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化合物半導體
科技
典故
第一顆電晶體(Transistor)的由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貝爾實驗室開始一項研究計畫,目標是研發出一種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更快速且可靠的裝置來取代真空管。1947年12月23日,由貝爾實驗室研發的電晶體取代了真空管,優點是體積更小、更可靠、且成本低廉,不僅孕育了今日遍及全球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同時也促成電訊電腦業、醫學、太空探測等領域產生戲劇性的改變。
SEMI籌組功率電子暨化合物半導體委員會 (2017.02.21)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日前召開首次功率電子暨化合物半導體委員會籌備會議。物聯網、無線通訊、車用電子及感測等應用發展下,對於射頻(Radio Frequency,RF)、光電、電源管理等相關技術、元件及應用需求提升,將驅動功率電子及化合物半導體成長動能
抗高溫/高壓 化合物半導體市場成長可期 (2017.01.24)
化合物半導體並不是新穎的技術,早在1995年手機問世時化合物半導體即被大量地應用於射頻(RF)應用中;隨著時間的推演,又從手機推展至各項領域的應用,直至今日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化合物半導體所帶來的各項好處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碳化矽協助理想汽車加速進軍高壓純電動車市場
2 化合物半導體與電動車台南聚首 推動完整產業鏈南台灣落地
3 意法半導體GaN驅動器整合電流隔離功能 兼具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推動LED產業轉型 TOSIA發表2023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白皮書
5 英飛凌完成收購GaN Systems 成為氮化鎵龍頭企業
6 蔚華與南方科技合作非破壞性SiC檢測系統 搶攻化合物半導體商機
7 Transphorm與偉詮電子合作開發氮化鎵系統級封裝元件
8 格棋化合物半導體掌握碳化矽晶體成長技術 完成A輪募資新台幣15億元整
9 TI:擴大低功率GaN產品組合 實現AC/DC電源供應器體積縮小50%
10 筑波科技x美商泰瑞達分享交流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與測試技術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