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典故 |
第一顆電晶體(Transistor)的由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貝爾實驗室開始一項研究計畫,目標是研發出一種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更快速且可靠的裝置來取代真空管。1947年12月23日,由貝爾實驗室研發的電晶體取代了真空管,優點是體積更小、更可靠、且成本低廉,不僅孕育了今日遍及全球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同時也促成電訊電腦業、醫學、太空探測等領域產生戲劇性的改變。
|
|
 |
產學研齊攻航太3D列印 (2017.02.22) 配合雷射加工(含3D列印)高效能、高度複合化等特性,可滿足製程精微細準、大量客製化市場,過去需求一直不斷,也將是提升未來產業競爭力的戰略利器。台灣則可望透過大力推動的5大創新產業中的智慧機械、航太,連結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新興市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