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程式碼品質就像照顧身體,要常常檢查,隨時注意異狀。Android的開發工作如果要確保可用(Usable)與穩定(Stability),就要做好Code Review的工作。根據過去與許多廠商的合作經驗發現,許多關鍵的軟體開發觀念經常被忽略。主要的原因為,大部份的技術開發思惟,都比較偏向硬體與驅動程式方面,或是功能性的實作。 軟體的開發本身就是一項大工程,由Android所創造出來的手機作業系統,可能有近90%的比例是透過軟體工程的技術與觀念所開發,其它10%才是考量硬體層面,或是驅動程式層面。換個角度來看,以台灣硬體廠商的技術水準,如果把軟體工程的技術養成,一定能具備產品開發的實力。以下提供個人的一點建議:台灣硬體廠該如何提升軟體開發能力。 第一、先做再說、確實可行。單獨以Android的框架與軟硬整合的角度來看,先設計後實作(Design & Implementation)的方法論可能不適用於台灣的產業環境,因此導入傳統的軟體工程方法論,或許也沒有絕對的必要性;原因是,Android已經把這些基礎建設都做到一定程度了。在理論與實際間取捨的話,「先實作、後檢視」可能是一種方式。 目前在業界所見的程式碼實作,大多偏重硬體與功能面,在理論面著墨不深,不過這卻是個很好的契機。過去自已的經驗發現,先實作,得到初步可用的程式碼實作後,再考量理論面,進行程式碼調整,其實是可行、有效率的做法。因此,自已也希望能將這個觀念與方法論,提供給客戶參考,甚或協助導入「先實作、後檢視」的作業流程。 第二、實施Code Review就對了。軟體的開發工作,都會有Code Review的流程。這裡所提的「檢視」即Code Review。Code Review是一個很久的觀念了,它在軟體管理(Software Management)的領域裡被詳細討論。 Code Review是一個系統化的檢查過程,目的是確定程式碼的品質;檢查的過程,是為了找出錯誤、並且修正錯誤,這些錯誤在初階的開發階段(Initial Development Phase)可能不會被發現。這裡的「錯誤」也包含「觀念上的錯誤」、「理論的誤用」等等,因此,能動作(Workable)的程式碼,不見得是正確的程式碼。 第三、搭配教育訓練。Code Review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卻不常被提及,就是「提升開發人員的技能」。Code Review等於Improve Software Quality + Improve Developer's Skills。軟體的品質,影響軟體的穩定性;人員的素質,影響軟體的品質。在初階開發階段,可以不必發現理論上的問題,而是下一階段,由資深開發人員協助Code Review,再進行程式碼調整,以提升軟體品質。這就是「先實作、後檢視」的精神。 最後、其實是一個例子。以Android Framework與Linux驅動程式為例,主要影響系統穩定性的關鍵在於「Android框架與Linux驅動程式的資料傳遞方式」,即「儲存資料」並「傳遞記憶體」的方式。「記憶體的使用」是影響 Android 與 Linux 整合穩定性的主要因素。Android底層可能需要以MemoryHeap來儲存並傳遞大量資料,而非以C語言指標(Pointer)的方式進行。 從事硬體發展的研發人員,可以在初階開發階段以malloc搭配C語言指標,來傳遞硬體資料給Android作業系統。但是,必須有Code Review人員,協助將初階的實作,修改為Memory Heap方式,並以物件觀念傳遞。重構後的程式碼,可以協助該硬體開發人員提升軟體技能。這種「先開發、後檢視」的作法,就是Code Review的精神,也是台灣硬體業提升Android程式碼穩定性,以及提升開發人員技能的一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