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47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艾訊高階第八代Intel Core智能顯示模組 (SDM-L) SDM500優化顯示效能 (2019.08.08)
艾訊股份有限公司 (Axiomtek Co., Ltd.)推出符合Intel Smart Display Module Large (Intel SDM-L) 智能顯示模組架構的SDM500L;支援獨立三顯、4K高畫質、Intel主動管理技術 (AMT) 12與Intel vPro技術
艾訊發表全新Intel Atom E3800工業級寬溫COM Express Type 10模組 (2014.12.16)
艾訊公司(Axiomtek)全新推出 COM Express Type 10 迷你模組 CEM840,搭載四核心Intel Atom中央處理器E3800系列(代號 Bay Trail),尺寸僅 8.4 x 5.5 公分;擁有高達4 GB的DDR3L高速系統記憶體、寬電壓、3 倍繪圖效能,並支援攝氏- 40度至高溫+85度工業級寬溫操作範圍等產品特色
Nvidia嗆Intel:摩爾定律已死 (2010.05.04)
《富比世》4月29日消息,Nivida副總Bill Dally 高談「摩爾定律已死」,認為序列運算將無法繼續實現摩爾定律,此任務恐須由平行運算擔起。他並以「將機翼插在火車上」如此字眼形容當今追求多核心的CPU;儼然在與威盛合作開發新平台後,對Intel的嗆聲
高整合電源晶片加持 小筆電效能完全燃燒 (2009.12.09)
小筆電日受歡迎,但是對電池續航時間要求更高,更需要最佳化的電源解決方案。小筆電的電源管理需求,勢必也將帶動電源晶片設計商新一波針對小筆電需求所開發的電源管理晶片,以更先進的控制架構、高頻轉換和封裝、整合技術,幫助小筆電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實現電源管理系統小型化、高效能及降低系統成本等要求
小筆電電源架構 將朝精簡化與高整合發展 (2009.11.26)
小筆電以其低價格、小體積、便於攜帶等特性,廣受消費者的認同和接受。正由於小筆電商機持續燃燒,且隨著x86架構處理器與南北橋進一步整合,以及ARM架構處理器的伺機競爭,不僅將讓小筆電架構設計更趨複雜,更重要的是,其電源供應與管理設計也成為全新的挑戰
AMD強攻猛打 Intel小筆電市場腹背受敵 (2009.09.24)
小筆電(Netbook)市況當紅,而小筆電最重要的處理器,也被視為是該市場的一級戰區。過去由Intel與ARM兩強拼得你死我活的狀況也即將有所改變。Intel的Atom處理器,其競爭商品相繼問世,也使得Intel原本只需專心對付ARM的如意算盤出現變化
艾訊發表Intel GM45高規嵌入式電腦開發迷你模組 (2009.08.06)
艾訊股份有限公司(AXIOMTEK Co., Ltd.)全新推出搭載45奈米(nm)製程技術的Intel Core2 Duo雙核心或 Celeron M中央處理器的COM Express嵌入式電腦開發模組CEM850,支援667/800/1066 MHz外頻,其內建高階Mobile Intel GM45+ICH9M高速晶片組,支援2組204-pin最高達8GB的雙通道DDR3 SODIMM插槽系統記憶體,僅12
艾訊誰出全新Intel GM45 PICMG 1.3工業級半卡 (2009.06.05)
艾訊股份有限公司(AXIOMTEK Co., Ltd.)全新推出SHB Express PICMG 1.3工業級半卡SHB211,採用Intel 45奈米(nm)製程技術,搭載socket P架構Intel Core2 Duo雙核心中央處理器,支援 667/800/1066 MHz外頻(FSB)速率,內建高階Mobile Intel 4500MHD高速晶片組,擁有絕佳高畫質的3D顯示效果與雙螢幕顯示功能,並支援CRT、 LVDS以及DisplayPort等多種主流顯示輸出介面
英特爾推出45奈米high-k金屬閘極電晶體 (2008.03.05)
英特爾於今年歡度四十週年慶,將以英特爾的45奈米 high-k金屬閘半導體技術為基礎,在市場上推出眾多新款處理器。45奈米的製程技術,被視為是自英特爾成立以來,在半導體業界最具突破性的技術
AMD否認將45奈米處理器交台積電生產 (2007.07.12)
外電消息報導,AMD正式否認將45奈米處理器交台積電生產,而減少與新加坡特許半導體之間合作的傳聞。 AMD的發言人表示,AMD將繼續與特許半導體保持MPU生產的合作關係,也會與台積電保持生產GPU和繪圖晶片組的合作
