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58745
ADI LTspice Workshop(台北場) (2025.06.25)
ADI LTspice 是一款免費高效能電路模擬軟體,廣受全球工程師愛用,具備強大的SPICE模擬核心與直覺化的圖形操作介面,能協助使用者快速建立、模擬與分析各類類比與混合訊號電路
ADI LTspice Workshop(台南場) (2025.06.24)
ADI LTspice 是一款免費高效能電路模擬軟體,廣受全球工程師愛用,具備強大的SPICE模擬核心與直覺化的圖形操作介面,能協助使用者快速建立、模擬與分析各類類比與混合訊號電路
國科會與第一線醫護合作 跨部會推動在宅醫療科技 (2025.05.28)
為了呼應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的政策主軸,由政府規劃推動「在宅醫療科技政策」,運用智慧科技將醫療及照護服務延伸至居家、機構及社區生活圈,打造在宅醫療生態系
讓IEEE 1588交換器設計變得簡單 (2025.05.28)
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經常需要同步分散式時鐘。傳統上,同步是使用專用媒體傳達時間訊息來實現的,通常使用 IRIG-B 串行協定。精確時間協定(IEEE 1588)旨在改進分散式設備網路中目前的同步方法,並針對網路化測量和控制系統的精密時鐘同步協定標準
讓IEEE 1588交換器設計變得簡單 (2025.05.28)
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經常需要同步分散式時鐘。傳統上,同步是使用專用媒體傳達時間訊息來實現的,通常使用 IRIG-B 串行協定。精確時間協定(IEEE 1588)旨在改進分散式設備網路中目前的同步方法,並針對網路化測量和控制系統的精密時鐘同步協定標準
R&S攜手聯發科技推進5G車聯網 低軌衛星與6G新技術概念驗證發展 (2025.05.28)
隨著智慧車輛與無線通訊技術的快速演進,聯發科技(MediaTek)與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 / R&S)展開多項技術合作,透過精密的測試儀器平台加速新世代車用與通訊應用的驗證流程,涵蓋5G NG eCall、3Tx場景、非地面網路(NR NTN)及6G裝置協作多天線(Device Collaborative MIMO, Co-MIMO)新技術概念驗證
亞旭電腦發表5G-AI遊園新體驗 助力壽山動物園智慧轉型  (2025.05.28)
亞旭電腦今(28)日於高雄壽山動物園舉行《5G專網新視界 - AI遊園新體驗》記者會,展示其與高雄市政府共同推動的壽山動物園智慧化升級成果。此計畫自2023年起啟動,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支持下,結合5G專網與人工智慧(AI)技術,打造全台首座智慧互動型動物園
解析NVIDIA落腳北士科後續效應與風險 (2025.05.28)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於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演講中,宣告 NVIDIA 台灣辦公室「NVIDIA Constellation」將落腳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 地上權開發案,強調台灣不僅是半導體製造重鎮,更是 AI 工業革命的前沿基地
AI伺服器散熱挑戰加劇 液冷技術成資料中心關鍵解方 (2025.05.28)
在AI應用蓬勃發展的推動下,AI伺服器機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散熱挑戰。尤其是在搭載多顆GPU的高密度系統中,單一機櫃的熱功耗可達數百千瓦,傳統氣冷技術難以有效應對
高柏科技:以創新散熱方案 應對AI時代的高性能運算挑戰 (2025.05.28)
散熱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將電子設備或任何產生熱量的系統的廢熱,有效率地傳遞出去,以維持系統在安全且高效運作的溫度範圍內。 然而,散熱的實作卻很不簡單,不僅因它涉及材料、流體力學與結構科學的考量,更需要迎合裝置設計來因地制宜,是個極端仰賴客製化與深度技術才能實現最高效能的技術
車輛中心展現AI關鍵技術 聚焦Level 3自駕電巴與檢測服務 (2025.05.28)
迎接AI技術快速發展,吸引眾多資通訊業者商跨足車用電子領域,推動智慧車輛成為產業創新的核心焦點。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今(27)日也展示多項全台首次曝光的自主研發與跨域整合成果,包含Level 3自駕電巴,智慧座艙監控、AI伺服器振動噪音分析、電子後視鏡等多項符合國際法規的檢測技術與能量
