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34
(您查閱第 3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產官合推萬輛台製乘用車上路 引領電動車產業鏈前行 (2024.05.29)
迎接2024年傳統車廠朝電動車產業轉型,經濟部也積極帶動台廠自製電動車產業鏈,包括已分別輔導電動乘用車(LUXGEN n7)和商用車(中華E300)量產上市販售。而地方政府環保局也與車廠合作,投入電動資源回收車試運行,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體驗,預期今年將上看萬輛台製電動乘用車上路
貿澤技術資源中心協助因應嚴峻環境的挑戰及提供解決方案 (2024.05.10)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透過近期更新的嚴峻環境內容中心為工程師提供值得信賴的資源。貿澤的技術資源可協助工程師辨識潛在危險,同時確保在高挑戰性環境下的安全
R&S和IPG汽車聯手推出完整車載雷達硬體在環測試解決方案 (2024.05.06)
Rohde & Schwarz和虛擬駕駛測試領域的先驅IPG汽車合作,重新定義了車載雷達硬體在環(HIL)整合測試,從而通過將自動駕駛測試從試驗場轉移到開發實驗室,降低了成本。結合IPG汽車的CarMaker模擬軟體、R&S的AREG800A雷達目標模擬器以及QAT100高級天線陣列
博世在輕度混合動力系統中採用 DELO 黏合劑 (2024.04.19)
48 伏特電池可減少車輛碳排放高達 15%。博世(Bosch)透過其輕度混合動力電池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強大的解決方案,而DELO 的黏合劑在其整合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性能是良好的導熱系數達到1.0 W/(m·K)
車電展歐特明以視覺AI實現交通事故歸零願景 (2024.04.18)
歐特明的視覺AI技術以單一系統可同時通過UN R151、UN R159認證,成為歐洲首例, 更因應聯合國推動的大型商用車法規,首創大型商用車全方位整合式視覺AI ADAS,展出於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
研華AIoV智慧車聯網解決方案 打造智慧交通與商用車國家隊 (2024.04.18)
基於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5G及自駕電動車等技術日益成熟,研華公司也攜手台灣車聯網協會,於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L0305展位)共同展出AIoV 智慧車聯網方案,包括駕駛行為管理、提升行車安全、車輛維修預防、增加廣告營收,以及降低營運成本等方案價值,打造智慧交通與商用車隊國家隊
48 V低速電動車參考設計 微型交通技術加速發展 (2024.03.22)
許多國家致力於實現氣候目標,促使城市交通實現零排放。除了乘用汽車的電氣化之外,低速電動車也能做出重要貢獻。
Microchip 3.3 kV XIFM 隨插即用mSiC 柵極驅動器上市 (2024.02.23)
碳化矽(SiC)技術在交通、電網和重型商用車等中高壓應用領域的採用日漸廣泛。Microchip今日推出採用Augmented Switching專利技術的3.3 kV XIFM 隨插即用mSiC柵極驅動器。該驅動器採用預配置模組設置,開箱即用,可大幅縮短開發人員設計和評估時間,幫助部署SiC解決方案並快速推進開發流程
MIH攜手BlackBerry IVY 開創下一代電動車連網服務新紀元 (2024.01.10)
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4)持續進行,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今年也延續先前與BlackBerry QNX建立的夥伴關係,宣布由MIH聯盟提出的電動車(EV)參考設計,包括為共享服務而設計的Project X及後續的乘用車、商用車,將採用BlackBerry IVY平台
5G測試技術:實現高精度和最佳化效能 (2023.12.26)
廣泛的5G部署和整合需要專門的元件來實現所需的網路速度、強度和可靠性,本文敘述如何針對5G應用來調整設計、測試和製造方法,加以實現元件的最佳化。
2024年電動車市場展望與供應鏈整備 (2023.12.21)
未來25年,汽車業轉型與電動車綠色革命勢必讓產業鏈重新洗牌,雖然得電動車者未必得天下,但是如果可以拿到全球電動車產業的話語權,對政府、車商、供應鏈甚至終端消費者都是一大利多
歐特明多項產品榮獲2024台灣精品獎 (2023.12.12)
歐特明電子的oToParking自主泊車系統、大型車/電動巴士多合一ADAS AI影像辨識系統與AI 智慧照護 Time-of-Flight 3D 感測深度相機模組等三項產品榮獲台灣精品獎,歐特明表示,這三項產品為不同的應用領域,橫跨了乘用車、商用車以及AIOT並透過視覺AI技術為該產業帶來創新價值
大型車肇事頻傳 歐特明以視覺AI主動預警輔助系統減少盲區 (2023.11.28)
台灣近日大型車意外頻傳而釀成了多起死亡悲劇,主要是大型車存在眾多視覺上的盲區與死角,駕駛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重大車禍。歐特明透過多合一視覺 AI主動預警輔助系統,協助大型商用車減少盲區,以及避免駕駛人為因素的道路傷亡
產用氫能追求慎始善終 (2023.11.22)
為了加速迎接在2050年淨零碳排的終極目標,「氫」已儼然成終極潔淨能源之一。既可直接導入終端,協助工業、運輸載具脫碳;同時推進發電及碳捕捉技術發展,於起始端產出灰、綠、藍氫,並通過液/固態等載體儲存輸送,以逐步完整實現氫經濟
智能時代的馬達市場與科技轉變 (2023.10.30)
全球工業化、自動化,以及電動車與淨零排放等趨勢帶動高能效馬達產品的市場需求,預估2023-2030年內成長率將超過5.9%,預估全球高效率馬達的市場規模在2022-2027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6.52%的速度成長
汽車市場顛覆發生中 看中國電動車發展的變革與隱憂 (2023.10.30)
中國電動車市場正以令全球矚目的速度快速發展,也驚動了歐盟開始針對中國電動車進行補貼調查。歐盟於9月宣布開展調查中國電動車補貼政策,以評估是否需要提高進口關稅
工研院眺望2024產業發展 剖析電動車及車電、氫能載具戰略 (2023.10.25)
工研院橫跨兩週「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持續進行,於今(25)日下午登場的「智慧車輛」場次,分別回顧與展望全球汽車整車暨電動車產業、汽車電子產業、機車暨電動機車產業,同時探究全球氫能源載具發展戰略
無稀土馬達時代到來 (2023.10.21)
無論是基於政治影響、生產成本,或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開發出不需要稀土的電動車用馬達,已經是全球電機業者卯足全力發展的一個重大方向。
MIH聯盟參展Japan Mobility Show 開啟電動車及智慧物流新篇章 (2023.10.16)
看好亞洲地區電動車及移動服務快速發展,由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積極佈局多時,即將在10月26日~11月5日舉行的日本Japan Mobility Show公布最新成果。同時攜手智
下一站,台灣電動車供應鏈何去何從? (2023.09.23)
台灣經濟部正著手推動電動車整車自主生產能量相關補助計畫,預估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新興兆元產業」。對於台灣供應鏈來說,不論是傳統車用或電動車用零件,現階段都是絕佳的進入時機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Littelfuse單芯超級電容器保護積體電路用於增強型備用電源解決方案
2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3 LitePoint攜手三星電子進展 FiRa 2.0新版安全測距測試用例
4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設備管理服務
5 意法半導體新款高壓側開關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統設計高彈性
6 安提國際MegaEdge系列新品為邊緣AI推論與電腦視覺應用賦能
7 長陽生醫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機 協助牙科提升醫療能量
8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9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10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