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bra建構360度沉浸式音場 耳機設計融入AI降噪 (2025.03.26) 經歷疫情期間許多企業被迫須快速適應遠距工作模式,長期專注於視聽創新通訊技術的Jabra則早已著手布局,與PTC合作投入開發與製造多款先進音訊設備,包括無線耳機、耳麥、智慧助聽設備及視訊會議系統等,滿足全球使用者更高效、沉浸且清晰的通訊體驗 |
 |
老創與新創合作 科技產業進入「超級整合」時代 (2025.03.24) 工研院最新觀察指出,全球科技產業正進入「超級整合」(Super Integration)時代,新創公司從過往填補技術空缺的「拼圖」角色,躍升為驅動創新的核心引擎。尤其在人工智慧(AI)、機器人與自駕領域,大廠紛紛在國際展會中公開「點名」合作的新創夥伴,顯示產業生態已從垂直供應鏈轉向水平協作 |
 |
亞洲烘焙指標賽事 2025城市麵包大賽 冠軍即將出爐 (2025.03.17) 亞洲指標烘焙展會「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Taipei Int’l Bakery Show)」已於3/14(五)盛大開展,同期舉辦睽違7年的亞洲區烘焙指標賽事-城市麵包大賽,此賽事為台北發起的國際級烘焙賽事 |
 |
工研院直擊MWC 2025 AI驅動開放轉型布局6G (2025.03.14) 經歷COVID-19疫情停辦後再度舉行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估計今年共吸引超過10.9萬人參與。親臨現場的工研院也在今(14)日舉辦「MWC 2025 展會直擊:AI 驅動未來通訊與智慧應用研討會」,聚焦其中關鍵議題「開放」(Open)與「AI人工智慧」,探討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 |
 |
創建人本淨零永續商業模式 (2025.02.11) 經歷2018年美中、俄烏等各種戰火波及,雖讓曾在2011年起引領工業4.0浪潮的德國仍無法擺脫經濟衰退的困境。但全球卻也在疫情期間迎接數位轉型浪潮、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後,形塑工業5.0趨勢,並可望因2023年Gen AI問世後加速實現 |
 |
德國經濟連2年衰退 大廠放眼AI與數位服務促成長 (2025.02.04) 回顧自2013年德國掀起的工業4.0浪潮,卻因為先後遭遇2018年美中貿易戰,促使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2019~2021年的COVID-19疫情、供應鏈瓶頸,與俄烏戰火爆發,皆導致當地經濟陷入寒冬 |
 |
醫材業產值重回成長軌道 2024年前10月年增2.1% (2025.01.19) 基於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及人口老化趨勢影響,醫療照護需求與日俱增,加上業者積極研發,導致醫療器材業產值大抵呈現逐年穩健上升態勢,其中包括醫療設備及用品、眼鏡類、醫用化學製品等產業,截至2024年1~10月統計將達到約881億元,年增2.1%,重回成長軌道 |
 |
日本政府加碼投資半導體產業 10億美元扶植晶片設計 (2025.01.15)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本政府加強措施提振國內半導體產業,除了支持生產階段外,還將斥資1600億日圓(約10億美元)激勵晶片設計公司。
報導指出,日本經濟產業省將支持科技公司、新創企業和大學研發用於人工智慧工作負載、數據中心、基地台、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的先進晶片,為期最長五年 |
 |
5G支援ESG永續智造 (2025.01.10) 工業5.0「以人為本」,結合AI多工協作機器人問世,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關注重點開始轉向於提升員工生產力、優化設備運作效率與打造智慧化與彈性流程。5G行動通訊技術可望透過台灣資通訊業者以工廠為試煉場域積極開發解決方案 |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
 |
受惠AI、低軌衛星需求支撐 2024年PCB產值可望重返成長 (2024.12.06) 受惠疫情帶動遠距商機,企業數位化轉型,加上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印刷電路板(PCB)號稱電子工業之母,成為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基礎零件,產值多呈穩定成長。依經濟部預估2024年則將揮別衰退,重返年成長軌道 |
 |
積層製造鏈結生成式AI (2024.12.04) 隨著近年來COVID-19疫情、美中、俄烏等地緣政治衝突,造成供應鏈破碎,且為加速實淨零碳排願景,都讓積層製造有機會配合這波生成式AI浪潮實現永續製造。 |
 |
手機市場競爭白熱化 生產外包比例再創新高 (2024.12.02) 2024年全球智慧手機產業在經歷疫情後的市場調整期後,展現出復甦跡象。第三季全球智慧手機製造規模年增4.4%,受益於品牌廠商新品發布及降價策略。隨著超低階市場競爭趨緩,產業焦點轉向中階與高階產品,特別是具創新技術的高效能智慧手機和可折疊裝置,逐漸成為市場成長的驅動力 |
 |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2024.12.02) 本場次講座邀請到智齡科技公共事業部總經理周侑德,分享該公司如何打造以人為本打造長照、日照及居服管理解決方案,優化AI應用軟硬體技術加值,並進一步構建多元且開放的智慧照護生態圈 |
 |
第26屆台法科技獎揭曉 表彰在分子生物學科研成果 (2024.11.28) 繼COVID-19疫情過後,關於流行病學研究備受重視。近日在台灣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與法國法蘭西自然科學院(Academie des Sciences)共同頒發第26屆台法科技獎 |
 |
解鎖醫療新未來 積層製造與客製化醫材 (2024.11.25) 基於COVID-19疫情期間,造就跨國供應鏈中斷與瓶頸,促進生技醫材等客製化快速量產需求;又有這一波國際淨零碳排浪潮,讓積層製造技術煥發新商機,台灣則由工研院南分院打造應用場域,攜手醫療與製造產業推動低碳智慧製造雙軸轉型 |
 |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2024.11.05) 相較於傳統獨立CAM軟體之外,如今大多數CAD設計軟體品牌旗下不外乎都有CAM軟體商深度整合,也因此讓後者有機會能透過CAD based或CAM產生程式語言,直接與工業機器人對話,進而提高操控靈活性 |
 |
2024.11月(第108期)PCB智慧製造 (2024.10.31) 因應疫情過後消費性電子產業不振,加上原物料成本上漲;,
對於台灣PCB產業而言,節能減碳和China+1供應鏈等永續策略布局,
更是揮之不去的挑戰。
由國內外品牌大廠推動產品碳中和浪潮下的綠色生產議題 |
 |
PCB智慧製造布局全球 (2024.10.28) 對於台灣PCB產業而言,節能減碳和China+1等永續策略布局,更是揮之不去的挑戰,也影響未來產值能否回穩並成長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