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Solarbuzz
科技
典故
VOD(Video-On-Demand) -隨選視訊技術

VOD(Video-On-Demand)-隨選視訊技術提供線上欣賞的功能,使用者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透過網路隨選即時播放、線上收看聲音及影像檔案。
2011 Q4北美太陽能市場將達去年同期兩倍 (2011.11.30)
北美太陽能市場正處在十字路口,面臨公用事業專案的強勁需求,分散式發電應用補貼的下滑,太陽能模組的供應過剩,以及顯著的政策不確定性。某些地區接近市電同價,太陽能在與其他能源的競爭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比重
歐洲太陽能市場年底好轉 2012產業仍不樂觀 (2011.11.18)
2011弟四季歐洲太陽能市場預計將較上季增長22%,短期內有助於拉動下遊企業的發展,但是語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25%,主要原因有太陽能補貼大幅削減、融資環境疲軟、及模組價格過快下跌使得下游企業需要降低庫存,以避免提列高額存或損失
產能過剩嚴重 太陽能設備營收持續向下 (2011.10.19)
全球太陽能設備支出(含矽錠-模組以及薄膜面板)今年達到歷史高峰131億美金後,預計將在2012年有超過45%的跌幅。迫使太陽能設備供應商不得不重新調整產品規劃,以便能在2012以後設備支出增加時跟上腳步
太陽能模組價格下跌 刺激市場安裝量增長 (2011.09.16)
今年夏季由於模組出場價格大幅削減,促進美國太陽能專案的顯注發展。美國非住宅待安裝項目從兩個月前的17GW,攀升至現在已有24GW。而受到政策激勵與近期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改為太陽能趨勢,目前全美有四十四州都有待安裝的太陽能發電專案
政策激勵美國太陽能市場 2015市佔率將達12% (2011.08.11)
儘管美國經濟不穩定,但是在聯邦政府、州政府與各地方政府過去一年的政策激勵下,2011年美國太陽能市場仍有所成長,預計將成為僅次於德國和義大利的世界第三大太陽能光伏市場
新政策加持 亞太光伏市場成長力道強勁 (2011.08.02)
根據Solarbuzz最新發行的市場報告指出,隨著各個亞太主要國家的政策架構變動,亞太光伏市場占全球總需求的比例將從2010年的11%成長到20115的1/4。而區內的前五大市場-中國大陸、日本、印度、澳洲和南韓,預測在2011年將有3.3GW的市場需求,其中中國大陸和日本分居一、二位
Q2年全球庫存達8.6GW 太陽能模組廠減產 (2011.07.10)
今年第二季全球太陽能模組庫存急遽升高,與製造廠商所預期的市況大不相同。根據研究機構Solarbuzz統計指出,上半年疲弱的歐洲太陽能市場是庫存飆升的主要原因,原先製造商預估2011第二季出貨量會比第一季增長12%,但實際上卻下降了22%
美國太陽能市場快速成長 待安裝總量超過17GW (2011.07.07)
隨著歐洲市場FIT( feed-in-tariffs) 紛紛縮減,美國太陽能待安裝專案量的快速攀升使其為世界成長機會最佳的太陽能市場。根據七月份最新一期Solarbuzz美國終端市場專案報告(United States Deal Tracker) 資料顯示,美國非住宅使用的太陽能專案待安裝總量現已超過17GW
歐洲太陽能補貼縮減 引發市場版圖轉換 (2011.06.27)
根據最新Solarbuzz三份區域終端太陽能市場報告指出,政府政策的調整造成2011年太陽能市場版圖在規模、成長率和用戶類別組合中都重新洗牌。歐洲國家太陽能需求比重較去年下滑,亞太地區和美國在未來五年將有顯著的成長
Solarbuzz:兩岸太陽能電池產能已達全球59% (2011.03.21)
研究機構Solarbuzz發表最新調查報告,指出2010年全球太陽能市場安裝量達到18.2GW,相較於前年成長139%。以產值來看,2010年太陽能產業全球營收達到820億美金,相較於2009年營收400億美金大幅成長105%
全球太陽能板塊大挪移 (2010.12.21)
如果是半年前,大家都說太陽能商情看俏;但是當時間點落在2010年年終,大環境卻響徹了雜音。2010年太陽能市場就像是一名低頭向前猛衝的田徑選手,跑出自己滿意的速度之後抬起頭,才發現衝出了線、把加油的人群都拋在身後,兀自站在沒有掌聲的跑道之外
誰是下一個德國?PV市場短線看好中國、印度 (2010.11.02)
太陽能產業長期依賴各國政府政策支援,政府政策如有所改變,對市場的影響遂超出其他產業。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德國,政府已確定會削減補貼額度,恐影響整體產業市況

  十大熱門新聞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