共創智造未來。 為協助台灣製造業因應全球製造業轉型升級工業4
工業4.0衝擊製造業 人機介面需同步進化 (2019.12.02)
在工業4.0的衝擊下,人機介面已然面臨新變局,唯有不斷因應產業變化,轉換設計思維,才能讓產品符合新世代產業的需求,永續生存於市場。
以智慧製造強化產業能量 協助台灣打入全球航太供應鏈 (2019.12.02)
航太產業是火車頭工業,可帶動民生工業的技術升級,政府必須持續給予國內航太產業支持,讓台灣成為國際航太產業供應鏈的重要環節。
因應市場規範 掌握龐大節能商機 (2019.11.29)
因應全球的節能趨勢,台灣在硬體產品方面必須受限於國外市場的規範,因此只能盡量調整產品設計,在軟體,台灣廠商則可發揮客製化服務優勢,鎖定中小企業族群,掌握市場商機
能源監控智慧化 聰明管理用電行為 (2019.11.26)
能源監控網路架構的硬體架設,只是取得用電資訊的工具,業者指出,取得後的訊號處理才是投資報酬率浮現的重要關鍵,善用數據進行管理,效益才會浮現。
讓兩輪車與動力車輛更能滿足未來交通需求 (2019.11.25)
博世開發兩輪車輛與動力車輛 (powersports) 的聯網技術,讓車輛內部各組件能夠相互連結,並與外部網路連通。
專為關鍵電力應用設計:600V大型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2019.11.25)
本文討論「原生600V」無變壓器和自耦變壓器UPS系統的技術面向,並詳細說明它們可提供的優勢。
商用模式各有不同 車隊管理展現多元風貌 (2019.11.25)
車隊管理是物流派送企業的重要營運系統,而不同的企業型態,其系統必須因應產業的特殊需求調整,方能打造出最適化架構。
精準管理工廠能源 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目標 (2019.11.25)
新世代廠務必須強化BEMS下的電力監控管理系統PMMS,管理者才能快速了解工廠使用電力的狀況,並進一步進行用電分析與管理,達到有效的電力使用與節約。
南樺發表Line警報器解決方案 協助提升製造業擴廠彈性 (2019.11.15)
即便在工業4.0潮流下推動製造業續朝向短鏈、碎鏈化方向發展,但在面臨貿易戰後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台灣中小企業仍因為難在短時間內建立新廠,該如何提升現有機台、生產線、整廠改裝或擴充彈性,則成為業者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個智慧輸送機。無限的可能性。 (2019.11.15)
為了解決現代化裝配廠的現實問題,北美的KUKA系統公司最近開發出KS BOLT緩衝高架式線性傳輸系統,該系統主要採用獨立推車技術,解決裝配緩衝的挑戰-並且具備彈性化

  十大熱門新聞
1 Intelligent Asia力推雙軸智造生態系 八大供應鏈展現創新升級
2 Graphisoft、大塚資訊與雲林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台灣建築業發展
3 所羅門自動化秀AI技術 首展「即學、即會、即用」AI視覺
4 工研院參展CES 2024落幕 AI、機器人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5 洛克威爾自動化大學開課 完善生態系方案驅動工業全面升級
6 RIN國際研發高峰會在台首場 金屬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7 金屬中心推廣智慧醫療暨醫材產業 發表跨域研發成果豐碩
8 台達節能照明及充電解決方案 助台北之星成永續地標
9 Fortinet即時網路安全作業系統升級 賦能企業強固網路防禦
10 洛克威爾推出FactoryTalk Optix新品 基於雲端釋放HMI全新可能性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