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58
德國法院駁回億光上訴 日亞取得專利損害終局勝利 (2023.03.02)
日亞今天宣布,德國杜塞道夫上訴法院(Dusseldorf Court of Appeal)判決維持杜塞道夫地方法院(Dusseldorf District Court)先前有利於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日亞)之第一審執行決定,並駁回台灣 LED 製造商億光電子與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 (下合稱「億光」)所提起之上訴
德國杜塞道夫法院判定億光侵害日亞擁有之YAG專利 (2022.12.06)
德國杜塞道夫法院(Dusseldorf District Court)於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針對台灣 LED 製造商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所提起的執行程序中,作成對日亞有利的裁判;此裁判係基於杜塞道夫法院先前所為的最終判決,其認定億光侵害日亞擁有之YAG專利EP 936 682(DE 697 02 929)
2021年全球LED封裝產值達176.5億美元 日亞化學居冠 (2022.06.05)
據TrendForce最新LED產業報告顯示,在疫情趨緩驅使全球各類經濟活動復甦的趨勢下,2021年全球LED產值表現高於市場預期,達176.5億美元,年增15.4%。其中,一般照明、植物照明、車用和顯示屏應用市場均呈現較大幅度的成長;背光市場則受惠於Mini LED 技術導入與領導廠商的帶動,?持穩定
TrendForce:2021年全球植物照明LED產值有望達3.99億美元 (2021.09.08)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1全球LED照明市場報告-照明級封裝與照明產品趨勢(2H21)」報告表示,受惠於各國政策推動以及北美醫療和娛樂大麻種植市場批量導入LED植物照明設備,激勵2020年全球植物照明LED市場呈現爆發性成長,產值達3.01億美元,年增57%
綠色商機推動軟硬整合 產官研聚力綠色供應鏈拚循環商機 (2021.04.23)
隨著歐盟的綠色政綱對製造業綠色規範趨於強硬,台灣面板產業需提早布局,以綠色優勢搶攻循環商機。為引領產業掌握綠色商機,經濟部工業局今(23日)在2021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覽會中特舉辦「循環經濟發展與契機論壇」
上游晶片與原物料短缺 光電耦合元件產品價格2021年喊漲 (2020.12.30)
TrendForce旗下光電研究處表示,受惠於快速充電,電動車充電樁需求增長,以及消費家電與工業控制等產業景氣回溫,導致上游晶片與原物料短缺,連帶使得應用於上述終端產品的光電耦合元件(Photocoupler)將在2021年陸續調漲價格
新冠疫情意外推升植物照明LED需求 產值年成長近40% (2020.11.23)
根據TrendForce旗下光電研究處調查指出,2020年植物照明LED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照明應用領域之一,歸因於北美大麻種植逐漸合法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使醫用與娛樂用大麻市場規模飆漲
一勞灸逸-智慧溫控灸療裝置 (2020.02.13)
本作品為一個自動化溫控灸療裝置,導入現今技術來克服上述問題。本裝置使用盛群微控制器作為核心控制晶片,搭配溫度感測器及馬達完成自動控溫的灸療裝置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億光子公司及其經銷商應給付日亞人民幣320萬元 (2019.01.28)
日亞今日宣布,,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在2019年1月10日作成三則判決,認定億光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及其經銷商,侵害日亞之中國第97196762.8號專利(即「YAG專利」)。前開判決係針對日亞在2016年3月所提起之訴訟
日亞與億光專利侵權訴訟再次於德獲兩件最終勝訴 (2018.12.17)
在杜塞道夫地方法院關於(案號:4b O 132/16)WOFI Leuchten Wortmann&Filz GmbH(WOFI)侵害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日亞)的YAG專利(即EP 936 682,德國專利號為DE 697 02 929)之判決確定後,日亞近日依據該確定判決要求WOFI完整提交除了2017年9月假執行程序時已提出之帳冊資料外的其他帳冊資料
億光撤回上訴 日亞在德國YAG專利侵權訴訟取得最終勝利 (2018.10.23)
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今日宣布,針對億光電子及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先前曾針對杜塞道夫上訴法院就YAG專利(即EP 936 682,德國專利號為DE 697 02 929)之判決,向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請求准許進一步上訴,億光已在2018年10月1日撤回其向德國聯邦最高法院之全部請求
