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太空科技助力全球糧食安全 聯合國籲加強合作 (2025.02.10) 許多目前在地球軌道上的新衛星,都配備了革命性的工具和數據,旨在改善全球糧食安全並加強農業糧食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UNOOSA)的一份新報告,向各領域的專家和決策者介紹太空科技與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管理,以及氣候和環境趨勢等多個交叉領域的應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探索黑洞的新視角 臺灣師大與中研院天文所助力事件視界望遠鏡新發現 (2025.01.21)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團隊近日再度傳來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M87*)的新動態。透過對2017年和2018年觀測資料的多時刻分析,研究團隊確認黑洞旋轉方向遠離地球,並進一步解釋吸積盤湍流如何導致黑洞影像環狀結構亮點的偏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國科會提報最新科技發展重點 將應用衛星AI科技監測空品治理 (2025.01.14) 國科會今(14)日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其中包括「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台灣」,強調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另由環境部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運用衛星資料及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韓國斥資1兆韓元打造科技創新基金 加速AI數位轉型 (2025.01.13) 韓國政府宣布將設立規模達1兆韓元的「科技創新基金」,重點投資12項戰略科技領域,包含先進科學技術,並推動「國家研發技術商業化戰略」,以確保研發成果能有效轉化為企業和產業的實際績效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MIC所長洪春暉看2025年產業趨勢 (2025.01.1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特別接受本刊的邀請,以其豐富的產業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針對2025年關鍵的AI、地緣政治和數位信任等議題,發表了精闢的見解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綠岩能源組國際隊奪馬來西亞國家標案 光電容量目標上看1GW (2025.01.06) 台灣綠能產業進軍國際市場再傳捷報!綠岩能源繼越南市場報捷後,此次攜手台灣光電系統投資龍頭中租控股旗下公司,宏碁集團位於馬來西亞之子公司Servex,並聯合馬來西亞上市太陽能企業Solarvest(旭卉控股)子公司,合組基金成立國際聯隊,成功奪下馬來西亞國家型標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臺科大半導體研究所結合產業資源 布局矽光子與先進封裝領域 (2025.01.02) 為因應半導體產業快速變遷與人才需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於113學年度成立「先進半導體科技研究所」,聚焦矽光子技術、複合半導體材料及先進封裝等前瞻領域。臺科大並藉由國科會晶創計畫建置的矽光子測量、封裝設備活化華夏校區,為產業及學生提供完整的學習與實作環境、擴大產學合作,提升半導體人才培育綜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國際AI治理熱潮崛起 主權AI成全球焦點 (2024.12.31)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球迎來一波科技新浪潮。然而,AI技術的核心研發和應用目前集中在少數國家與企業的手中,引發其他國家對國家安全、資料保護及生成內容文化適配的憂慮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CTIMES X MIC所長洪春暉:剖析2025關鍵趨勢與挑戰 (2024.12.22) 2024年最後一場的東西講座,CTIMES特別舉辦了「解析2025產業趨勢:MIC所長 x CTIMES編輯」的場次,由CTIMES的編輯部與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共同針對2025年科技產業的發展與挑戰進行分享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貿易署延續智慧機械海外推廣 用AI生成多國語言助拓銷 (2024.12.18) 為提升台灣智慧機械產業的全球競爭力,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今(18)日發表持續推動「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成果,著重於協助業者應用數位行銷工具與虛實整合行銷。今年再開展第二期4年計畫,將藉人工智慧(AI)生成多元語言,協助業者拓銷國際市場更上層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2024.12.13) 為加速推動台日產業在AI、半導體與AI應用進行跨國合作,結合日本在半導體供應鏈具備關鍵地位,國科會於SEMICON JAPAN展會期間舉辦「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論壇,由專家跨國分享台日AI、半導體產業合作趨勢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O-RAN RIC研發生態系研討會 台日共創5G專網新契機 (2024.12.10) 為推動台灣產業進入國際5G專網市場,工研院近日舉辦「O-RAN RIC 研發生態系研討會」,邀集NTT EAST和愛媛CATV垂直領域系統整合業者來台進行交流,會中展示工研院打造的首套符合O-RAN架構的RIC平台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2024.12.09) 電源的獲取來自於能源的開發,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的壓力,尋找可永續經營的能源變得更加重要,這其中尤以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開發尤為受到矚目。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攜手臺廠力推AI賦能深化創新 鏈結全球合作夥伴 (2024.12.06) 人工智慧(AI)為產業帶來新氣象,工研院於今(6)日在2024醫療科技展舉辦「AI賦能 x 跨域應用」國際高峰論壇,以「AI大數據為核心,創新醫療服務,實踐健康台灣」為主題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2024.11.25) 202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受到地緣政治衝突與通膨高利衝擊,導致製造業和機械設備廠商短中期景氣不佳。工研院IEK指出,下半年將受惠於人工智慧與半導體設備投資效應,可望維持全年經濟小幅成長,並看好工業5.0與人形機器人應用等發展潛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崑山科大攜手成大半導體學院 共同培育半導體人才 (2024.11.14) 為推動半導體人才培育,崑山科技大學與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近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崑山科技大學校長李天祥與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院長蘇炎坤代表簽署,雙方期待藉由跨校合作,共同開創半導體人才培育新局面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金屬中心於2024 TASS展示多項創新技術 攜手產業加速綠色轉型 (2024.11.14) 「TASS2024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展」近期在高雄展覽館圓滿落幕,吸引全球130家企業和超過25,000位專業人士共襄盛舉,顯現台灣在永續技術與循環經濟的創新突破。本次展會為促進國際合作的重要橋樑,創造出價值逾億元的潛在商機,助力企業開拓市場並推動永續發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金屬中心串聯國際 推動氫能輸儲管線模組化技術 (2024.11.11) 隨著全球各國際在能源轉型時相繼投入氫能應用與技術發展,面臨氫氣輸儲的挑戰,顯現氫能輸儲管線模組化趨向重要。金屬中心自2023年聚焦發展氫能燃燒工業應用與高壓輸儲技術,今年更進一步串聯相關業者合作發展氫輸儲管線模組化技術,也透過跨國合作加速氫能產業鏈形成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鋁料再生趨勢看好 金屬中心APEC論壇9大經濟體齊聚 (2024.11.06) 為了強化金屬循環科技,加速推動區域內金屬產業的永續轉型,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及APEC創新政策夥伴會議PPSTI(Policy Partnership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小組支持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海委會攜手海廢標竿企業 赴日共創循環經濟新契機 (2024.11.05) 由海洋委員會、工研院及九家臺灣海洋廢棄物標竿企業組成的代表團,近日赴日本東京展開一系列針對海洋廢棄物治理、塑膠污染減量及循環經濟合作的深度交流活動,致力於深化臺日合作,推動印太地區海洋環境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