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Mcu
科技
典故
連結電腦與周邊設備的高速公路——IEEE1394

IEEE1394是一種能讓電腦與周邊設備之間相互連結溝通的共同介面標準。如此迅速有效率的傳輸速度,便時常應用在連接訊號傳輸密度高、傳輸量大的周邊設備。
Silicon Labs:ARM隨物聯網穩定成長 (2014.02.10)
對全球一線的MCU業者來說,物聯網是相當熟悉的名詞,投入佈局也有了一段時間。然而,我們也知道,從早前的8051架構,到了ARM在32位元架構的頻頻開疆拓土,所謂的「架構之爭」的討論,一直都是市場所關心的話題
Holtek推出HT68F20-1、HT66F20-1 Enhanced Flash MCU (2014.02.06)
Holtek新推出之I/O型的HT68F20-1及A/D型的HT66F20-1,主要是SRAM 64 Bytes不需切換Bank,Program Memory為1Kx16、SRAM 64x8、內建32x8 Data EEPROM,除Crystal、ERC Mode外並內建精準Internal RC Oscillator,提供4/8/12MHz及32kHz四種頻率
TI:物聯網MCU功耗需達到μA等級 (2014.01.14)
物聯網這個議題其實已經有討論了不短的時間,而隨著穿戴式應用的興起加上諸多技術也來到了相對穩定而成熟的階段,因此吸引了不少廠商的投入。 TI(德州儀器)亞洲區市場開發經理陳俊宏表示
穿戴式的CES落幕 MWC接續演出 (2014.01.13)
相較於去年僅有平板與處理器業者為主力的平淡無奇,今年的CES(消費性電子展)所展出的內容,相信就讓人眼花繚亂許多。原因在於穿戴式電子的興起,激發了許多想像,從頭戴式、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或是戒指與項鍊等,通通都可被視為此一領域的產品之一
Atmel推面向智慧聯網設備、基於 ARM Cortex M4全新SAM G系列超低功耗小型MCU (2014.01.08)
微控制器(MCU)和觸控解?方案?域的廠商Atmel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基於 ARM Cortex M4的Atmel SAM G系列高性能、超低功耗小型MCU。這個全面的解決方案是感測器中樞以及電池供電型消費應用的理想選擇,其中包括面向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超極本、可穿戴設備、醫療設備、閘道 、橋接器和音訊設備的感測器中樞
穿戴式電子設計簡單 不見得要動用32位元MCU (2014.01.08)
就穿戴式電子的應用分佈來看,從三星與SONY競相投入智慧手錶領域,再加上既有的運動品牌與手錶大廠也開始將手錶功能更具電子化與智慧化之下,手錶領域儼然是現階段穿戴式電子市場激爭最為激烈的戰場
Silicon Labs 的Giant Gecko MCU 使Echo智慧型運動手錶展現優異續航力 (2014.01.07)
高效能類比與混合訊號IC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今日宣佈,專為汽車、健身、戶外和行動導航提供創新GPS裝置的領導廠商Magellan選擇Silicon Labs的EFM32 Giant Gecko微控制器(MCU)作為Magellan Echo智慧型運動手錶的節能處理平台
穿戴式電子應用多元 MCU架構也有差異 (2014.01.06)
儘管穿戴式電子的討論在2013年的年末引爆討論熱潮,就應用領域方面來看,除了Google的Google Class外,目前最為常見的,莫過於智慧手錶。像是三星與SONY都有相關產品投入市場,使得穿戴式電子市場並非僅僅停留「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階段
Holtek推HT68F20-1、HT66F20-1 Enhanced Flash MCU (2013.12.30)
Holtek新推出之I/O型的HT68F20-1及A/D型的HT66F20-1,主要是SRAM 64 Bytes不需切換Bank,Program Memory為1K x 16、SRAM 64 x8、內建32 x8 Data EEPROM,除Crystal、ERC Mode外並內建精準Internal RC Oscillator,提供4/8/12MHz及32kHz四種頻率
Silicon Labs針對物聯網推出最低功耗和最小尺寸的無線MCU (2013.12.13)
高效能類比與混合訊號IC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宣佈擴展8位元Si10xx無線微控制器(Wireless MCU)系列產品,新成員Si106x和Si108x特別針對成本敏感型和高效能設計而最佳化
[評析]就是要「封」—ST在MEMS領域的市場策略 (2013.12.05)
