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鯧뎅꿥ꆱ藥 17
以AI彰显储能价值 提供台湾能源转型稳定力量 (2024.05.29)
台湾储能需求主要源於能源转型趋势,以及对於电力稳定的考量。 目前,电化学储能系统,特别是锂电池,是台湾最常见的储能系统。 家用储能也可提升用户绿能比例,并且增进电力系统的稳定度和可靠度
减碳政策先铺路 全球一起攻储能 (2024.05.29)
储能的形式有非常多种,所采用的技术也相当多元,包括机械能、电化学能、电磁能、热能、化学能等。不同的储能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於不同的应用场景。
工研院整合钒液流电池关键大厂 催生在地化储能供应链 (2024.05.17)
基於现今台湾不稳定的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高与经济发展需求,储能系统成为重要关键,拥有长达数十年的使用寿命、安全性极高的钒液流电池则是储能新选择。工研院近日也携手虹京金属、新中能源科技、神盾能源3家大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书,将同时整合储能关键零组件、系统整合及能源监控业者,打造在地化钒液流电池储能供应链
ees Europe 2023:驱动未来能源储存生产 新电池科技为关键要素 (2023.06.09)
无论是在电动车或永续电力,能源储存皆是关键因素电池储存也是。未来电池生产则趋於更环保,产品更高效、更安全、更便宜,因此一些制造商正积极寻找替代品。在欧洲最大、国际化的电池和能源储存系统展览会ees Europe上,超过950家供应商将展示最新的未来能源储存产品和解决方案
电化学储能成为脱碳新技术 预计2030年装机容量达1,160GWh (2022.07.28)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是根本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 根据TrendForce统计,2022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预计约为65Gwh,至2030年可达1,160GWh,其中来自发电侧的需求高达七成,是最主要支持电化学储能装机的动力来源
金属中心与兴大双边合作抢攻智慧浪潮 (2022.01.11)
因应智慧制造已成为制造产业的新浪潮,有效运用科研力量推动产业提升高度竞争力有其必要性,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与国立中兴大学于109年起共同成立「智慧制造及金属科技策略联盟」,针对前瞻研究或特定技术议题进行双边合作,提供综合性交流平台,以促进产业界技术提升
耶拿电池与巴斯夫合作研发创新电力存储技术 (2020.02.17)
德国耶拿电池有限公司(JenaBatteries GmbH)和巴斯夫正在合作生产一种电池电解液。应用该电解液的电池技术特别适用於固定存储可再生能源电力,并有助於保持传统输电网络的稳定
2030年智慧储能与再生能源用电池的市场与成本 (2019.12.12)
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建立了一个共识,在全球的积极推动下,快速地发展再生能源系统,来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危险。
VRB可??成为最具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2019.09.16)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全钒液流电池(VRB)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
并网型储能系统电池组之性能 (2018.11.08)
储能系统已渐渐成为能源基础建设中的关键部分,支援各种电网应用。电池系统亦逐渐变成 ESS的技术首选。本文说明如何评估与测试应用于电网中之固定型电池系统的性能与可靠度
浅谈智慧建筑的未来 (2017.11.13)
先进的半导体感测技术进步逐渐实际应用在智慧建筑中,且能够在环境感测型建筑内执行资源的动态追踪与管理。而在未来,智慧建筑将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谈智慧建筑的未来 (2017.10.19)
先进的半导体感测技术进步逐渐实际应用在智慧建筑中,且能够在环境感测型建筑内执行资源的动态追踪与管理。而在未来,智慧建筑将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液流電池再突破 電動車快充有解 (2013.09.15)
液流電池再突破 電動車快充有解
液流电池再突破 电动车快充有解 (2013.08.26)
MIT日前发表了最新式的可重复使用液态电池,突破的关键在于采用层液流的流理力学原理,这种新型电池内同样有着正负两种电荷的电解质液体,但两种液体间不再使用既昂贵又易受腐蚀的薄膜做间隔
储能系统需求增 铁三角技术待突破 (2012.08.21)
能源需求快速成长,全球各地面临石油危机,使的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未来趋势,而储能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工研院产经中心产业分析师郑婉真表示,再生能源发展将带动大型储能需求,储能技术成为未来再生能源电网所需的重要技术
从「淤泥」中找到灵感! (2011.07.07)
MIT材料科学系的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高度可替代性的新一代半固态液流电池芯材料,并提出将储存和释放电池功分别开来的创新架构。这能够让电动车像传统汽车加油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快速且简易地完成充电
快速充电不是梦 MIT打造电动车电池新材料 (2011.06.08)
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IT)近日公布一项可能撼动当前电动车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MIT材料科学系的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高度可替代性的新一代电池材料与架构,不仅重量轻薄且成本低廉,还更能够像传统汽车加油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快速且简易地完成充电,可望成为电动车和智能电网电池的最佳方案


  跥Ꞥ菧ꢗ雦뮗
1 爱德万测试发表V93000 EXA Scale SoC测试系统超高电流电源供应板卡
2 [COMPUTEX] 慧荣全新USB显示单晶片 抢攻多萤与超高解析扩充市场
3 [COMPUTEX] Supermicro机柜级随??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4 Microchip全新车载充电器解决方案支援车辆关键应用
5 安勤为自主机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业电脑
6 COMPUTEX 2024丽台科技高阶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7 群联电子推出全新企业级SSD品牌PASCARI及高阶X200 SSD
8 凌华科技ARM开放式架构触控电脑正式上市
9 贸泽即日起供货Renesas搭载内部设计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10 凌华全新ASD+企业系列SSD固态硬碟重塑大数据应用高效安全储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