AMD 宣布完成ATI併購案 (2006.10.26)
AMD宣佈完成總額約54億美元的ATI併購案。結合兩家公司的技術優勢,新的AMD將更進一步鞏固其處理技術的地位,為科技產業帶來技術創新、多元選擇及產業成長的動力。擁有將近15,000名員工的AMD,除了將保持在微處理器的技術優勢外,更將注入繪圖、晶片組及消費性電子等領域的技術
利用PECI/DTS建置智慧型散熱管理系統 (2006.10.04)
要利用PECI和DTS所提供的能力來達到智慧性系統控制,其中一種作法是採用專門支援這些功能的外部晶片。在新的電路中必須使用DTS的輸出來得知CPU的溫度,而非依賴遠端的溫度二極體;PECI通訊技術也得被採用來取代SMBus
Intel塑身 裁減行銷人員而延攬繪圖技術人才 (2006.09.05)
Intel傳出即將裁員1萬~2萬名員工的消息。據晶片組業者透露,Intel一邊裁員,另一方面也重金急徵大量繪圖技術人才,希望能大幅提振繪圖技術實力,不受AMD購併ATI影響,且擺脫必須與NVIDIA合作的形勢
艾訊發表3.5 吋嵌入式單板電腦 SBC84700 (2006.08.24)
艾訊公司發表新款搭載低功耗 VIA V4中央處理器3.5吋嵌入式單板電腦-SBC84700。此運算平台俱備最新繪圖引擎(UniChrome Pro IGP)、支援雙螢幕顯示 (LVDS LCD與CRT兩種類型)、雙高速乙太網路與SATA-150通道等功能,可以說是一款耗電低、功能強大又極具經濟效益的迷你型嵌入式單板單腦,為使用者帶來莫大的福音
Intel宣佈將繪圖驅動程式釋出為開放源碼 (2006.08.14)
英特爾(Intel)為了讓廣大的開放社群利用其繪圖晶片組來發展系統,於上星期四(8月9日)透過新聞信件(News Letter)宣佈將釋出其繪圖軟體驅動程式,包括支援2D與3D兩種繪圖功能
ATI搶攻中高階繪圖產品 NVIDIA及Intel動向未明 (2006.08.14)
AMD收購的繪圖晶片大廠ATI,產品佈局仍按既定規劃運行、與宿敵NVIDIA及Intel間的競賽也仍未停歇,繪圖卡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面對NVIDIA強大壓力,ATI也一改過去較為被動保守的市場策略,而大幅調整中、高階繪圖產品線
ATI推出支援AMD socket AM2新款系列晶片組 (2006.05.25)
ATI Technologies推出支援AMD socket AM2的CrossFire Xpress 3200晶片組與ATI Radeon Xpress 1100系列晶片組。這兩款最新產品內建ATI的最新南橋晶片技術—SB600系列,提供最多的連結選項,包括10個USB 2.0連結埠、4個SATA Generation II擴充埠、磁碟陣列功能、與高傳真音效,並支援平行ATA在內的現有連結技術
Xilinx新款PCIe IP核心 正式量產供貨 (2006.02.22)
美商賽靈思(Xilinx)22日宣佈其具備相容性的x1、x4、x8通道(Lane)LogiCORE PCI Express IP核心(簡稱:PCIe IP核心)已正式量產供貨,並鎖定電信、網路、儲存以及視訊為主要應用領域
ATI結合產業夥伴展示Radeon X1K CrossFire 全系列產品 (2005.12.22)
ATI Technologies 二十一日舉辦全系列Radeon X1K CrossFire 產品發表會。會中ATI 邀請13家重量級合作夥伴,包括陞技電腦(Abit)、華碩電腦(ASUS)、精英電腦(ECS)、艾爾莎(ELSA)、友通(DFI)
ATI結合產業夥伴展示Radeon X1K CrossFire 全系列產品 (2005.12.22)
ATI Technologies 二十一日舉辦全系列Radeon X1K CrossFire 產品發表會。會中ATI 邀請13家重量級合作夥伴,包括陞技電腦(Abit)、華碩電腦(ASUS)、精英電腦(ECS)、艾爾莎(ELSA)、友通(DFI)


     [1]  2  3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4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7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8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9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