MEMS(微機電系統)的發展到現在,大體上可以確認的是,ST(意法半導體)仍然在產業界居於領先的位置,所謂的IDM(整合元件製造)模式的確有助於在MEMS市場的競爭力優於Fabless(無晶圓IC設計)搭配Foundry(晶圓代工)的組合
西門子工業自動化集團選擇Atmel maXTouch控制器 (2013.12.02)
微控制器(MCU)和觸摸解決方案領域公司Atmel今日宣佈, 西門子工業自動化集團已選擇Atmel的maXTouch控制器來驅動西門子Simatic工業平板顯示器。Atmel的maXTouch mXT1664S能夠滿足工業環境的所有要求,即使在高溫、振動、衝擊和電磁幹擾(EMI)的情況下也可以提供無縫的觸摸體驗
能源採集大不易 突破點就在靜態電流 (2013.11.28)
能源採集這個議題在產業界的討論並不算是相當熱絡,廣泛來看,像是太陽能發電亦可以算是能源採集的一種。若將能源採集作一個簡單的定義,將不同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等同視之
Atmel 推出多款低功耗8位元tinyAVR MCU 拓展其MCU產品組合 (2013.11.26)
Atmel公司今日宣佈推出ATtiny441和 ATtiny841,進一步拓展其低功耗8位元tinyAVR MCU產品組合。 Atmel是8位MCU的市場領導者,而ATtiny441/841系列的發佈進一步體現了其致力於持續投資這一市場的承諾
[評析]MCU挫咧等 可編程晶片攻進Sensor Hub應用? (2013.11.04)
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連帶使得感測元件的重要性也跟著水漲船高,像是MEMS領域的三軸加速度計、陀螺儀與磁力計等,都可說是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也因為如此,諸如ST(意法半導體)或是TI(德州儀器)都提出了以MCU(微控制器)來處理感測器元件所帶來的資訊,這種概念就被統稱為「Sensor Hub」
芯科 Gecko MCU確保Misfit Shine 可穿戴健身追蹤器「節能省電」 (2013.10.29)
高效能類比與混合訊號IC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今日宣佈可穿戴運算產品之設計和製造商Misfit Wearables採用Silicon Labs的EFM32 Leopard Gecko 32位元微控制器(MCU)作為Misfit Shine(全球最優雅的個人活動監測器)之節能型控制器
Silicon Labs推基於ARM Cortex-M0+核心的全球最節能MCU (2013.10.11)
高效能類比與混合訊號IC領導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今日宣佈推出基於ARM Cortex-M0+處理器的業界最節能32位元微控制器(MCU)。EFM32 Zero Gecko MCU系列產品設計主要為廣泛的電池供電型應用實現最低系統功耗
盛群搶推光學式指紋辨識模組 (2013.10.09)
面對MCU相關應用已經遍及各個領域,舉凡家電、防災防盜系統、健康醫療儀器、電腦及電視周邊等,都能看到MCU的蹤影。為了強化32位元MCU產品的完整性,IC設計廠商盛群於今日(10/9)舉行的發表會上展示多款產品
Holtek推BS82B16-3新一代Flash觸控微控制器 (2013.10.01)
Holtek推出新一代內建LED Driver的Flash觸控MCU BS82B16-3,支援16個觸控按鍵,內建的LED Driver俱備4段電流輸出控制,可直推LED而不須外掛限流電阻或三極管,可大幅簡化產品應用零件及降低成本,非常適合於俱備LED之小家電觸控面板應用
HOLTEK推出HT66F018 Enhanced A/D Flash MCU (2013.10.01)
Holtek Enhanced A/D Flash Type MCU系列新增HT66F018,此顆MCU為HT66F0172/HT66F0174的延伸產品,提供較豐富的系統資源,符合工業上-40℃ ~ 85℃工作溫度與高抗雜訊之性能要求,可廣泛的應用於各式家電產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第二季淨營收達43.3億美元 汽車和工業貢獻功不可沒
2 ST為TouchGFX圖形介面設計軟體 增加無失真影像壓縮和資訊共用功能
3 ST公布2023年第四季和全年財報 淨營收達172.9億美元
4 英飛凌與愛迪達合作 開發能聆聽音樂的燈光效果運動鞋
5 普冉半導體與IAR合作 為嵌入式開發者帶來開發體驗
6 TI:以Cortex-M0+ MCU將通用處理、感測和控制最佳化
7 AIoT以Arm架構建立 推動實體與數位緊密互動
8 大聯大友尚集團攜手意法半導體及產業夥伴 創新智慧永續多元終端
9 ST:持續專注永續發展 實現2027碳中和目標承諾
10 英飛凌與Kontrol合作提升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