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工控自動化產業
科技
典故
電子工業改革與創新者 - IEEE

IEEE的創立,是在於主導電子學的地位、促進電子學的創新,與提供會員實質上的協助。
導入新發泡預測模型 氣泡收縮行為無所遁形 (2021.09.10)
氣泡製程多樣且複雜,應用範圍廣泛,因此精準掌握其過程的變化是重要關鍵。若能透過微觀模型準確預測氣泡尺寸,將有助於相關各類性質的預測,並提高產品設計與生產效能
混合LPWAN連線促進智慧電表推向市場 (2021.09.09)
當無線M-Bus閘道器根據本地網路可用性和無線訊號覆蓋範圍,進而選擇合適的LPWAN時,能夠為電力公司和大樓管理提供更大的設計靈活性和可靠性。
透過PHM機制降低設備突發性故障 (2021.09.08)
在工業領域,使用PHM在於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並可歸納為三大重點,包括檢測設備故障的跡象並確定原因、建立設備老化模型並預測其使用壽命,以及了解設備的健康狀況並做出適當的決定
運動控制器的未來已經開始了! ! (2021.09.08)
自動化生產已經跨入了物聯網,自然就要將自動化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因此互聯性是重要的一個基礎,這也帶動了對於更高的速度、高靈活性和低成本效益的要求。
機器人運動控制的智慧化挑戰 (2021.09.07)
機械設備自動化與智慧化的關鍵技術是運動控制,想讓運動控制更智慧化,有賴同步運動控制技術、I/O平台整合、控制器等各環節相互配合。
國內外大廠被動轉型 傳產減速驅動後發先至 (2021.09.06)
全球經濟景氣仍穩定復甦,激勵半導體、5G、PCB電子業等產業競相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帶動台灣傳產和機械業出口成長,卻也推升了上游原物料價格、運費居高不下,零組件交期延滯不前,亟待引進國內外模組化或自製產品解決
產研合力開發環保熱熔膠材 升級接軌全球綠色供應鏈 (2021.09.06)
隨著環保意識興起,塑膠產品回收再利用成為塑膠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可口可樂等品牌大廠紛紛承諾在2025年達到全面採用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或生物可分解塑膠,使得環境友善材料開發成為各界關切焦點,也讓塑膠產業不得不面對綠色轉型壓力
igus新型塗層粉末於運行零汙染 適合食品產業應用 (2021.09.02)
如今無法想像沒有自動化系統的食品產業。如果一個瓶子掉到灌裝生產線中,或一包即食濃湯卡在進料槽中並溢出?這種情況會導致設備意外停機,造成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老牌馬達大廠接班成敗 端視電動車創新應用 (2021.09.02)
台灣傳產機械業至少也度過兩代接班,。但最後仍端視其接班梯隊能否銜接產業下一波轉型契機,掌握電動車等節能減碳技術,讓創新應用不再只是一門生意,還涉及了企業世代交替存亡的關鍵
持續變化的強電磁干擾信號 (2021.09.01)
電動出行將塑造汽車業的未來。然而,追求卓越技術的汽車行業仍面臨若干阻礙需要克服,其中包括電磁相容性。迄今為止,電磁相容性問題尚未引起業界關注。
Renishaw 線上研討會開放報名中 (2021.08.31)
近年來,工具機業在面對匯率影響、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簽署,以及新冠疫情等種種不確定因素衝擊下,挑戰連連;但同時,自動化生產等趨勢崛起,以及半導體、電動車等高端產業的蓬勃發展
工業 4.0改變自動控制架構的選擇標準 (2021.08.31)
本文描述機器控制運用PLC?IPC和 PAC之間的區別, 並探索工業 4.0 如何改變對機器控制架構的需求...
鉅鋼導入西門子數位分身 推動製鞋機械數位轉型 (2021.08.27)
受惠於近期歐美疫情稍見回穩,延至今(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年帶動全球運動消費意願提升,製鞋業代工廠業績雖然因此翻漲,但鞋類產品種類越趨向複雜化;加上近期東南亞地區疫情轉趨嚴峻,都考驗業者在彈性製程、供應鏈管理上的韌性
使用深度學習網路估算氮氧化物排放 (2021.08.26)
藉由使用MATLAB和深度學習工具箱建立LSTM,並訓練出預測氮氧化物排放的模型網路,讓新一代零排放車輛的開發技術能達到高度準確率。
微機電系統EMC達到99%改進幅度 (2021.08.23)
本文闡述針對現今高度整合CbM解決方案因應EMC標準相容性進行設計時所面臨的關鍵挑戰。
西門子虛擬博覽會開跑 為產業創造數位轉型新價值 (2021.08.18)
因應當前線上數位行銷已成常態,西門子數位工業也自今(18)日起展開為期1個月的「數位企業虛擬博覽會(Digital Enterprise Virtual Expo)」,透過互動式並有專人講解的虛擬網站展示該公司的創新科技
工業4.0對症下藥 加速實現工廠自動化數位轉型 (2021.08.13)
工業4.0概念正逐步擴張至每個工業據點,並成為工廠自動化發展的指標。很多工廠加速採用產線的自動化技術,已經成為工業界最顯著的趨勢。
工具機產業的數位轉型:從管理到製造的全方位進化 (2021.08.13)
採用搭載新興數位技術的智慧工具機台,則是啟動轉型的第一步。然而產線機台的布局其實也是千頭萬緒,究竟該從何處著手,又要怎麼做規劃?
面對數位轉型導入的技術性阻礙與課題 (2021.08.12)
數位轉型的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根據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企業對於數據的利用不但沒有增加,甚至比前一年的利用率呈現下降的狀況。
協助塑膠模具開發效率飆升的利器 (2021.08.11)
在模具開發過程中會經過產品設計、模具設計、模具製造及現場試模等不同的階段,重要的是如何把完整的開發流程有效管理並紀錄下來

  十大熱門新聞
1 Intelligent Asia力推雙軸智造生態系 八大供應鏈展現創新升級
2 Graphisoft、大塚資訊與雲林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台灣建築業發展
3 所羅門自動化秀AI技術 首展「即學、即會、即用」AI視覺
4 工研院參展CES 2024落幕 AI、機器人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5 洛克威爾自動化大學開課 完善生態系方案驅動工業全面升級
6 RIN國際研發高峰會在台首場 金屬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7 金屬中心推廣智慧醫療暨醫材產業 發表跨域研發成果豐碩
8 台達節能照明及充電解決方案 助台北之星成永續地標
9 Fortinet即時網路安全作業系統升級 賦能企業強固網路防禦
10 洛克威爾推出FactoryTalk Optix新品 基於雲端釋放HMI全新可能性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