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濟開發AI晶片模組獲科專補助 攜手鈺立微推動無人載具升級 (2025.09.25) 系統整合暨製造服務商英濟近年積極轉型,從傳統製造跨足人工智慧智慧系統的研發與整合。其「無人機AI影像處理及辨識開發計畫」已獲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科專計畫補助,顯示其在AI視覺技術上的突破獲得官方肯定 |
 |
工研院攜手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 協助台灣氫能應用與淨零轉型 (2025.09.25) 在國際能源版圖快速重塑之際,氫能已成為各國角力的新焦點。歐盟、日本、美國紛紛投入龐大資源布局氫能經濟,而台灣也正加速前行,積極將氫能導入產業與日常生活,搶占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 |
 |
英濟攜手鈺立微開發AI影像模組系統 推動無人載具再升級 (2025.09.23) 系統整合暨製造服務商英濟公司近年積極轉型至AI智慧系統開發與整合,並著手研發智慧無人載具(UAV)之AI視覺運算模組。今(23)日宣佈「無人機AI影像處理及辨識開發計畫」已獲得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科專補助 |
 |
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探路 能源轉型邁入新里程 (2025.09.22) 台灣能源轉型邁入新里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王筱雯教授團隊近日正式發布《邁向最小衝突與最大共識的能源轉型路徑:臺灣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簡稱「全資源IRP」) |
 |
義電智慧能源摘金奪銀 獲亞太、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 (2025.09.16) 回應全球推行再生能源時對虛擬電廠有更強烈需求,義電智慧能源(Enel X Taiwan)今年以「聚力千站 強化電網韌性」行動方案,首度榮獲「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與再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肯定,以其創新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7可負擔能源」領域中脫穎而出,凸顯在促進能源轉型和推動永續創新的領導地位 |
 |
邊緣AI加速推進 AOI跨界滲透布局 (2025.09.15) AOI結合AI技術助力智慧製造領域少量多樣與客製化生產,不僅減少人力與作業負擔,提升良率與出貨效率,現今更拓展至智慧巡檢與協作機器人應用,成為推進製造產業升級的動能 |
 |
為何儲能是關鍵下一步? 掌握微電網與氣候科技新商機 (2025.09.12) 從表前儲能到表後應用,從工廠到社區,從單一電池系統到虛擬電廠的聚合調度,儲能與智慧微電網正在形塑全新的氣候科技商機。 |
 |
SDV發展挑戰重重 英飛凌以三大基石化解難題 (2025.09.11) 在英飛凌(Infineon)於台北舉辦的 OktoberTech 活動中,汽車電子事業部資深副總裁 Hans Adlkofer指出,「汽車的產品生命週期往往長達十年以上,但軟體創新的速度卻以月為單位計算,兩者之間的矛盾,是SDV推動的第一大挑戰 |
 |
東擎全新AiUAC引領工業自動化邁向智慧新世代 (2025.09.02) 東擎科技(ASRock Industrial)正式發表全新 AiUAC(ASRock Industrial Universal Automation Control)開放控制解決方案,以 UAO(UniversalAutomation.Org)IEC 61499 標準為基礎,協助工業自動化快速轉型至軟體驅動的開放架構 |
 |
洛克威爾自動化以AI驅動 打造高效且永續的化工生產 (2025.08.30) 因應多數企業已將AI視為發展關鍵,藉以最佳化生產效率與強化決策能力。洛克威爾自動化今(27)日也在出席「2025 年台灣化學產業高峰論壇暨展覽」上,探討產業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深化應用 |
 |
阿爾卑斯山崩預警新突破 低成本感測網在奧地利驗證成功 (2025.08.24) 為應對氣候變遷加劇的山崩威脅,一套創新的低成本感測系統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成功記錄了一次真實山崩事件,為災害預警帶來突破。
此系統名為「淺層山崩偵測器」(SL-Detector),透過分散式網路,即時監測土壤的含水量、溫度、與被稱為「基質吸力」的內聚力,並結合降雨、積雪等外部數據 |
 |
邊緣AI強化實體智慧 工業機器人兼顧安全可靠 (2025.08.13) 釋放邊緣力量,引爆智造革命!安全,是唯一不變的底線。 |
 |
Ansys用戶大會破千人參加 台積、鴻海獻策突破AI運算瓶頸 (2025.08.13) 模擬軟體商Ansys(已與Synopsys合併)今日舉辦「Ansys Simulation World 2025 台灣用戶技術大會」,現場匯集超過千名業界人士響應。包含台積電、鴻海研究院、台達等重量級講者也受邀發表演講,共同勾勒在AI浪潮下,「從晶片到系統 (Silicon to Systems)」的挑戰與技術藍圖 |
 |
下一代汽車中現代計算架構的性能元件和保護 (2025.08.13) 本文探討向分區控制的過渡、分區控制對電源管理的影響,以及確保下一代汽車系統安全、可靠和高效運作的關鍵保護策略。 |
 |
台電攜手EPRI數位轉型 聚焦AI資料中心設址與電網韌性 (2025.08.01) 台電與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自1987年起展開近40年國際交流,合作投入機組發電效率、用電大數據、分散式能源與儲能等數百項研究計畫。近日再度攜手,舉辦為期2天的「數位轉型論壇暨低碳倡議整合會議」,聚焦探討AI資料中心設址就近電源的重要性,以及全球能源轉型趨勢,期能深化雙邊合作,共同推動前瞻電力技術發展 |
 |
Ceres攜手斗山燃料電池 韓國廠正式量產SOFC (2025.07.29) 英國潔淨能源技術供應商Ceres Power Holdings plc與韓國斗山集團(Doosan Corporation)共同宣布,斗山燃料電池(Doosan Fuel Cell)已採用Ceres的固態氧化物(Solid Oxide)技術,正式投入燃料電池堆的量產 |
 |
FLEX-SCALE光網技術 助攻6G與邊緣運算佈局 (2025.07.28) 隨著 6G 通訊技術逐步邁向實現,歐洲主導的研究計畫 FLEX-SCALE 正加速開發一套為未來數位時代量身打造的光纖網路架構。該計畫所提出的「Flexibly Scalable」系統,目標是建立一個具備高度彈性、能源效率與智慧調度能力的光網,為即將到來的高頻寬、低延遲通訊需求提供關鍵支撐 |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適用於精準工業狀態維護的Amphenol Wilcoxon 883M數位三軸MEMS加速器計 (2025.07.28)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Amphenol Wilcoxon的883M數位三軸微機電系統 (MEMS) 加速度計。這款高精度感測器提供全面的震動分析,可用於狀態維護和故障診斷 |
 |
QPU啟動量子時代 運算核心引爆科技新賽局 (2025.07.09) 隨著人工智慧、製藥、金融模型、密碼學等高強度運算應用的快速崛起,傳統電腦已逐漸逼近效能極限。在此關鍵轉折點上,量子運算被視為突破瓶頸的關鍵技術,而其中扮演「心臟角色」的量子處理單元正成為各國與科技企業加速布局的核心關鍵 |
 |
全台首座AI PC教室啟用 斥資億元打造生成式AI實作基地 (2025.07.01) 在台灣高等教育數位轉型的浪潮下,東海大學於7月1日正式啟用全台首座「玉釵AI PC教室」,並宣布未來將投入約新台幣一億元導入AI PC與高階運算設備,包含計畫購置NVIDIA GB200伺服器,全面建構智慧校園基礎設施,目標成為台灣AI實作教學與應用創新的標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