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德鐵簽署63億歐元合約 加速鐵路數位化轉型 (2025.02.12) 德國鐵路公司 (Deutsche Bahn, DB) 近日與四家鐵路產業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合約,總金額達63億歐元,以實現德國鐵路網路供應、數位控制和安全技術(DLST)。
這份合約是德國鐵路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涵蓋數位聯鎖技術 (DSTW),包括歐洲列車控制系統 (ETCS) 以及整合的控制和操作系統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突破速度與連接極限 Wi-Fi 7開啟無線網路新篇章 (2025.02.10) Wi-Fi 7標誌著 Wi-Fi 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僅針對家庭與辦公環境,亦為工業自動化、智慧城市和高頻寬娛樂應用奠定了基礎。然而,Wi-Fi 7 的發展也面臨挑戰,例如複雜技術測試、高頻率信號衰減,以及互操作性的驗證需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以科技輔助交通順暢 臺東縣警局啟用新號誌控制系統 (2025.02.03) 2025年春節假期連續9天,致使臺東縣聚集返鄉及旅遊人潮,交通流量急遽增加。為有效解決春節連續假期交通壅塞問題,臺東縣警察局交通隊建置智慧交通控制中心,依循道路車流狀況,遠端控制號誌運作,提升交通疏導效率與道路通行順暢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調查:五大廠掌控車用半導體市場半壁江山 (2025.01.23)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的資料,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7年突破880億美元, 隨著汽車產業加速邁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新型態交通模式,每輛車所需的半導體元件數量也大幅增加,在2023年,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和瑞薩電子五大廠商共佔據車用半導體市場超過 50% 的市佔率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荷蘭啟動HyPRO計畫 聚焦綠氫生產技術突破 (2025.01.21) 綠氫被視為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荷蘭Groenvermogen NL計畫斥資8.38億歐元,啟動HyPRO計畫,集結產官學研力量,目標發展突破性的綠氫生產技術。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也積極參與其中,將著重於電解槽效能提升和可變電力供應的整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經濟部助攻鏈結矽谷生態圈 新創募資訂單上看4億台幣 (2025.01.1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今年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後,除了率領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醫療科技、量子運算與永續循環等領域,共11家台灣前瞻科技新創團隊及企業參展外,也積極鏈結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10家新創團隊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務,可望創造4億台幣商機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2025.01.10) 本文探討GenAI改變自動化系統設計和開發的三種方式,重點在於提高生產力、簡化流程,以及培養更具適應性和彈性的員工隊伍。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5G支援ESG永續智造 (2025.01.10) 工業5.0「以人為本」,結合AI多工協作機器人問世,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關注重點開始轉向於提升員工生產力、優化設備運作效率與打造智慧化與彈性流程。5G行動通訊技術可望透過台灣資通訊業者以工廠為試煉場域積極開發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智慧製造與資訊安全缺一不可 (2025.01.09) 《東西講座》特別邀請到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李維楨,主講【智慧製造與資訊安全】主題。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雙臂協作機器人多元應用與創新商業模式 (2025.01.09)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持續生成演進,現今產業正面臨激烈國際競爭,應該慎思AI機器人該如何才能接手多元化任務,創新應用加值!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施耐德電機TeSys馬達控制與保護產品系列不斷創新 見證台灣工業自動化邁向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 (2024.12.31) 工業自動化浪潮推動台灣經濟起飛之際,施耐德電機於2000年領先業界推出首款模組化接觸器TeSys D,重新定義了馬達控制系統。TeSys D整合了馬達斷路器、過載電驛、控制繼電器、開關等多種元件於一體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汽車微控制器技術為下一代車輛帶來全新突破 (2024.12.26)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深耕汽車市場已超過30年,為客戶提供涵蓋典型車輛中多數應用的多元產品與解決方案。隨著市場的發展,ST的產品陣容不斷精進,其中汽車微控制器(MCU)是關鍵之一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蘋果Vision Pro助陣 ARMADA系統革新機器人模仿學習 (2024.12.22) 機器人模仿學習 (Imitation learning; IL) 技術是透過觀察人類示範來訓練機器人,但受限於數據收集的規模和效率。傳統方法依賴昂貴且複雜的硬體設備,難以普及。為此,蘋果與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了ARMADA系統,利用Apple Vision Pro實現更直觀、高效的機器人訓練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直面農業高齡化與缺工 日智慧農業新技術協助升級轉型 (2024.12.17) 在現代農業中,自動化技術已成為重要助力。花蓮縣長近日率領城市友好交流參訪團拜訪日本福岡久留米市的Inak system株式會社,參觀其自動化智慧農場,了解該公司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先進技術與應用模式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從環境監控到能源管理,泓格DL-11 系列模組為智慧建築賦能 (2024.12.10) 泓格科技全新推出的 DL-11 系列模組,專為環境監控設計,具備溫度、濕度、露點溫度、大氣壓力及海平面高度的測量功能。模組外型輕巧、內建高性能感測器,提供即時而準確的數據,且適用於多種環境的監控需求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2024.12.02) 全球各國對氫能的投入與重視與日俱增。隨著綠氫市場在全球的發展,對於已擁有能源生產基礎設施的客戶來說,啟動氫生產計畫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多40美元讓AI效能倍增!樹莓派加推AI HAT+硬體套件 (2024.11.26) 今(2024)年6月樹莓派官方推出人工智慧硬體加速套件Raspberry Pi AI Kit,該硬體套件主要是搭配Raspberry Pi 5單板電腦使用......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2024.11.26) 資訊技術(IT)與營運技術(OT)系統將提升製造數據效能最大化應用。此外,在工業環境中如何採取正確配置成為資安持續有效運作的重要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