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lekta導入PTC ThingWorx於Microsoft Azure以實現下一代遠端服務 (2018.12.12) PTC近日宣布,Elekta致力於生產可改善、延長和挽救癌症與腦部疾病患者生命的設備與軟體的創新企業,正透過已整合Microsoft Azure 功能的PTC ThingWorx工業創新平台,進一步擴展其遠端服務,從而對設備蒐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瞭解 |
 |
全球首創光感DNA奈米複合物 突破光電材料技術 (2018.12.12) 科技部為了提升台灣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推動下一世代新穎光電材料與應用,支持與補助清華大學電機系/光電所洪毓玨副教授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領先全球的創新技術「光感DNA奈米複合物技術」 |
 |
臺大醫院與訊舟合作 安裝100台室內空氣檢測器 (2018.12.11) 為關懷醫療工作環境的空氣品質,臺大醫院與訊舟科技攜手合作,將在院區護理站,安裝100台EdiGreen空氣盒子室內型,提供即時空氣品質感測方案,為醫護人員和就醫民眾的呼吸健康多加一層保護 |
 |
研鼎智能挾AI科技精準跨界生殖醫療生態圈 (2018.12.10) 【AI生殖醫療論壇描繪智能醫療應用及遠景】
台灣生育率敬陪末座已不是新聞,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台灣總生育率(十五至四十九歲育齡婦女)僅一.一三%,排名全球第三低;衛福部數據更顯示,台灣不孕症夫妻比例高達一五%,再再顯示「少子化」及「不孕」已成為現年台灣國安危機 |
 |
群策力搶攻智慧醫療新藍海商機 (2018.10.29) 隨著AI、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演進趨勢,科技、人才、產品、技術的匯集,跨域整合為智慧醫電的創新拓展帶來了新藍海商機。 |
 |
面對科技產業轉型 默克以創新持續創造價值 (2018.08.22) 成立已350週年的默克公司,憑藉企業傳承的永續經營,貫徹「突破始於好奇心」的企業核心,為科技、醫療與生技產業創造無限價值。為因應未來社會趨勢,默克投入在免疫療法、基因編輯研發及發展自駕車與下世代面板等科技所需之先進材料 |
 |
生產良率與巨量轉移技術猶待解決 (2018.07.30) Micro LED被譽為下世代最有潛力之顯示技術,但距離實際放量仍需時間進行研發,其中的關鍵在於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問題,以及良率與成本的改善。 |
 |
從3C到三醫 筑波醫電建構智慧醫療新局 (2018.07.25) 面對老年人口增加的趨勢,如何早期偵測疾病並有效預防,已經成為現今醫療產業的重要議題,而台灣電子產業近年來面臨中國科技快速進展及產業生態環境變遷等挑戰,如何建立競爭優勢,與世界接軌,使得醫電領域成為未來新的應用藍海市場方向 |
 |
從遊戲繪圖到人工智能 GPU成為AI新時代要角 (2018.07.13) 電腦繪圖是GPU發展的驅動力,繪圖應用永不滿足於運算效能,同時這也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產業規模。娛樂產業每年有十億張影像渲染的市場需求,每年有400個遊戲新作推出市場,其應用的全域照明技術有如電影特效場景一般 |
 |
健康醫療核心技術 創新建構生態系 (2018.07.11) 由科技部創業培育專案計畫支持的多家新創團隊近期發表研發成果,展現其技術實力及市場潛力。本文探究健康、醫療與照護領域的創新技術,以期發掘產業未來趨勢及新商機 |
 |
醫療行業的新興電源標準 (2018.06.13) IEC 60601標準第4版不再提及「生命支援」等設備類別。相反,透過附屬標準IEC 60601-1-2,它定義了一組「預期使用環境」... |
 |
FDA:2018年春季監管行動統一議程 (2018.06.01) 美國聯邦政府於5月初發布2018年春季的「聯邦監管和放鬆管制統一議程」,為聯邦機構提供機會向眾人介紹該政府監管重點。 |
 |
黃仁勳:台灣正開始進行AI運算革命! (2018.05.31) 在AI當道的今日,GPU加速運算已經來到關鍵點,世界正在加入這個快速運算的行列。不止相關開發者在五年內成長了10倍,CUDA下載量也在五年內躍升5倍。而全球前50大超級電腦中的GPU FLOPS(浮點運算)在五年內成長15倍,比摩爾定律更快,這意味著GPU運算時代已經來臨 |
 |
聯發科與台大、台大醫合作生物感測晶片 可長期監控生理狀態 (2018.05.30) 聯發科技與台灣大學、台大醫院合作研發醫療電子創新技術,近期能夠透過生物感測晶片與演算法,協助消費者長期監測血壓趨勢,即時掌握個人健康狀況,進而提早預警高血壓病況,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
 |
軟硬實力整合 創建智慧醫護生態體系 (2018.05.29) 2018年醫療展與銀髮展將於6月21~24日在世貿一館聯合展出,為全台規模最大,共計408家廠商,使用868個攤位,今年預計吸引來自60國,超過1,200位國際買主,同時是兼具醫療及照護主題的專業採購平台 |
 |
健康醫療核心技術多樣 創新計畫打造市場先鋒 (2018.05.16) 由科技部指導、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之創業培育專案計畫於今(16)日舉辦新創成果媒合會【2018 Taiwan B.I.G. Demo】春季場。【2018 Taiwan B.I.G. Demo】是以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科技部的三大創新計畫為主題構思 |
 |
穿戴式裝置為連網健康監測之關鍵 (2018.04.30) 醫療照護團體已開始採用穿戴式裝置所蒐集的數據。 |
 |
國內外大廠投入醫療晶片研發、數據分析 (2018.04.27) 因為科技進步,醫療方面也逐步智慧化,除了常見的晶片處理器外,各家廠商也推出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搶佔先機。 |
 |
晶神醫創首創癲癇抑制技術 (2018.01.31) 醫療器材和半導體產業,是截然不同的產業,但若結合再一起,將有機會爆發強大能量。晶神醫創即將打響第一槍,端出治療癲癇重症患者及失明患者的解方。 |
 |
國衛院突破生醫測試技術 為學研成果產業化加值 (2018.01.26) 為創新生醫技術加值,推動學研成果產業化,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近日舉辦?2018國家衛生研究院創新生醫技術招商說明會?。將以國衛院的疫苗開發技術、免疫療法、蛋白質藥物及生醫材料等13項成果進行發表,使學研成果與生技產業接軌,推展本院優秀的生醫創新研發技術及協助發掘技術的產業應用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