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SPMT工作小组 推动新一代内存接口标准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08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6763】

美商晶像、英商安谋、韩国海力士半导体、索尼爱立信行动通讯及法商意法半导体在4月30日宣布组织工作小组,为新世代内存接口技术,建立开放式标准。这项首创的内存标准乃针对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称为「串行埠内存技术」(Serial Port Memory Technology;SPMT),以串行式接口取代现今内存装置所惯用的并列式接口,可让带宽更具弹性、减少接脚数及降低耗能需求,并具有多重的端口。这项技术将可大幅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提供下一代手机常备的高效能多媒体应用,最适合行动手机制造商与消费者。

SPMT工作小组的目标是要定义出一项技术,将接脚数降低至少40%、提供从3.2GBps至12.6GBps以上的带宽范围,相较于市面上现有的其他DRAM产品减少50% 以上的输入/输出功率,并在一片SPMT内存芯片上,提供单一端口或多重端口。除了行动手持装置市场外,这项技术亦符合其他领域的需求。例如可携式媒体播放器、数字固定式相机,以及掌上型游戏机。

SPMT工作小组的成员,希望研发出全新技术以迎合制造商日趋增加的需求。加强手持装置的性能及功能,同时兼具竞争力,甚至降低装置的系统成本。技术研发是为了响应行动服务供货商对于解决方案的需求,让他们能以具竞争力的价钱,提供消费者更密集的数据、更多元化的媒体,例如视讯(包括高画质视讯)、GPS、电动游戏、网络存取、e-mail、多媒体应用及音乐。SPMT的工作小组成员从2007年第三季就开始举行会议,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组织正式联盟,成员包括手持装置、内存及系统单芯片的制造商与半导体IP供货商,预计在2008年底为业界带来SPMT规格。

iSuppli内存分析师Nam Hyung Kim指出:「手持装置对于更快速、密度更高的DRAM芯片需求正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多元化媒体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去开发DRAM整合串行式技术的接口标准,以达到更高带宽及减少接脚数,并提供突破目前接口技术的扩充能力。」

英商安谋(ARM)Fabric IP的副总裁暨总经理Keith Clarke指出:「目前系统单芯片的整合等级日增,因此需要通讯网络及内存系统提供更高的带宽及效能,这项串行式内存接口能提供独特的特性,让公司更进一步运用这些关键的系统零件,使其优化。 透过参与此工作小组,我们就能第一时间让本公司广大的伙伴网络都可取得这项技术。」

海力士内存集团的技术营销资深副总裁JB Kim表示:「全功能、多元化的媒体行动应用越来越多,所以对更多内存的需求也有增加。串行埠内存技术正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有效因应这个需求,并能提供全新应用产品所需要的较少接脚数、低耗能、高带宽。」

LG电子行动通讯开发采购总经理说明:「我们期盼加入SPMT工作小组,协助制定新一代的内存接口。若要成功地向客户推出先进而具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是能够大幅减少针脚数和增加带宽,同时符合成本」。

晶像公司的内存技术产品总经理Jim Venable指出:「随着DRAM内容不断在新世代行动装置上增加,目前的技术已经开始跟不上需求的脚步。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要达到更大的带宽、更低耗能以及弹性的设计,则更加困难。 串行埠内存技术会改变目前的业界标准,带来显著的性能改进,以及更高质量的用户经验,就像行动装置开发者所设计的新产品一样。」

意法半导体(ST)行动芯片平台部门总监Teppo Hemia表示:「在掌上型产品上推出多媒体应用时,实体体积、接脚、温度与功率消耗仍是无法破除的障碍。透过产业共同推动内存接口技术的标准化,我们预见能够扩展市场上可用实用产品的行动芯片技术效能,将会有大幅进展」。

關鍵字: DRAM  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串行埠内存技术  晶像  安谋  海力士  索尼爱立信  ST  SPMT  LG  Nam Hyung Kim  Keith Clarke  JB Kim  Hee Chan Park  Jim Venable  Teppo Hemia  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相关新闻
卢超群:以科技提高生产力 明年半导体景气谨慎乐观并逐步成长
意法半导体揭露未来财务新模型及规划实践2030年目标
ST推广智慧感测器与碳化矽发展 强化於AI与能源应用价值
ST:AI两大挑战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两者直接影响AI普及速度
意法半导体公布第三季财报 工业市场持续疲软影响销售预期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以马达控制器ROS1驱动程式实现机器人作业系统
» 推动未来车用技术发展
» 节流:电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开源:再生能源与永续经营
» 「冷融合」技术:无污染核能的新希???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CMBFF25MSTACUKQ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