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編輯單元
科技
典故
簡介UPS不斷電系統

倘若供應電腦的電源發生不正常中斷或是電流不穩定時,不斷電系統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便擔負起暫時緊急供應電源的功能,使電腦不會因停電而被迫流失資料,或者造成系統的毀損。
工具機產業走過幽谷 最快今年Q2、Q3景氣回穩 (2021.01.13)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大概可形容2020年台灣工具機產業好不容易等到COVID-19疫情稍緩,景氣可望反轉之際,卻又遭到匯率、原物料、海運費用接二連三漲價衝擊時的心情
經部推動服務型機器人 軟硬整合落實「低接觸」應用服務 (2021.01.10)
因應全球高齡、少子的中長期發展帶來的勞動力缺口問題,且面對後肺炎疫情的「低接觸」服務型態的需求;再加上人工智慧、物聯網及影像感知技術的突破,服務型機器人的創新應用在不同服務領域逐漸成形
產學群聚短期救市不成 凸顯「國家隊」揠苗助長隱憂 (2021.01.06)
回顧2020年末因為貿易戰及疫情之故,造成跨國商務活動解封仍遙遙無期,台灣工具機產業對外須承受傳統出口市場景氣低迷、區域貿易壁壘高築等困境,無法再像過去容易取得訂單;對內又逢新台幣升值、原物料及運費飆漲,即使辛苦接單的利潤也備受侵蝕,對於幾無避險籌碼的中小企業主無疑是雪上加霜
協助企業落實資安策略 建議從「管理、治理與技術」三面向著手 (2021.01.05)
近年來台灣電子與能源廠資安事件頻傳,在工業4.0與工業物聯網(IIOT)的發展下,工業控制系統(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CS)遭受駭客攻擊的資安風險正急遽上升,ICS-CERT針對ICS/SCADA的資安事件與弱點通報數量亦大幅增加
迎接2021綠能新政 用電大戶條款正式上路 (2021.01.04)
迎接世界各國在後疫情時期為了加速推動經濟反轉成長,對於能源需求持續增加,但因為再生能源不穩定特性,必須廣設太陽能光電、風力電機與儲能設備,儼然成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被政府列為6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
博世計劃2024年全面生產固定式燃料電池 強化與英國Ceres Power結盟合作 (2021.01.04)
因應綠能減碳科技將成為未來驅動經濟反轉的主力動能,科技與服務供應商博世集團(Bosch)也正加速發展固態燃料電池,並與英國Ceres Power協議強化合作,將在成功建造原型後乘勝追擊,預計於2024年以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為基礎,率先投入前商業化進程,開始全面生產分散式電力站
勤業眾信預測2021高科技產業趨勢 疫情帶動4大科技大躍進 (2020.12.24)
2020年將近尾聲,依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4)日發布《2021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Deloitte TMT Predictions 2021),便探討今年即便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仍為產業帶來了前所未見的科技大躍進,驅動新型產業發展趨勢
科思創致力推動數位轉型 用AI促化工業成長更快速、靈敏 (2020.12.22)
因應近年來各行各業加快數位轉型腳步,為使作業流程更具永續性與效率,全球最大聚合物生產商之一的德商科思創公司(Covestro),也積極透過於不同部門間進行多項測試專案,導入大數據技術,以促進生產流程與顧客服務數位化,期望推動公司內部與整個化工產業引進人工智慧(AI)的相關應用
工研院攜手日本等12家大廠 投入跨氣候帶綠能建築創新研發 (2020.12.17)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研究,全球現有超過1/4溫室氣體與高達55%耗電量皆來自建築物,因此降低建築耗能已成為國際投入節能減碳技術的關鍵策略。工研院今(17)日舉行「跨氣候帶綠能建築產研技術及國際合作發表會」,便以「節能展示屋」攜手日本東京電力Power Grid等12家國內外大廠,共同搶攻百億智慧節能商機
機械業發表機械雲開發者應用服務 以智慧機械及製造驅動數位轉型 (2020.12.17)
持續的美中貿易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 19、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簽署上的挑戰,近來都開始對機械產業帶來沉重變局與考驗。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支持下
TrendForce:2020年Tesla穩坐BEV市場龍頭 歐系車盤踞PHEV前四大 (2020.12.15)
擺脫2020年上半年汽車產業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新能源車(NEV)將在政策與法規的雙激勵下,帶動純電動車(BEV)與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成長。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兩者合計銷售量達240萬輛,成長率19.8%
