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台灣半導體業者全力備戰未來的人才爭奪戰
解決人才問題刻不容緩

【作者: 王岫晨、盧傑瑞】   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5149】

台灣是半導體業重鎮,然而科技在變,人才也得跟上,才有辦法回應市場需求。人工智慧、智慧工廠、工業4.0等趨勢興起,產業必須轉型,催生新人才需求,該如何讓培養出適合的人才,並且適得其所,是企業的重要課題。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新冠疫情幾乎加速所有產業數位轉型的腳步,重塑所有人工作與生活的方式,而創紀錄的支出預測以及38座新晶圓廠,正是半導體作為先進科技發展基石的最佳例證,相關技術除了將帶動這波轉型持續前行,也有望讓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皆能迎刃而解。從1980、90年代,台灣半導體產業新創事業蓬勃發展,在國發基金及民間創投的全力支持下,孕育出台積電及聯發科這些世界級企業,使得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支撐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命脈。


讓人才發揮創新效益

台灣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指出,人工智慧已是全球爭相發展的戰場,對這一波新浪潮,台灣正經歷硬體轉型軟體的過度陣痛期,如何尋求相關人才,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然而,留住人才的第一步,得先決定產業方向。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就曾提出,台灣20、30年後的產業方向,現在就要決定好。


台灣已有相當的硬體優勢,奠定方向,該如何結合軟體與其他電子相關產業,才知道人才的缺口在哪邊,也讓既有的人才發揮創新效益,不僅是產業,也是政府需要深思的問題。而面對全球化課題,科技人才全球皆搶,台灣除了加強產業升級讓人才得以發揮,也必須促進國內外人才交流與招攬外國專業人士,引進最新技術,影響台灣企業。


曹世綸說,現今潮流需要什麼人才?過去企業叫需要「專一」技能的人力需求,例如行銷、研發、業務等等,每個人深耕,就能得到不錯的發展。然而,新科技的崛起,企業需要的不再是專才、而是通才,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除了自身專業外,其他領域的知識也要懂一些,才能因應變化快速的市場。像是物聯網領域,除了技術問題之外,還必須要處理系統軟體、服務、管理、數據分析等問題,能處理這些問題的人,就是不可多得的通才。


不過,人才最重視的是能發揮的舞台,企業文化與薪資是關鍵。若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與環境讓員工持續成長發揮,當國外開出更優渥的條件時,大多數人還是可能會選擇出走。


早期台灣學界多為理論研究,少與產業面密切合作。直到政府規劃,隸屬科技部的國研院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成立,透過提供軟硬體技術整合服務,支援台灣學術界進行前瞻性的研究。


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身為學界與產業中間的合作橋樑,一路上開創了許多有異於過去的嶄新產學合作模式,由學術單位研究,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技術移轉,建構出先進的整合平台,並帶動國內創新晶片設計蓬勃發展。


展望未來,電晶體功率消耗問題愈顯得重要,但是人才正逐漸出現缺口,因此可把握其他國家人才對中文研修的需求,延攬相關專業人士,以加速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台灣半導體三大趨勢

半導體產業與人工智慧崛起,都與IC設計息息相關。台灣擁有上游的IC設計到後段的IC製造與IC封測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但是近年來,半導體產業雖然極具潛力,卻面臨許多挑戰。SEMI認為,人才集中、資金集中、技術密集,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必須要跟上的三大趨勢。


人才集中

在未來,企業擁有的人才數量是脫穎而出的重點。例如IC設計,就需要大量的研發人才與預算,而台積電為了順應此一趨勢,技術研發團隊已超過3000人,與客戶緊密合作,創造極大的產值。


資金集中

因應產業潮流與科技發展,現今若要再研發出更新的科技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力、時間與資金。半導體公司必須要有足夠規模,才足以在高度競爭市場中站穩腳步,因此對於企業來說,若無雄厚的資本投資,想要單打獨鬥實屬困難。因此,想辦法聚集資本、增加被投資的機會,是各家企業需要做的努力。


技術密集


圖一 : 台積電技術研發團隊已超過3000人,與客戶緊密合作,創造極大的產值。
圖一 : 台積電技術研發團隊已超過3000人,與客戶緊密合作,創造極大的產值。

半導體產業所遵守的「摩爾定律」,在科技發展下逐漸逼近極限,未來半導體產業除了必須想辦法延續摩爾定律之外,亦可投入「超越摩爾定律」的研究,開發更多樣的半導體應用,讓應用層面更加廣泛。


晶圓代工一枝獨秀:台積電注重育才與留才

在晶圓代工產業,人才重於一切。以台積電為例,非常著重員工的在職訓練,搭配有系統的職務輪調,來培養未來人才。並提供多元學習資源與管道,鼓勵員工自主學習,提升個人績效及潛能


台積電在學習發展及人員發展上,提出持續努力的方向。在學習發展上,協助組織與員工快速成長,以適應環境變動及組織成長之需求;在人員發展上,則透過主管與員工的相互合作,創造能讓員工不斷成長的工作環境。


此外,台積電也提供員工完整的人員發展架構以積極留才,藉由強化管理職與技術專業職的「雙軌制」,讓員工能依個人特質與專長,分別在管理與技術的專業領域獲得良好發展。


事實上,半導體產業是未來新興技術的核心,也確保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領先全球。當台積電2奈米製程在初步研發階段,基於超前部署1奈米在台投資,因此政府和企業皆需要加速培育下世代先進製程高階人才。