日亞將對億光專利在中國複審決定提出行政訴訟 (2018.10.18)
針對億光電子在日前新聞稿指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決定維持億光之中國專利「具覆晶結構的發光二極管裝置」(CN 101400197 B)的有效性,日亞化學表示,將對該決定提起行政訴訟,以捍衛權利
回應億光2018年10月17日新聞稿 日亞:對應之台灣專利已確定無效,將對中國複審決定提出行政訴訟 (2018.10.18)
針對億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光」)在2018年10月17日新聞稿指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決定維持億光之中國專利「具覆晶結構的發光二極管裝置」(CN 101400197 B)的有效性,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日亞」)表示將對該決定提起行政訴訟,以捍衛權利
東京地院駁回億光對日亞等三家公司的禁制令請求 (2018.10.16)
東京地方法院已就億光電子對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西鐵城電子株式會社及大光電機株式會社共三家公司所提起的專利侵害訴訟作成判決,將億光之請求全部駁回。 在此件訴訟中,億光主張日亞等公司販賣的COB產品以及搭載該COB產品的照明設備,涉及侵害其日本專利第3989794號,但東京地院全面否定了億光的主張
首爾半導體控告億光電子非法獲取其LED技術 (2018.09.24)
日前宣佈,韓國警方將拘留三位涉嫌透漏企業機密給億光電子的前員工,該技術為其耗資5,600億韓元、歷時7年開發的汽車LED技術。這三人將因違反《防止洩露和保護工業技術法》和《反不正當競爭和商業秘密保護法》而被拘留並移送審查起訴
日亞在億光針對YAG的專利無效訴訟中再次獲得勝訴 (2018.08.29)
德國聯邦專利法院於2018年7月19日作成判決(案號:2 Ni 55/16(EP)),確認日亞之德國YAG專利(EP 936 682,德國對應號為DE 697 02 929)全部有效,法院並據此將台灣LED製造商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億光)的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歐洲億光)所提起的專利無效訴訟全部駁回
研揚與億光合作提供大台北智慧節能路燈解決方案 (2018.07.30)
研揚科技與億光電子今日共同參與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創新工務 智慧台北 台北市LED路燈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最新款智能路燈解決方案。 此次為期兩年的「台北市LED照明裝設預約工程」,即將於107年度第三季完成
TrendForce:2016年中國市場LED封裝營收前十出爐 (2017.07.11)
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2017中國LED晶片與封裝產業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LED照明市場穩定成長,晶片、封裝廠商產能持續擴張。尤其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年增6%至89億美元,在營收前十大廠商中,日亞化學蟬聯冠軍,木林森竄升至亞軍,Lumileds排名第三
具智慧安全的災害管控裝置 (2017.06.26)
發生火災時沒有開啟門窗的話會導致濃煙聚集在屋內無法排出,人會先因為吸入過多的濃煙導致窒息或嗆暈,大部分的房屋火災受害者都是因為濃煙造成死亡而不是因為被火燒傷
億光侵害日亞YAG專利權 德國法院駁回上訴 (2017.01.10)
德國杜塞道夫上訴法院於2016年12月22日作成二審判決(案號:I-15 U 31/14),認定台灣LED製造商億光電子及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合稱「億光」)之六件白光LED產品侵害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日亞」)之YAG專利(歐洲專利第EP 0 936 682號,德國對應號為DE 697 02 929號)


     [1]  2  3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2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3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4 R&S推出RT-ZISO隔離探針測量系統 用於快速切換信號精確測量
5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8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9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10 捷揚光電攜手Audio-Technica打造聲像追蹤智能視訊會議新體驗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