資策會偕同業界專家 研討共創智慧眼鏡價值 (2020.12.13)
基於AR/MR硬、軟體平台以及雲端服務的多面向整合,加上5G商轉所引領的大頻寬、廣連結與低延遲的應用趨勢,智慧眼鏡市場後勢成長值得期待。為了配合AR/MR應用發展,並響應高雄市府推動5G AIoT相關產業
工研院超前部署大南方 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揭牌 (2020.12.07)
近來隨著高科技大廠擴廠落腳南部,工研院成立的「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6日於六甲院區正式揭牌,將整合產、官、學、研的創新計畫資源,以全院的跨領域研發能量,全力推動南臺灣發展成下世代半導體材料的基地,更期望吸引更多國內外廠商優先加碼投資,帶動青年返鄉創業與就業
上銀首部自製微創手術機器人 吸引馬偕醫院高層關注 (2020.12.07)
早在國內外IT科技業者競相投入醫療產業之前,台灣機器人領導大廠上銀科技(HIWIN)便已率先投入該領域服務型機器人應用領域多年,並在最近舉行的醫療科技展期間發表首部MIT自主開發微創手術內視鏡扶持機器人
新變局下重構供應鏈 勤業眾信揭露台灣智慧製造業4大關鍵 (2020.12.04)
由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台灣製造產業影響重大,過去已有多家製造業者在東南亞布局,成為企業因應RCEP的解方之一。然而,面對供應鏈從過去集中在中國大陸,漸漸分散到東南亞等各地的趨勢,如何提高各國據點的生產資訊串流與決策效率,便成為製造產業在跨國供應鏈管理上的一大挑戰
後疫時期醫療科技結合ICT 展現智慧醫療健康解決方案 (2020.12.03)
因應COVID-19後疫情時期改變人們生活型態,也衍生出醫療科技的新需求商機,對於資通訊(ICT)、遠距醫療需求水漲船高。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也首度召集旗下9家會員廠商,連袂於12月3~6日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假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展出「ICT智慧醫療與健康解決方案專區」
工具機公會擁抱半導體神山 偕協會與法人衍化在地龍脈 (2020.12.02)
面對美國大選落幕後,美中貿易戰即將邁向下一階段;眼前又有新台幣匯率居高不下,以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簽署通過等挑戰不斷,讓台灣製造業抱團轉型升級的壓力已迫在眉睫!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也在今(2)日假台北喜來登飯店
第29屆台灣精品獎揭曉 中小企業獲獎比例創新高 (2020.11.25)
台灣產業界奧斯卡獎第29屆台灣精品獎頒獎典禮於今(25)日下午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經濟部部長王美花頒發最高榮譽-台灣精品金質獎及銀質獎予30家企業(金銀質獎如附件),貿易局局長江文若表揚台灣精品得獎企業,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亦親臨現場為得獎企業祝賀
東元、華新麗華聯手結盟 串起綠能產業鏈 (2020.11.23)
放眼全球綠能產業長遠發展,東元電機與華新麗華日前於證交所宣佈雙方經董事會決議,雙方將進行策略聯盟,透過股份交換深化長期夥伴關係,本於互惠共利的基礎,結合彼此所長提升競爭力,整合既有客戶資源,共同布局下一代智慧電網、智能製造及新能源產業應用,以分享彼此業務合作所產生綜效
經部次長蒞臨東台 關注智慧製造產線發展 (2020.11.23)
值此工具機產業面臨新台幣匯率升值、各國關稅壁壘等競爭加劇之際,升級轉型迫在眉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適於日前造訪東台精機路科總部,主要關注東台在「智慧機械產業領航計畫」的彈性智慧製造產線,並由董事長嚴瑞雄親自出面接待,於工廠參觀產線時呈現東台精機在智慧製造領域提供各式解決方案的能量

  十大熱門新聞
1 經濟部促成3GPP大會來台爭話語權 大廠共商5G/6G技術標準
2 達發科技專注四大關鍵技術 鎖定寬頻、車用、低軌衛星
3 所羅門自動化秀AI技術 首展「即學、即會、即用」AI視覺
4 ST聚焦電動車、物聯網應用 迎合COP28會後減碳商機
5 瀧澤科展出首台ISO14955車銑複合機 綠色智慧機械群集TMTS亮相
6 國科會114年度科技預算增至1800億元 拓展AI晶片與資安實力
7 台語人機共學系統創新模式邁向國際 預計9月導入南市中小學
8 工研院參展CES 2024落幕 AI、機器人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9 經濟部第27屆國家品質獎得主揭曉 友達、家登、凌群電腦入列
10 工研院突破3D先進封裝量測成果 新創公司歐美科技宣布成立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