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36
TrendForce:村田福井武生廠染疫減產 短期供貨暫無礙 (2022.01.18)
根據TrendForce統計顯示,村田製作所(Murata)主要生產據點及產能占比分別為日本56%、中國36%、新加坡3%、菲律賓5%,近日旗下村田福井武生廠面臨員工群聚染疫,由於已事先強化生產分流管理與預先施行防疫措施,故僅部分類別產能降載或是停工,並未造成全廠停止生產
德國萊因在台歡慶30週年 天燈祈願美好未來 (2016.11.03)
台灣德國萊因(TUV Rheinland Taiwan)自198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成為安全與品質的領先者,今年適逢成立30週年,除一系列內外部慶祝活動外,亦於 2016年10月28日舉辦30週年慶祝晚會
3D列印-企業發展的機會 (2014.01.07)
1.課程介紹: 3D列印帶起第3次工業革命?歐巴馬在2013年2月國情咨文上提到希望藉由3D列印重拾美國製造業風光,3D列印風潮也從美國吹向台灣;兩年前,工研院也積極投入3D列印技術,並成立國內第一個3D列印製造產業群聚,目前已經有36家企業與機關參與,希望能夠開啟台灣3D列印發展契機
台灣光被動元件廠商西進之路──淺談兩岸市況與台商經營策略 (2007.04.03)
由於RFID市場仍處先期階段,有許多的利基性技術業者在市場中,但再過一段時日傳統大廠或產業方案業者對利基業者的收併行動會更積極,此外由於市場商機龐大,專利問題也會持續
被動元件業者計畫於大陸蘇州設亞太營運總部 (2003.06.26)
據工商時報報導,國內兩大被動元件業者國巨、華新科日前不約而同指出,因看好大陸地區市場的成長性,該公司將在大陸蘇州設立亞太區營運總部,但仍將把全球營運總部與研發中心仍將放在台灣,展現根留台灣的立場
市場需求帶動 被動元件業者首季業績表現亮眼 (2003.04.18)
據中央社報導,國內被動元件廠商第一季業績在市場需求成長帶動下,表現皆較預期為佳;包括華新科、禾伸堂、大毅、智寶等業者之股價,亦在日前紛紛出現漲停,成為電子股的強勢族群
解析微機電系統技術之應用與發展現況 (2003.04.05)
同屬微小尺度科技的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nical System;MEMS)技術與奈米技術,雖說在製程尺寸與實質內涵上有所差異,並不適合將之混為一談,但因微機電技術可作為通往奈米科技研究的溝通橋樑,且已有多年的產業化基礎,可說是產業界邁進奈米世界的開路前鋒
全球MLCC市場 可在Q2~Q3之間達供需平衡 (2003.02.20)
根據Digitimes報導,國內被動元件業者華新科副總裁張家寧日前表示,就目前全球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供需狀態來看,如沒有其他意外,估計全球MLCC市場在第二季末到第三季初時可望出現供需平衡
華新科全球營運總部舉行動土儀式 (2002.12.18)
昨日華新科技在高雄前鎮加工區,也就是全球營運總部暨南區工程大樓所在地舉行動土典禮,並邀請陳水扁總統出席活動,華新科副總裁暨財務長張家寧表示,高雄營運總部將興建地下兩層、地上八層建物
PTC熱敏電阻器產業分析與展望 (2002.04.05)
PTC熱敏電阻器市場規模較小,屬於利基型市場,因此投入的廠商也較少。各家廠商為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價格競爭力,已逐漸將後段測試包裝製程移往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地生產,亦有廠商準備將全製程的生產線移往中國大陸生產
Simax設廠計劃年內定案 (2001.09.04)
美商Simax,其來台設廠事宜會於今年底前確立,並將引進德國Heraeus與法國阿爾卡特(Alcatel)兩大策略聯盟夥伴,兩家公司可望透過投資Simax 或技術合作方式,間接參與在台設廠一事,據瞭解,兩家國內光纖大廠華新麗華與旺錸科技,也會參與其中
被動元件廠商人事減肥風波不斷 (2001.05.21)
因應被動元件產業市況不景氣,除了減緩擴廠腳步外,人事也進行精簡動作,包括國巨、華新科、天揚都在去年底起,陸續因為資源整合與業績虧損的不同因素進行裁員與減薪加以因應
華新麗華持續擴充大陸光纖廠 (2001.05.03)
在全球光纖需求力道不若去年強勁下,國內最大光纖廠華新麗華仍決定同步擴增大陸廠的光纖、光纜產能,華新原有光纖、光纜產能各一百五十萬芯公里,預計明年第一季可擴充至二百五十萬芯公里,幅度在六成以上;據瞭解,其中南京華新藤倉至2003年,合計六百五十萬芯公里的光纖產能現已全數預約一空
被動元件產業擴產計畫喊卡 (2001.05.01)
在下游庫存去化情勢不如預期下,台灣被動元件產業的擴產計劃喊卡,繼國巨延緩擴產計劃半年後,華新科與天揚也表示,將展緩生產線擴充速度,以因應目前景氣不明情勢
華新麗華擬於美國西岸設立光電晶圓廠 (2001.04.17)
積極進軍光纖通訊產業的華新麗華,繼上月底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光通訊技術研發合作後,16日再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簽署合作研發計畫。而華新日前宣稱將於美國西岸設置一座光電晶圓廠的計畫亦已確定地點,華新將投入五千萬美元於美國聖塔芭芭拉市設立,預計本月底動工興建,最遲明年第一季會有樣品推出
第二季被動元件產業景氣能見度極低 (2001.04.12)
第一季被動元件產業景氣雖有好轉跡象,但各廠認為第二季變動因素仍多,除日圓貶值影響日系訂單來台效應正顯現外,產業競價的情勢也越演越烈,包含國巨、天揚、華新科與旺詮等大廠均認為,第二季被動元件單價與毛利水準下滑速度加快
華新麗華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發光通訊關鍵零組件 (2001.03.27)
積極進軍光纖通訊產業的華新麗華,昨(26)日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簽署合作研究計畫,未來華新將投入總金額達一千五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與MIT共同發展新世代光通訊關鍵零組件
被動元件三月景氣持續加溫 (2001.03.12)
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天揚與匯僑工業在三月景氣持續加溫,且看好第二季景氣前景下,除重開部分規格生產線外,也逐步加碼計劃生產模式,脫離先前因為景氣低迷,而僅接單生產的窘境
鈀金成本居高不下 被動元件業者紛轉入BME製程 (2001.03.05)
本季國內被動元件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也偏低,雖然各規格因需求不同,而有過剩或是吃緊情勢,但因電腦市場需求仍低迷,大致產能使用率僅在七成上下。廠商表示,目前部分規格其實是多做多虧,產能利用率高不一定是好事,因為鈀金成本仍居高不下,所以內部都將生產評估重心,轉為BME製程比重與目前良率狀況
MLCC業者紛紛投入BME製程 (2001.03.01)
為降低積層型陶瓷晶片電容器(MLCC)使用鈀金造成的成本支出,國內晶片型電阻廠商包括國巨、匯僑工、天揚、華新科都陸續投入卑金屬製程(BME),量產MLCC產品,今年底以前業者投入BME製程的比重,多高達八成以上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2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3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4 R&S推出RT-ZISO隔離探針測量系統 用於快速切換信號精確測量
5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8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9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10 捷揚光電攜手Audio-Technica打造聲像追蹤智能視訊會議新體驗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