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Cybersecurity Compass消除溝通落差 (2024.10.28) 本文探討 Cybersecurity Compass 如何提供一個能協調技術專家與非技術領導人兩種不同觀點的共通架構,以確保網路資安策略與業務目標一致;並且深入探索 Cybersecurity Compass 的內部機制 |
|
你能為AI做什麼? (2024.06.13) 2024年COMPUTEX的主題為「AI串聯 共創未來」,全球AI硬體產業的巨頭,都會為了這個AI加速的時代聚集在此,共同促進AI全面應用在各行各業上而大顯身手。 |
|
物聯網協助創造永續發展未來 (2023.08.28) 物聯網技術節省的能源足以彌補其製造和部署的能源成本,而利用物聯網網羅資料,也足以抵銷物聯網對環境資源的消耗,甚至利用智慧能源分配等技術實現自動化運作。 |
|
科技改變世界 AIoT翻轉農漁業 (2023.01.11) 台灣漁業從業人口逐年降低,突顯台灣農林漁牧從業者逐年減少、人口老化及人力斷層等問題。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青年回鄉等相關計畫搭配獎勵措施,前述問題出現轉折,除了政策支持與推動,智慧農業也發揮關鍵助力 |
|
實現人與機械智慧互動 新世代HMI扮演要角 (2022.06.24) 工業HMI扮演著工廠中,人員用來協調並控制製造過程的主要工具。隨著工業自動化發展,功能齊全的HMI對於工廠運營也越來越重要。 |
|
下一個自動化時代 新網宇實體系統正面影響力 (2022.05.25) 工業發展的驅動力為何? ST突破感測器、人工智慧、通訊等領域的技術,以創新的網宇實體系統開啟下一個自動化時代。 |
|
運用軟硬體整合成效保護網路設備安全 (2021.06.15) 為滿足當今商業、工業和政府網路的信任度與安全性要求,本文敘述英飛凌和Mocana整合可信賴平台模組硬體和軟體,並採用TCG技術,進而實現保護網路設備的安全性,以及接下來所需展開的步驟 |
|
達到 M2M 與 IoT 功能的應用層通訊協定選項 (2021.06.09) 本文概述多種通訊協定的作用,並說明這些協定的可用選項,以便設計工程師更輕鬆挑選最適合的進行整合。 |
|
5G與邊緣互為體用 體現完美分散式運算 (2020.07.31) 分散式的概念由來已久,尤其從有網路以來,資料的運算和儲存架構就不斷的朝向「去中心化」發展。 |
|
搜尋引擎下一波機會在哪裡? (2020.07.16) 現今將步入所謂「物聯網」時代,未來利用搜尋引擎達成「萬物聯網,搜尋萬物」的願景,將重新改變對搜尋引擎服務功能的認知。 |
|
讓網路智能和處理作業邁向邊緣網路 (2020.07.13) 隨著行動性和雲端應用程式的快速發展,網路功能從核心移動至邊緣,本篇內容討論的是網路智能的擴展趨勢。 |
|
企業建置資安防護措施刻不容緩 (2020.06.15) 2020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多的公司運用AI/機器學習偵測及防堵威脅;而駭客也會運用 AI 技術開發出新的攻擊方式,至於網路釣魚和勒索軟體攻擊將會越來越複雜難解。 |
|
網路邊緣之嵌入式視覺處理:Crosslink-NX (2020.05.19) 本文將比較CrossLink-NX與具有相似邏輯單元密度和I/O支援的同類FPGA產品。下列為萊迪思提供的效能和功耗比較測試。 |
|
網紅崛起 推動新興科技產業成型 (2020.03.20) 這些人透過網路和各式的媒體工具,充分展現自身的魅力與獨特的觀點,並牢牢抓住了全球的目光。 |
|
5G加速萬物聯網 次世代Wi-Fi技術全面部署 (2020.03.17) 2020年是5G的重要建設年。除了密集的都會型基地台,也需加強室內系統。 |
|
決戰商業模式 自動駕駛主要業者發展動態 (2020.01.16) 為驗證自駕車安全性及可靠性所設計的特定應用場景,技術驗證與運算效率目的是重點,同時,形塑自駕車「商業模式」目的應要更加強。 |
|
「打造機聯網 完整架構你的IIoT應用趨勢研討會」會後報導 (2019.10.20) 工業4.0的影響已逐步發酵至各行各業,尤其是製造領域,正透過各項科技與管理技術的進步,朝著實現智慧製造的願景前進。然而,要全面實踐智慧製造,第一步就是要完成網路化與數位化的基礎建設 |
|
2019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會報導(下) (2019.09.03) 一年一度的台灣製造業盛會「2019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月於南港展覽館開幕,本刊今年也走訪了多家關鍵的亮點廠商,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展場報導。 |
|
是德科技PXI VNA完美解決多埠測試挑戰 (2017.12.26) 是德科技的PXI網路分析儀頻率範圍從300KHz~26.5GHz,可以透過多張VNA網卡來組成多埠網路分析儀 |
|
秀才不回家便知家電事 (2017.12.18) 前市面上的智慧型插座相關產品雖有電流、功率量測等顯示,另有少部分以藍芽與手機結合,達到顯示、警示等功能,但藍芽傳輸畢竟有著距離上的限制,若出門在外或超過距離便無法得知電器的耗能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