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event_icon.gif) |
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與 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2025.06.25) 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FOOD TAIPEI MEGA SHOWS)匯集「台北國際食品展 (FOOD TAIPEI)」、「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FOODTECH TAIPEI)」、「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BIO/PHARMATECH TAIWAN)」、「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 (TAIPEI PACK)」及「臺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 (TAIWAN HORECA)」,5展同期於南港展覽1、2館展出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以AI驅動資安防禦力 嘉義市打造智慧城市防護新藍圖 (2025.02.14) 人工智慧(AI)技術的蓬勃發展,致使資安風險提升,駭客攻擊、深?詐騙、惡意軟體變種層出不窮,成為政府與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為強化市府團隊的資安防禦能力,嘉義市政府於今(14)日舉辦AI資安趨勢講座-「AI驅動的資安變革:技術應用、風險與未來展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ADI邊緣運算平台,可支援自主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車中的機器視覺 (2025.02.13)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Analog Devices, Inc. (ADI) 的AD-GMSL2ETH-SL邊緣運算平台。這款進階的單板電腦 (SBC) 支援從八個Gigabit Multimedia Serial LinkTM (GMSL) 介面到10 Gb乙太網路連結的低延遲資料傳輸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新加坡研發植物電信號解讀裝置 應用於農業監測 (2025.02.13)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和糧食需求增長,農業科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的研究團隊數年前就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解讀植物電信號變化的裝置,持續幫助農民更精準地監測作物健康狀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AI機器人再突破 實現半導體、風電厚板焊接自動化 (2025.02.12) 基於現今「產業AI化」已是全球趨勢,由工研院今(12)日宣佈所開發的全國首創3D智能焊接AI機器人,已突破傳統自動化焊接設備在厚度2cm以上厚板應用,須仰賴人工的限制,並已導入生產線驗證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福斯集團導入3DEXPERIENCE平台 全面最佳化車輛開發流程 (2025.02.11) 面對現今汽車製造業開發時程與款式加速推陳出新,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近日也宣佈與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將經過導入達梭系統3DEXPERIENCE雲端平台,以強化內部的數位基礎架構,推動先進車輛開發技術解決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阿布達比展示草莓採摘AI機器人 推進農業自動化應用 (2025.02.11) 阿布達比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慧大學 (MBZUAI) ,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機器人,可以進行草莓的採摘。這款機器人能夠在各種環境下(從陽光充足的田地到受控溫室)識別並採摘成熟的草莓,且不會造成任何損壞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擷發科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平台為提升營收關鍵 (2025.02.11) 擷發科技(MICROIP)宣布2025年1月營收達1千451萬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229%。主要歸功於旗下兩大業務「ASIC設計服務」和「AI軟體服務平台」良好的營運規模放大,尤其受惠於通訊SOC陸續進入完工驗收階段,而隨著設計專案完成進度,相繼有NRE的收入認列,並且積極持續推展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平台解決方案為貢獻營收月增、年增的關鍵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DeepSeek開源策略可能促使更多企業採用 從而形成統一標準 (2025.02.10) DeepSeek的開源策略將使其核心技術和工具向公眾開放,意味著更多的開發者和企業能夠免費獲取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這將大幅降低技術門檻,特別是在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中,促進更廣泛的技術創新和應用開發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無人機送貨新時代來臨 Amazon和Walmart擴大服務範圍 (2025.02.04)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機送貨服務正逐漸從概念走向現實。近期,電商巨頭 Amazon 和零售龍頭 Walmart 宣布擴大其無人機送貨服務的範圍,這項創新服務不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人形機器人首登春晚 揭開中美科技競賽新篇章 (2025.02.03) 在一年一度的中國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群機器人搭配真人舞者,粉墨全場,引發了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和中美科技競爭的熱議。
這些機器人展現了高度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不僅贏得了觀眾的掌聲,也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為食安把關 東海大學精農學程攜手彰縣府檢驗農產品 (2025.02.03) 彰化蔬果產量占全台第2名,輸往北農的部分約占18.5%。彰化縣政府為提升食品安全及農產品的品牌行銷,推行3章1Q(產銷履歷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CAS臺灣優良農產品認證及生產追溯系統)及其他第三方驗證機構合格資料(如SGS、農藥檢測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鑽石儲存技術新突破 資料保存迎向百萬年 (2025.01.2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日宣布,在鑽石儲存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成功將儲存密度提升至每立方厘米1.85TB,並宣稱該技術能讓數碼資料保存長達百萬年,為資料存儲領域帶來革命性發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波蘭實驗室研發鑽石「微刻印」技術 有望終結血鑽石 (2025.01.21) 雖然國際法明令禁止衝突鑽石交易,但現行的認證制度仍存在漏洞,難以百分百保證鑽石來源。如今,波蘭一間實驗室研發出突破性的「微刻印」技術,有望徹底杜絕血鑽石,為珠寶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超微型化仿生觸覺電子元件促進智慧皮膚更敏銳 (2025.01.21) 讓未來機器人在接觸時產生類似人類的敏銳反應機制找到了! 由國立中興大學生醫工程所林淑萍教授與物理所林彥甫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以二維材料為基礎加以模仿人類觸覺機械受器的人工裝置,被稱為人工默克爾盤(Artificial Merkel Discs)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成大半導體學院團隊研發新型光學仿生元件 為AI應用開創新視角 (2025.01.20) 台灣半導體先進技術不斷翻新,近日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教授李亞儒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學神經形態突觸元件,此元件基於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能夠高度整合感測、記憶與運算等功能,為鄰近感測計算技術發展開闢新局,可應用在自駕車導航、智慧製造和醫療影像分析等高效彩色影像處理,為人工智慧應用開創新視角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機器人進駐手術室 英國大學醫院引進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 (2025.01.20) 根據BBC的報導,英國哈特爾浦大學醫院近日引進機器人科技,為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該院骨科的一個團隊已於本月初開始使用這套系統。負責領導的醫師表示,這款機器人手術助手將幫助醫生進行手術,為每位患者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I 助力解碼基因:預測疾病風險的利器 (2025.01.19)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突破性的技術,結合人工智慧和基因分析,更精準地預測疾病風險。這項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利用名為lentiMPRA的技術,分析了人類基因組中數十萬個控制基因表達的DNA片段,並通過機器學習模型MPRALegNet預測基因的活性,準確度堪比實驗結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解析CES 2025洞見趨勢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2025.01.16) 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涵蓋9大領域,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及洞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精準農業來了!運用科技助農民增產增收 (2025.01.15) 美國密西根大學正在運用先進的科技,協助農民提高產量與收入,他們更立推一個「精準農業」的概念,運用各式各樣的科技工具透過收集和分類來自這些設備的即時數據,大幅提高農業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