優必達、馬偕與NVIDIA聯手 推動AI醫療機器人創新應用 (2025.05.28)
全球雲端串流與人工智慧技術品牌優必達(Ubitus),日前於NVIDIA GTC Taiwan 2025「AI 賦能醫療場域:從馬偕案例看多型態機器人協作」講座中,聯合馬偕紀念醫院,正式發表AI 多型態醫療機器人應用成果,展現智慧醫療的新樣貌
遠傳攜手微軟推動AI轉型 打造企業數據力應對全球經貿挑戰 (2025.05.27)
面對全球經貿局勢劇變與供應鏈不確定性,台灣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遠傳電信今(27)日舉辦「微軟x遠傳數據力高峰論壇」,攜手台灣微軟共同推動AI與大數據應用轉型,協助企業在不穩定的市場中提升決策效率與競爭力
運用創新真空封存系統 革新傳統的品酒體驗 (2025.05.27)
針對葡萄酒開瓶後易受氧化影響,導致香氣與風味流失的問題,一家名為「The B!POD Company」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項真空密封系統,不僅維護了傳統的品酒儀式,更透過尖端技術
專為腕戴裝置設計的MEMS揚聲器 重新定義音訊體驗 (2025.05.27)
壓電MEMS音訊技術領導商xMEMS Labs,今日推出專為智慧手錶及運動手環等腕戴式裝置所設計的微型揚聲器Sycamore-W,這款產品僅1毫米超薄尺寸 與 150毫克,能為腕戴裝置帶來全新的音訊設計與體驗
imec展示用於監測腸道健康的可食入感測器原型 (2025.05.26)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展示一款高度微縮化的可食入感測器。相較於現行的膠囊內視鏡,這款於Oneplanet研究中心開發的感測器原型之尺寸小了三倍,更率先提供氧化還原平衡測量
旭化成全新感光幹膜適用於先進半導體封裝 (2025.05.26)
旭化成株式會社於2025年5月開發出全新感光幹膜「SUNFORT TA系列」可應用於AI伺服器等先進半導體封裝製造工藝。TA系列旨在應對快速增長的下一代半導體封裝市場需求,該系列產品不僅適用於傳統的Stepper曝光設備
量子感測新突破 鑽石奈米「穿」新衣 (2025.05.26)
根據phys.org的報導,鑽石奈米晶體生物感測器性能不佳的問題,已被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 (Pritzker School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PME) 的研究團隊解決。他們將細胞生物學、量子計算、傳統半導體和高畫質電視的知識結合,不僅創造出革命性的新型量子生物感測器,更揭示了長期以來困擾量子材料領域的謎團
深海科技突破 重現百年沉艦風貌 (2025.05.26)
據外媒報導,一項在美國聖地牙哥外海進行的深海訓練與工程潛水任務,透過提升了深海探索技術,更意外拍攝到美國海軍F-1號潛艇的殘骸。這艘在1917年12月17日意外失事、導致19名船員罹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潛艇,在沉寂海底超過百年後,透過尖端的深海成像技術,以高解析度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
臺東推廣小水力在地應用 實踐智慧城市綠能普及 (2025.05.26)
為了落實在地再生能源發展,推動綠能政策,臺東縣政府於近日在長濱鄉及達仁鄉舉辦「臺東縣小水力應用推廣說明會」,邀請專業水利技師黃俊凱分享小水力發電原理,以實務應用及案例分享,深入探討小水力發展與部落連結潛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2 Microchip推出面向邊緣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型高密度電源模組MCPF1412
3 首款採用 DO-214AB 緊湊型封裝的 2kA 保護晶閘管
4 Microchip發佈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簡化類比感測器設計
5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6 Bourns IsoMOV 混合保護器榮獲 IEC 61051-2 符合性認證, 並列入 UL 1449 認證名單
7 ROHM推出支援負電壓和高電壓的高精度電流檢測放大器
8 意法半導體推出工業級加速計 其整合了邊緣 AI 與超低功耗技術,適用於免維護智慧感測應用
9 ST 推出內建唯一識別碼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對應產品辨識、追蹤與永續設計需求
10 適用于高頻功率應用的 IXD2012NTR 高壓側和低壓側柵極驅動器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