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M-HPC的智慧邊緣全攻略 (2022.02.25) 工業用嵌入式模組化電腦(Computer-On-Module),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在最前端處理關鍵任務與服務用戶的重要角色。而進入智慧應用時代後,這個位置變得更加敏感,因為它成了智慧邊緣運算架構的樞紐,是處理原始資料與做出反應的第一線 |
 |
太陽誘電的電容器選型方法,種類,特徵以及電容器新產品介紹 (2021.11.02) 電容器在電子電路中被非常廣泛地使用,太陽誘電的電容器從原材料開始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
本次研討會將介紹電容器的製造方法,主要技術,以及比較各種電容器的種類特以方便客戶進行電容器選型 |
 |
5G智慧工廠的AIoT系統建置研討會 (2021.11.02) 毫米波網路、無線感測、智慧邊緣、5G智慧產線
5G啟用,宣告第五代的行動通訊正式來臨。而對工業應用來說,更令人興奮的是,新興的毫米波(mmWave)也即將在2022年進入垂直市場,這意味著5G即將進入它的最終完成式,真正的「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 |
 |
打開光讀寫的新篇章:發光記憶體的技術原理與商用潛力 (2021.10.22) 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李亞儒與張俊傑教授,與日本九州大學材料化學與工程研究所玉田熏(Kaoru Tamada)特聘教授,組成跨國的研究團隊,在今年7月在《自然通訊》期刊中上發表了一種新型高效能「發光記憶體」 |
 |
解析數據中心複雜的Real World Workload對SSD及大型存儲系統性能的影響 (2021.07.13) 近期隨著國內疫情的升溫,企業著手開始進行居家上班、人員分流等措施。大量的資料必須透過遠端來對公司內的伺服器與存儲系統進行存取,不同的使用者在伺服器上的行為都是一種工作模型(workload) |
 |
5W 全橋 AutoResonant 發送器 IC 簡化了無線功率設計 (Eko Lisuwandi) (2016.10.27) 5W 全橋 AutoResonant 發送器 IC 簡化了無線功率設計 (Eko Lisuwandi):
無線功率可在難以採用或不可能採用連接器供電的場合中使用。例如需要在嚴酷環境中運作或必需進行清洗或消毒的產品,以及尺寸太小而無法採用連接器的產品 |
 |
寬共模範圍電流檢測 (John Fiorenza) (2016.09.05) LT6375 差動放大器可實現非常準確的寬共模電流檢測應用。與其他可供替代的業界標準差動放大器相比,LT6375 出色的性能可在要求苛刻的電流檢測之測量應用中,轉化至更好的準確度 |
 |
引領新世代微控制器的開發與應用 : MCC 與 CIP (2016.08.19) 前言: 單晶片微處理控制器發展至今也超過 45個 (Intel 4004, 1971)年頭了,當然這段期間微控制器也遵循著模爾定律的快速成長方式來發展。以目前唾手可得的 MCU 就其功能與效能來看就遠比80年代使用 8088 為核心的個人電腦 (PC) 的表現更為優秀,當然這全拜於半導體不斷進步的製程 |
 |
最新一代DSC在數位電源的應用 (2016.06.17) 近年來應用在物聯網的行動裝置快速發展,促使科技業在建置雲端資料中心過程當中,面臨高漲的部署成本,與消耗電量之激增,進而促使硬體設備之節能效果更受重視,因此電源供應器本身在節能方面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
 |
Cadence轉型有成 CDNLive 2014展現全方位實力 (2014.09.09) 2014年對Cadence來說是成果豐碩的一年,不論就是營收與產品技術等都有不錯的表現,雖然也仰賴終端市場有強勁的需求,但從市場策略的調整乃至於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提供,都不難看出Cadence不再是單純的EDA供應商這麼簡單而已 |
 |
Thread切入家用物聯網的優勢探討 (2014.09.01) 物聯網議題持續熱燒,除原有以AllJoyn開放原碼專案(Qualcomm於2011年提出)為基礎所發展成的AllSeen聯盟(2013年底)外,7月8日Intel也與Samsung、Dell、Broadcom、Atmel、Wind River(2009年由Intel收購,但仍獨立運作)等6家業者共組開放互連聯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OIC),且在共組前的7月1日,Microsoft宣佈加入AllSeen聯盟 |
 |
家庭能源管理廠商經營模式分析 - PassivSystems (2014.09.01) 一套系統能夠自動為客戶提供分析後的資訊並進行用電管理,
客戶能夠輕鬆獲取完整能源資訊,且系統能主動適應用戶的生活習慣,
用戶不須改變自身的行為便能達到節能的目的 |
 |
網通無縫接軌 智慧家庭才有搞頭 (2014.09.01) 智慧家庭這個話題的存在時間,比物聯網還來得久,
但你我都知道,智慧家庭還是處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階段,
歸根究柢,智慧家庭所面對的問題還是與物聯網相同 |
 |
Google vs. Apple 智慧家庭再定位 (2014.09.01) 很多人也許很希望能夠像動漫中的魔法師一樣,
只要動動口,冷氣會自動打開、咖啡機能自動泡出一杯醇濃郁的咖啡、
電燈能依照你的心情變換顏色等等,
而這些事情,現在即使不用魔法也已經可以實現,
只要透過你手上的那一台,智慧手機 |
 |
教室照明環境設計實務與應用 (2014.08.05) 如果智慧照明只是提升人們的生活便利性,恐怕只是智慧照明的第一步而已,事實上,考量到人因工程的前提下,所謂的「情境照明」在往後的照明環境設計中,絕對是首要考量的課題 |
 |
募資平台加持 開放硬體創業有譜 (2014.06.30) 硬體微創時代來臨,
資金不再是首要考量的問題,
怕的只是idea不夠創新。 |
 |
從Maker走向Startup的關鍵一步 (2014.06.30) 在Marc Roth身上,我們看到從Makers走向Startups的價值。
除了創作對的商品之外,還必須具備快速完成的能力。
透過社群媒合,讓創意成為硬體微創的新動力。 |
 |
全球充電站發展 就差安全這一步 (2014.05.26) 電動車在國內的討論度雖然不低,但一般我們的了解,
投入的業者並不算多,但在交流電充電站方面,台灣已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理由在於,充電標準的發展已進入了最後的階段,安全就是最後一道關卡 |
 |
創業加速器推動硬體微創 (2014.05.13) 倫敦創意園區一間工作室內,「這個時鐘就代表你的生活,」
國際行動支付新創公司Moni CEO Laurence Aderemi如此說到。
在這裡,成員們徹夜工作,甚至與朋友及家人斷絕聯繫,
這裡不是什麼邪教,而是硬體加速器,協助新創團隊加速實現創業夢想 |
 |
3D Printing燃啟跨時代工業新革命 (2014.05.05) 直接數位製造(DDM)不僅正改變傳統工業製造的生產模式,
也正重塑銷售者、生產者、消費者三方之間的產銷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