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資安
科技
典故
網際網路的引領與規範 - ISOC

ISOC的全名是Internet SOCiety意即為網際網路社團,是一個非營利的網路技術研發機構,由全球182個國家的150個組織與11,000名個別會員所組而成,其作用在於引領網際網路的導向與制定網際網路的規範。
《2025全球資安威脅預測》威脅手法將更強大複雜 挑戰資安防禦極限 (2024.12.12)
Fortinet旗下FortiGuard Labs威脅情資中心今(12)日公布《2025全球資安威脅預測》報告指出,威脅者將採用更大規模、更大膽的手法,將其攻擊鏈專業化、強化特定攻擊環節,同時發展結合虛實世界,更具針對性、更複雜的攻擊劇本
第二屆TAS威脅分析師高峰會登場 齊聚專家構築資安聯防戰線 (2024.12.11)
面對現今網路攻擊加劇與手法持續演進,讓企業已無法再單靠安裝防毒軟體、架設網路程式防火牆或入侵防護系統就能高枕無憂。今年由台灣威脅情資專家團隊TeamT5主辦的第二屆「2024 TAS威脅分析師高峰會(Threat Analyst Summit)」在今(11)日盛大開幕
沙崙資安基地首創虛實整合資安競賽 CGGC「海狗再打十年」隊奪冠 (2024.12.09)
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攜手資安社群NDS次世代創新數位安全協會,共同舉辦「2024 CGGC網路守護者挑戰賽」(Cyber Guardian Grand Challenge),日前於台南沙崙資安基地舉行決賽
利用Cybersecurity Compass消除溝通落差 (2024.10.28)
本文探討 Cybersecurity Compass 如何提供一個能協調技術專家與非技術領導人兩種不同觀點的共通架構,以確保網路資安策略與業務目標一致;並且深入探索 Cybersecurity Compass 的內部機制
資拓宏宇雲端永續智能方案 打造數位轉型新解方 (2024.10.23)
為協助企業進一步邁向2050年淨零減碳的目標,資拓宏宇偕Red Hat公司和Check Point軟體技術公司於今(23)日共同舉辦「IISI Solution Day」,以「數位轉型、永續前行」為主題,提供雲端永續智能解決方案新解方
2024 TIE:資策會5G資安技術守護網路世界安全 (2024.10.17)
隨著5G網路普及化,各行業推出延展實境(XR)結合人工智慧(AI)創新應用,如今網路安全已成為創新技術發展的重要關鍵。資策會發展5G資安領域的創新科技有成,自今(17)日起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開啟產業全新視野與商機
TXOne Networks新一代Edge工控網路防護方案 更新韌體並納入AI (2024.10.07)
當台灣企業現今正面臨越來越嚴苛的資安環境挑戰,TXOne Networks(睿控網安)今(7)日發表Edge系列網路防護裝置V2.1更新版本,便專為保護工控流程與基礎架構且不干擾營運而設計,既提升了網路的韌性及適應力,更廣泛地支援跨領域的工業環境
VicOne深植車用資安DNA再報喜 獲TISAX AL3最高等級認證 (2024.10.01)
在連獲ASPICE CL2、ISO/SAE 21434認證之後,VicOne今(1)日再宣布取得汽車工業資安的最高等級TISAX(可信任資訊安全評估交換)Assessment Level 3認證,代表VicOne具備為汽車製造商及其供應商,提供最嚴密的資料保護和數據互聯的安全性
Fortinet整合SASE突破組織分散管理困境 重塑雲端安全的混合未來 (2024.09.13)
Fortinet近日宣布更新旗下統一安全存取服務邊緣(Unified SASE)解決方案的全面升級,既整合了Fortinet 安全型 SD-WAN解決方案與雲端交付的安全性服務邊緣(SSE),在單一控制台上提供無縫且兼顧可視性、安全性的管理模式
UD Trucks選用VicOne解決方案 利用情境化攻擊情報洞察風險 (2024.09.10)
VicOne今(10)日宣布日本商用貨車製造商UD Trucks,已選擇其xNexus次世代車輛安全營運中心(VSOC)平台,以利用情境化攻擊情報,及早提升識別未知風險的洞察力,並且更好符合監管法規要求
數發部攜手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 共同強化產業資安聯防 (2024.09.06)
後量子資安技術持續在半導體產業發酵,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以下簡稱數發部數產署)主秘黃雅萍於今(6)日SEMICON Taiwan 2024國際半導體展期間,偕同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召集人李維斌,首次對外分享台灣自主研發之後量子安全晶片相關技術方案,以及運用後量子資安技術強化的衛星通訊、網通設備、監控平台等解決方案