行政院核定科技部所提的「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納入前瞻第三期特別預算案,在未來五年(2021~2025)將投入15.46億元,加強半導體研發技術人才培育及儲訓,目標培育2,000名半導體高階人才,培訓400名博士儲訓人才,促成產學合作設立3~5所半導體研發中心,投入半導體前瞻技術研究,預計在今年上路。


同時,教育部也正擬訂高等教育沙盒創新條例,委託國立大學開辦半導體學院,則從教育體系下手,培育未來十年碩博士人才。由政府及企業共同出資每年投入8億元,政府負擔6億,企業出資2億,預計12年孵育一批半導體科技尖兵。


IC設計競逐國際舞台:聯發科吸引全球人才加入

2021年初,聯發科喜迎史上的最高營收,歡慶2020年營收破百億美元大關。除了舉行慶祝會外,並宣布發出17億元的獎勵,等於每名員工都可獲得十萬元的大紅包。


而大動作的獎勵作法,也透露出聯發科對於人才的重視。根據聯發科的資料,在2020台灣上市櫃公司員工年薪平均中位數統計中,聯發科技以233萬元名列前茅,光是碩士畢業生就保障年薪100萬元起,博士更高達150萬元以上。


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在國際人才爭奪的能力,聯發科更致力於打造友善職場,提供多元包容環境,吸引全球一流人才。光是台灣就有近一萬名高價值、高知識密集的工作者,且每年固定提撥公司盈餘20%作為員工分紅。



圖二 : 聯發科開辦竹科最大、占地 600 坪的企業附設幼兒園,讓同仁兼顧工作與家庭照顧。
圖二 : 聯發科開辦竹科最大、占地 600 坪的企業附設幼兒園,讓同仁兼顧工作與家庭照顧。

在軟硬體設施上,為了減輕員工育兒的壓力,聯發科也開辦竹科最大、占地 600 坪的企業附設幼兒園,讓同仁兼顧工作與家庭照顧;並且在台灣的十棟辦公大樓提供健身房等設施,打造安心低碳健康的工作場域。


針對女性特有的職場需求,聯發科也成立Women in Tek女性成長圈,為女性員工提供個人成長、工作動能與家庭平衡的學習空間,目前全球參與員工已突破300人。


聯發科指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聯發科技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資產,因應公司持續布局AI、5G、AIoT、無線通訊等關鍵技術領域,將會持續招募研發創新人才,期待以高薪酬待遇、充滿挑戰與學習的環境及開闊的職涯舞台,吸引優秀菁英加入。


EDA落實在地研發:Cadence打造台灣最佳職場

在晶片製造設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EDA,沒有EDA,晶片工業就無法向前發展。因此晶片設計對於EDA工具有著很大的依賴,這也意味著EDA是是積體電路產業的根基技術。但目前EDA人才市場情況卻不容樂觀,因此如何培養EDA人才、以人才確保產業創新成為了業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圖三 : 未來半導體企業思維必須具有前瞻性,給客戶最好的資源,而非一昧地降低成本。
圖三 : 未來半導體企業思維必須具有前瞻性,給客戶最好的資源,而非一昧地降低成本。

儘管EDA產業一直是美國的擅場,但台灣因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早又快,因此也成為了EDA業者布局的重要市場,例如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就已在台灣深耕超過了三十年,並在人才的招攬與培育方面有良好的成果。


在卓越職場研究所的「台灣最佳職場2020」(Best Workplaces in Taiwan2020) 調查中,Cadence就獲得台灣十大「最佳職場」的認證。此外,也在去年二月份第六度獲得財星雜誌評選成為全球百大最佳跨國企業職場,並且於全球超過12個地區獲得此殊榮。


Cadence表示,該司在台灣深耕超過30年,因應半導體及IC設計市場的業務擴展、研發需求以及客戶支援的即時性,Cadence將在台持續擴編收納人才,不僅提升公司的設計能量與創新範疇,同時回應客戶需求並助力客戶成功。


Cadence全球副總裁、亞太及日本區總裁石豐瑜指出,台灣一直是全球技術創新的重要樞紐,Cadence長期深耕經營台灣,落實在地研發實力並鼓勵創新。面對科技演進,公司與所有員工都以「One Cadence—One Team」的理念,秉持與時俱進的動態文化,來應對當今積體電路設計、系統與AI晶片設計等挑戰。


結語

隨著莫爾定律來到極限,加上半導體企業獲利能力日漸萎縮,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半導體產業確實將面臨撞牆期,也有人才外流的危機。隨著半導體科技發展,以及電子商品「輕、薄、短、小、省」的發展趨勢,未來半導體企業思維必須具有前瞻性,給客戶最好的資源,而非一昧地降低成本。


因應半導體產業發展,政府也提出了AI生態圈的五大發展策略:建構AI主機、打造智慧機器人基地、設立AI創新研究中心、半導體射月計畫、科技大擂台,並且擴大預算,發展人工智慧,強化物聯網使用晶片、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能力,與過去單一領域的發展計畫不同, 政府現在嘗試將人才、技術、產業等面向結合,在既有的基礎下,重新激盪出新的需求。


相關文章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揮別製程物理極限 半導體異質整合的創新與機遇
跨過半導體極限高牆 奈米片推動摩爾定律發展
技術認驗證服務多建置 協助臺產業建立數位創新生態
台灣AI關鍵元件的發展現況與佈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2025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展科研實力 台灣20篇論文入選再創新高
» Cadence獲頒贈綠色系統夥伴獎 肯定協助台灣產業邁向綠色永續
» SEMI:2024年Q3矽晶圓出貨量增6% 終端應用發展冷熱不均
» 新思科技與台積電合作 實現數兆級電晶體AI與多晶粒晶片設計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9.137.17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