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社群討論 / 新聞報導論壇
討論 新聞 主題﹕電子新貴不貴,該何去何從?
走在內湖的這條科技街頭,一棟棟大樓氣派依舊,熙來人往的男女衣著仍然光鮮、臉上仍頂著科技人的驕傲,只不過,這群台灣新貴的優勢,正在快速地消減。 不過是七、八年前,台灣電子業湧現了一波的出走潮。這群人離開本業,不是因為做得不好,而是覺得口袋已深,想去做些自己更愛做的事,例如耕一畝田,或是開起民宿...

Markscat
(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北县
文章: 8

發 表 於: 2012.10.01 09:45:04 AM
文章主題: [專欄]電子新貴不貴,該何去何從?
『電子人出走到傳產業,或許能帶來更多的刺激,例如國際化的視野、管理方式與快速因應市場的彈性思維。「傳產科技化、科技傳產化」,或許是最有可為的一條路。』 一句話:想太多。 你是從業務和PM以及主管的角度去寫出這篇文章吧!專業的工程師呢?不要說工程師有什麼國際觀,而且很多公司的管理方式都玩鴻海那一套,或是把員工當成生產成本,遇到財務有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裁員。 電子業就很靈活嗎?就很高科技嗎?台灣的電子業根本就是『產品高科技,管理低科技』。 啥?你說科技大廠的老闆說他們很照顧員工?說起願景來聽起來都很有國際觀? 嗯…… 你會相信一個名片上寫著『詐欺師』的人所說的話嗎? 當然不是說電子大廠的老闆都是詐欺師,而是老闆歸老闆,他說得是一回事,但實際上絕對會是另外一回事。 老兄,辦雜誌和實際上就是有差別的。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corgan
(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湾
文章: 5

發 表 於: 2012.10.01 05:44:33 PM
文章主題: [專欄]電子新貴不貴,該何去何從?
沒有錢光有人有用嗎? 錢都投資到中國去,加上擺脫不了代工屬性, 台灣的電子產業已經一灘死水,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相關討論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NEC發表可不受天候影響的光解析技術
[評析]台灣新定位:與全球創客接軌
  相關新聞
英飛凌為客戶提供產品碳足跡資料 助力低碳化轉型
DigiKey《數位城市》第四季影片系列以智慧AI為主題
Molex探討全新連接器設計兼具加固化與微型化
貿澤連續第六年獲Molex頒發年度亞太區電子型錄代理商大獎
意法半導體協助松下自行車將AI導入電動自行車提升安全性
  相關文章
突破侷限!三款多核心微控器同時支援 Arduino與MicroPython
ChipLink 工具指南:PCIe® Switch 管理變得如此簡單
嵌入式系統的創新:RTOS與MCU的協同運作
結合功能安全,打造先進汽車HMI設計
準備好迎接新興的汽車雷達衛星架構了嗎?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