智慧資安與日本IWI合作 共建跨國資安協防模式 (2024.09.02)
精誠集團旗下專業資安服務公司智慧資安科技(uniXecure)與日本友商IWI株式會社(INTELLIGENT WAVE INC.;IWI)簽署合作協議,將攜手開發先進的資安技術與產品,並建立「Defense Together」跨國跨境協防模式,期望雙方合作能整合台日兩地雙方的技術優勢,共同打造完整的MSSP服務方案,為企業客戶提供優質的資安解決方案
Fortinet強化OT安全營運平台 更新安全網路抵抗威脅 (2024.08.20)
長期致力推動網路和安全融合的Fortinet公司,近期除了獲得《2023年Gartner CPS保護平台市場指南》認可為「代表性供應商」。並於今(20)日宣布旗下OT安全營運平台的全方位更新,將提升用戶的網路安全和安全營運(SecOps)能力,與擴大了Fortinet與領先OT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係
Fortinet資:近9成企業資料外洩與技能落差相關 (2024.07.29)
因應強化資安韌性成為企業組織的優先事項,根據Fortinet今(29)日發布《2024年資安技能落差報告》(2024 Cybersecurity Skills Gap Report)顯示,隨著企業組織技能落差與資安事件相關性提高,員工資安培訓認證、多樣化招聘人才及全面資安意識提升為當務之急
HyperG與越南VIETCONNECT合作 拓展資安新南向商機 (2024.07.29)
數位轉型已然是全球顯學,當企業大規模投資IT布局的同時,也面臨著資安的挑戰。橘子集團旗下果核數位子公司「HyperG核智安全科技」的行動裝置資安防護產品appGuard擁有國際資安準則Common Criteria EAL2等級認證,提供原始碼完整加密、防止記憶體偵錯、完整性校驗、敏感性資料加密等4大功能
Fortinet調查:OT系統網路攻擊持續增加 縮短回復時間成關鍵 (2024.07.02)
Fortinet今(2)日發布《2024年OT與網路資安現況調查報告》(2024 State of Operational Technology and Cybersecurity Report)顯示,今年有近1/3(31%)企業組織的OT環境遭入侵超過6次,相較於2023年的1成(11%)顯著上升
工控大廠帶頭打造資安防護網 (2024.06.26)
有別於傳統IT場域起家的資安軟體系統商,近年來積極投入OT資安的業者無不尋求與工控自動化設備系統廠商帶頭聯防,同時也促使部份硬體設備廠商採取由下而上布局的策略,串連起產品全生命週期的資安生態系及防護網
趨勢科技提醒AI App及惡意內容才是資安防護要點 (2024.05.23)
因應生成式AI的應用與AI PC持續成長,趨勢科技今(23)日公布消費性防護產品的未來規劃,將因應AI所帶來的機會與風險。可能避免協助消費者安全擁抱生成式AI及相關應用,降低消費者使用AI或因此遭到濫用,而蒙受損害的風險
趨勢科技指漏洞修補為資安預防針 企業須知4大生命週期樣態 (2024.05.14)
面對企業網路基礎架構日益複雜,漏洞管理及修補的資安事務比過往更加消耗企業資源;駭客也時刻找尋,並利用漏洞入侵企業系統架構,以獲取情資或部署攻擊。誰能最快速修補漏洞或藉此發動攻擊,便成為資安風險管理的重要關鍵
TeamT5資安開運館進駐資安大會 知己知彼防駭於未然 (2024.05.14)
亞太威脅情資專家TeamT5 杜浦數位安全公司今(14)日起至5月16日參與2024 CYBERSEC 台灣資安大會,也特別運用開運占卜的概念,以「杜駭客之攻 浦天下資安」為主題,在南港展覽二館P106展位上打造「杜浦資安開運館」

  十大熱門新聞
1 UD Trucks選用VicOne解決方案 利用情境化攻擊情報洞察風險
2 TXOne Networks新一代Edge工控網路防護方案 更新韌體並納入AI
3 Digital.ai應用程式防護方案獲 FIPS 140-3 最高等級加密認證
4 Fortinet整合SASE突破組織分散管理困境 重塑雲端安全的混合未來
5 資拓宏宇雲端永續智能方案 打造數位轉型新解方
6 數發部攜手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 共同強化產業資安聯防
7 面對「網路犯罪即代理」新態勢 企業須強化主動式防禦思維
8 Fortinet強化OT安全營運平台 更新安全網路抵抗威脅
9 實現AI賦能「智慧」製造為前提 CYBERSEC示範零信任資安AI工廠
10 資策會通過ISO 17020國際認證 助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突破資安挑戰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