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NA自組裝構建Moire奈米超晶格 開啟量子與感測技術應用潛力 (2025.07.24) 根據最新研究,國際科學團隊成功利用 DNA 自組裝技術,構建出帶有 Moire 干涉圖樣的超晶格奈米結構。這項創新不僅證明 DNA 可作為設計精密奈米結構的可編程材料,也開啟了在量子電子、精密感測器與未來材料科學中的應用潛力 |
 |
蔡司併購瑞士Pi Imaging 強化單光子偵測技術領先地位 (2025.07.23) 蔡司(Zeiss)今日宣布,已正式併購瑞士新創公司 Pi Imaging Technology。Pi Imaging Technology 專精於單光子崩塌二極體(SPAD)偵測器與相機的開發,其高靈敏度偵測技術將被整合至蔡司的高階螢光顯微鏡解決方案中,預計將大幅提升影像品質與科研應用潛力 |
 |
空間運算--人類感知的延伸或剝奪? (2025.07.18) 當我們談到「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其實是在描述一種讓數位世界與物理世界無縫融合的技術方式。它是一種整合 感測器、AR/VR裝置、AI、3D視覺與人機互動 的技術集合,使電腦能夠理解、操控並互動於三維物理空間 |
 |
奇景與Rabboni聯手推出全球首款多場域終端 AI感測平台 (2025.07.17) 穿戴裝置即時 AI 推論成真!隨著人工智慧(AI)邊緣運算技術日漸成熟,智慧穿戴裝置迎來重大技術突破。奇景光電攜手矽漣公司(Rabboni)推出全球首款可實際部署的超低功耗終端 AI 感測平台「bboni Ai」,將高精度感測與即時AI推論能力整合於單一系統架構內,標誌著穿戴裝置邁入新世代智慧感測的新里程碑 |
 |
醫衛攜手開發智慧手部衛生監測系統 整合自動化偵測與雲端運算力 (2025.07.16) 在提升醫療品質與防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方面,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日前聯合開發出一套以物聯網(IoT)為核心的「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運用多種無線感測技術,有效克服人工監控的侷限,為醫療機構邁向智慧照護與院內感染控制突破具體的技術 |
 |
Nordic宣佈推出高整合度 nPM1304 電源管理 IC支援小尺寸電池產品 (2025.07.14) Nordic Semiconductor 推出全新 nPM1304 電源管理 IC (PMIC),承襲 nPM1300 的成功元素,適合需要小型電池的空間受限應用。小型電池的能耗預算捉襟見肘,所有功能都必須以盡可能低的功耗運行 |
 |
GaN FET為人形機器人伺服驅動注入高效能動力 (2025.07.14) 在人形機器人快速演進的浪潮中,伺服驅動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實現如人類般靈活的行動與精準控制,這類機器人往往需整合高達40組以上的伺服馬達與控制模組,遍布頭頸、軀幹、四肢與手部關節 |
 |
築牢工業資安防線 主動整合是關鍵 (2025.07.11) 順應全球製造業正積極引進AI與數位化轉型,關鍵基礎架構也逐步整合至統一的數位生態環系當中,促使資安風險日益多樣化,工業資安軟硬體規範也為此不斷推陳出新! |
 |
Anritsu 安立知與 Bluetest 攜手推出 5G RedCap 裝置 OTA 測試解決方案,實現物聯網應用最佳化 (2025.07.09) Anritsu 安立知與瑞典 Bluetest AB 共同開發空中無線 (Over-The-Air,OTA) 測試解決方案,用於評估支援 RedCap (Reduced Capability,精簡功能) 規格的 5G 物聯網 (IoT) 裝置效能。RedCap 依據 3GPP Release 17 制定,並為 IoT 應用實現最佳化 |
 |
安勤新一代無風扇強固型嵌入式系統搶攻AI邊緣運算與智慧工控市場 (2025.07.09) 看準AI推論從雲端轉向邊緣設備遷移的趨勢,安勤科技推出新一代無風扇強固型嵌入式系統EPS-RPR,鎖定智慧製造、智慧物流與AI零售應用市場。該系統搭載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支援 DDR5 5600 MHz 記憶體,並支援多元I/O與模組化擴充,能夠應對高效能AI運算與嚴苛環境下的持續運作需求 |
 |
Tesla傳暫停生產Optimus TrendForce估對供應鏈影響有限 (2025.07.08) 近期中國大陸供應鏈傳出因靈巧手承載力不足,導致Tesla將暫停生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消息。依TrendForce今(8)日分析,Tesla目前主要面臨產品續航不足和軟硬整合的挑戰,即便能藉由AI優化運動規劃與能耗,以改進續航問題 |
 |
日研究團隊發現「光關閉跳躍效應」 結晶因光熱相乘而動 (2025.07.08) 日本靜岡大學、高知工科大學與東京科學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宣布發現一種新現象:當紫外光照射的結晶在加熱狀態下突然關閉光源時,結晶會產生微小跳躍運動,宛如「瞬間起跳」 |
 |
5G RedCap為物聯網注入新動能 (2025.07.08) 5G RedCap的出現不僅填補了高階5G與低速物聯網技術間的空白,更為中速率、低功耗、高密度的IoT應用提供了標準化升級路徑。 |
 |
安勤薄型無風扇嵌入式系統EPC-ASL採用模組化架構設計 (2025.07.07) 安勤科技新一代無風扇超薄嵌入式系統 EPC-ASL採用 Intel Alder Lake-N 平台設計,具備高效運算效能、低功耗、豐富 I/O 介面與靈活擴充能力,適合於智慧製造、智慧零售、交通監控與醫療前端系統等邊緣智慧應用 |
 |
Case Western推出環保「電子塑膠」 適合綠色可穿戴應用 (2025.07.04)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的研究團隊近日於《Science》期刊及 EurekAlert 發表重大進展,開發出一種不含氟的環保型「電子塑膠」,專為可穿戴裝置與感測器所用,兼具柔性、導電性與環境友善特性 |
 |
Microchip攜手日本Chemi-Con與NetVision推出首個針對日本車用市場的ASA-ML攝影機開發生態系 (2025.07.03) 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轉型期,逐步以開放且可互通的 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 Motion Link(ASA-ML)標準,取代專屬的攝影機連接技術。ASA-ML 標準由全球逾 150 家成員公司共同推動 |
 |
宏發電聲攜Vicor打造新一代主動懸架電源系統 (2025.07.01) 高密度電源模組與 48V 供電網路賦能中階車型解鎖豪華車功能
隨著汽車電氣化浪潮加速,專注於電源管理與配電的宏發電聲與Vicor 攜手打造創新主動懸架電源系統,將過往專屬於豪華車型的懸吊科技,成功拓展至中階車款,為汽車產業樹立嶄新標竿 |
 |
三貿機械聯手洛克威爾自動化 深化輪胎成型機智慧製造布局 (2025.06.30) 因應現今市場快速多變、量產化競爭日趨激烈,終端客戶對設備數據透明度與洞察的需求持續提升,OEM 製造商迫切推動數位轉型以提升決策效率,加速邁向智慧製造。台灣輪胎成型機設計及製造領導品牌三貿機械 |
 |
視AI為成長主力 博世科技日宣示至2027年投資逾25億歐元 (2025.06.29) 看好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發展,將是博世集團(Bosch)產品與服務的未來創新動力與成長動力,使得自動操作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地檢查製造過程的質量;並讓消費者在閒暇時,以及家中工作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輕鬆 |
 |
工業5.0協助強化永續發展性 (2025.06.27) 本文探討進階智慧自動化、生成式AI和循環經濟實務等工業5.0功能如何塑造永續工業流程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