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內外合力扭轉乾坤 智慧機械跨域聯盟共享商機 (2021.01.26) 揮別2020年COVID-19疫情橫行的鼠年,到了2021年初已讓台灣機械業看好2021年即將迎來扭轉乾坤的契機, |
 |
台德展開智慧製造技術合作 加速高雄在地產業數位轉型 (2021.01.13) 德國大廠西門子昨(12)日於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廖泰翔見證下,與金屬中心簽署「智慧製造合作意願書」,未來將聯手金屬中心對在地產業提供轉型解決方案。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 |
 |
機械業發表機械雲開發者應用服務 以智慧機械及製造驅動數位轉型 (2020.12.17) 持續的美中貿易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 19、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簽署上的挑戰,近來都開始對機械產業帶來沉重變局與考驗。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支持下 |
 |
智慧車輛迎接後疫新浪潮 台製電動車硬軟體並駕齊驅 (2020.12.10) 在台灣除了已有傳統代工大廠,已開始為歐美日系車廠生產混合動力車款;近期還有鴻海科技和老牌車廠裕隆集團等上下游產業結盟,擘劃未來純電動車願景。 |
 |
技嘉推出6款PCIe 4.0全快閃伺服器 搭載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 (2020.10.15) 高性能伺服器與工作站品牌技嘉科技於今日發表6款搭載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伺服器產品,包含標準機架式伺服器R系列:R152-Z33、R182-Z93、R272-Z34、R282-Z94與高密度伺服器H系列:H262-Z6A、H262-Z6B;此次發表的伺服器產品基於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支援PCIe 4 |
 |
國產鎳鈦合金材 里特完成關鍵一哩路 (2020.09.14) 現階段產業所使用高階金屬原物料皆仰賴國外進口,國內業者對材料特性掌握度不高,限制了相關產業發展的步伐。有鑑於此,金屬中心與鎳鈦發明人Dr. Frederick Wang合作,引進國外多年的技術傳承 |
 |
【自動化展】大鎪客製化Turnkey Solution 促金屬加工業擺脫黑手污名 (2020.08.20) 自今(2020)年初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影響,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封城和邊境管制措施,尤其是傳產金屬加工產業因為作業環境惡劣,造成從業員工逐年遞減、老師傅技藝傳承青黃不接等 |
 |
金屬加工太專業,產線效益如何提升? (2020.08.11) 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多元,每一垂直應用領域都有其高度專業,單一設備或系統供應商已無力滿足所有市場需求,新世代的智慧化系統,不同領域攜手合作已成為必然,達易智造就是此概念的典型案例 |
 |
金屬中心攜手台灣螺絲貿易協會 合力推動扣件產業人才發展 (2020.07.10) 在WEF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指出,台灣產業群聚完善發展指標近年在全球市場名列前茅,尤其在金屬材料與金屬製品產業中,鋼鐵與扣件產業更為聚落發展之大宗。
為解決扣件產業技術傳承之問題 |
 |
金屬中心研發成果勇奪國際設計類大獎 (2020.04.17) 金屬中心的研發成果再奪大獎,繼日前以「金屬扣件產業製造智慧化技術」、「仿生智能AGV艦隊系統」揚名2020年美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在設計美學上同樣展現光采 |
 |
金屬中心產業智慧服務雲 助力企業數位轉型 (2020.04.13)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許多產業受到影響,政府提出產業紓困與振興輔導政策之外,許多中小企業應思考如何加快「數位轉型」的佈局,包括數位應用服務、產品及相關數位工具技術 |
 |
軟體結合生管流程客製化 (2020.02.21) 台灣機械業則盼利用多年來藉TPS持續改善流程,與資通訊產業緊密結合,開創更大價值。 |
 |
台船攜手金工 建立海工鋼構高效能智慧產線 (2020.01.15) 有鑑於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崛起,相關的製造技術也隨之發展,於今(15)日由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林仁益董事長與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鄭文隆董事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
 |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規模續漲 台灣航太商機可期 (2019.08.15) 兩年一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與「台灣無人飛行載具展」於8月15日至17日在世貿一館同時登場,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台北航太展是台灣唯一專業的B2B航太及國防展會,提供有志立足於國際市場的廠商展示平台 |
 |
工研院發表創新手持節能雷射清潔機 快速清除機具鏽蝕 (2018.10.16) 工研院今日於「2018台灣國際雷射展」發表多項研發成果,包括今年入圍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 R&D 100 Awards ) 的皮奈秒節能雷射清潔技術,以國產自主研發的雷射源,開發出新式低功率、高效能的手持式除鏽清潔設備 |
 |
布局產業機器人 台灣機會與挑戰何在? (2018.08.23) 產業機器人是智慧製造的重要技術,此一領域早為各大工業大廠所據,而面對此一商機驚人的浪潮,台灣的優劣勢何在? |
 |
智慧機械成台灣跨入工業4.0的尖兵 (2018.07.17) 台灣導入工業4.0架構的首要之務,就是達成製造業的升級與智慧化。而台灣製造業要邁入智慧製造的時代,第一步就是推動智慧機械的發展。 |
 |
降低營運成本及節能損耗是空壓機產業大勢 (2018.05.07) 往電子自動化設備及高科技產業發展,智慧機械需具備聯網功能,能主動提供設備資訊,接受外部資訊、命令,同時支援雲端運算。 |
 |
精密機械零件商和頌邁向智慧製造MES系統首選資通 ciMes (2018.04.11) 以往製造業產業追求大量生產同質性商品,現在智慧製造則講求客製化少量生產,產線的控管與自動化儼然成為傳統精密機械零件加工關鍵。「唯有透過 MES 的導入,才能讓產線生產資訊更透明與即時,提高和頌在產業間的競爭力,我們知道智慧製造是唯一的目標與挑戰!」和頌鄭總經理信心滿滿的說道 |
 |
自主打造工業4.0智慧物流 (2018.01.05) 現今電商物流自動化以AGV建構環境地圖、搭配雷達感測器等無軌導引方式來克服定位累積的誤差,而對要求精準對位的智慧工廠環境來說卻仍有不足,業者必須再次提升精準度,方能因應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