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社群討論 / 新聞報導論壇

SuperC_Touch
論壇會員(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北县
文章: 178

發 表 於: 2011.05.24 08:50:13 AM
文章主題: 2011年4月5日 Apple 的第二代的新觸控面板結購取得美國專利
2011年4月5日 Apple 的第二代的新觸控面板結購取得美國專利
   Patent No: 7920129B2    Double-Sided Touch-Sensitive Panel with Shield and Combined Layer 取得美國專利,主要圖示如下。
     
     
                                                                                                                         第二代的觸控面板結構由一條粗的5mm的ITO導線,變成細的1mm的 ITO 導線然後用小方格填滿中間的空隙,猜猜看Apple的用意何在,希望改善第一代觸空面板的什麼缺點,又會增加什麼缺點出來,目前宸鴻做的面板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的面板,這個面板結構有可能用在IPad上嗎?
   歡迎大家有興趣一起來討論,我也會陸陸續續的將我的看法向大家報告。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SuperC_Touch
論壇會員(不在線上)
nbsp;
來自: 台北县
文章: 178

發 表 於: 2011.05.31 10:10:11 AM
文章主題: Re: 2011年4月5日 Apple 的第二代的新觸控面板結購取得美國專利

Apple 第一代的面板結構在專利 US7,663,607 2004年五月申請。

         問題出在ITO的電阻問題與對雜訊的抵抗性差,Sense層在中間,Drive層在上面如上圖,而且Drive 層線比較細,Sense層線比較粗,所以Drive層的ITO電阻大,Sense層的電阻小,Drive 層的電阻會與兩層之間的互電容,Sense 層的自電容行成阻抗分壓,尺寸一變大或ITO渡的更薄時會產生很大影響,中間的方格是為解決視覺上的問題而設的,無法隔絕由LCD的 V Com 訊號所帶來的干擾。

Apple第二代的修正,把Drive 層改道中間,Sense層放到上層,取消改善視覺的方格,讓Drive 線寬度變寬,形成一個遮蔽層來隔絕V Com訊號的干擾,也降低Drive 層的ITO的電阻,解決第一代面板的缺點。

但是Drive 層要隔絕雜訊必需要較高的驅動能力,而且面積變大,離 LCD 的 V com 層更近,Drive 層的訊號不知會不會干擾到LCD的動作。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回覆文章 回頂端
  相關討論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NEC發表可不受天候影響的光解析技術
[評析]台灣新定位:與全球創客接軌
  相關新聞
研究:歐洲車商面臨雙重挑戰 中國的競爭壓力與Euro 7排放目標
默克與西門子攜手成為數位轉型技術的策略合作夥伴
Basler全新AI影像分析軟體符合複雜應用需求
安勤擴展EMS系列新品 搭載英特爾最新處理器開拓AI應用
Nordic的Wi-Fi 6模組具有無線連接高通量和低功耗性能
  相關文章
以智慧科技驅動新農業世代
機械聚落結盟打造護國群山
先進封測技術帶動新一代半導體自動化設備
工業機器人作用推動廠區發展
使用三端雙向可控矽和四端雙向可控矽控制LED照明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