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王岫晨
科技
典故
USB2.0——让计算机与接口设备畅通无阻

USB2.0是一种目前在PC及接口设备被广为应用的通用串行总线标准,摆脱了过去局限于PC的相关应用领域,而更深入地应用在数字电子消费产品当中。
NTT DATA与科络达合作拓展电动车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3.10.12)
随着软体定义汽车的时代来临,电动车商机持续升温,汽车产业正处於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时刻。NTT DATA与科络达因应此趋势发展,近期展开策略性合作: 第一,由NTT DATA协助导入Oracle NetSuite系统,建立集团全球运筹平台;第二,以扩展全球布局为目标,藉由NTT集团全球网络以及在汽车产业的深厚基础,打进日系车厂的车联网生态系
安森美推出超低功耗影像感测器系列 适用於智慧家庭和办公室 (2023.10.11)
安森美(onsemi)宣布推出适用於工业和商业相机的Hyperlux LP影像感测器系列,场景覆盖智慧门禁、安全防护摄影镜头、扩增实境(AR)/虚拟实境(VR)/延展实境(XR)头戴装置、机器视觉和视讯会议等
Microchip新内建硬体安全模组32位元微控制器 维护工业和消费性应用安全 (2023.10.11)
在工业和消费应用设计中,随着安全威胁的不断进化和复杂化,设计师必须在开发过程中考虑为产品加入安全功能。为让设计师能够轻松在其应用中整合安全功能,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Skylo与R&S合作 强化NTN非地面网路测试服务 (2023.10.11)
Rohde & Schwarz和Skylo Technologies正在合作建立一个设备验收方案,用於Skylo的非地面网路(NTN)。Rohde & Schwarz的成熟设备测试框架将被用於测试NTN晶片组、模组和设备,以验证它们与Skylo测试规范的相容性
VMware:驾驭生成式AI和主权云 实现创新与合规之间的平衡 (2023.10.07)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颁布了资料保护和资料主权法规,使资料主权成为50%的欧洲企业高阶主管在选择云端厂商时考虑的主要问题。几??可以肯定的是,由於必须遵守的欧盟法规数量众多,大多数企业(84%)将其资料处理的复杂性和资料管理的影响定为「中等」到「较大」
人易科技推出自动化流程管理系统 助企业迈向数位化营运转型 (2023.10.06)
疫情後各大企业纷纷投入数位化发展,根据《2022 台湾中小企业转型现况及需求调查》指出,虽超过90%企业已投入数位化发展,仍有70%止步於基础数位化工具导入,其中33.7%表示因缺乏数位转型人才,才导致迟迟无法将单一数位工具与企业营运流程做进一步整合
英飞凌收购UWB先驱3db Access公司 强化连接产品组合 (2023.10.06)
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宣布收购总部位於瑞士苏黎世的新创企业 3db Access公司(下称3db),这是一家安全低功耗超宽频(UWB)技术的先驱,并且已是一家主要汽车品牌的首选 IP 提供商
IAR与Edge Impulse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AI与机器学习整合功能 (2023.10.05)
IAR与尖端AI平台供应商Edge Impulse成为商业夥伴。此项结盟基於Edge Impulse平台与IAR Embedded Workbench之合作,并更进一步促进双方产品在工作流程的完全整合。 包括运用预测功能开发程式之工程师可透过Edge Impulse的技术来生成-以及评估- 预测性机器学习模型
Acronis进阶自动化功能可简化合作夥伴工作流程 大幅提高效率 (2023.10.05)
Acronis 近期宣布推出进阶自动化功能( Acronis Advanced Automation) 让合作夥伴以有效率方式来管理故障报修服务,并以云作为控制平台,订阅制服务让合作夥伴更弹性来管理顾客合约及计费
国立东华大学采用Palo Alto Networks资安解决方案 建构SDGs智慧校园 (2023.10.05)
面对日新月异的攻击手法,校园资讯安全威胁逐年攀升,国立东华大学指定采用Palo Alto Networks新世代防火墙搭配Cortex XDR 资安解决方案,打造可自动化方式回应网路威胁的新世代防护机制,为全校师生创造最优质的学习环境,擘划SDGs永续智慧校园
TI全新隔离装置产品组合 可将高压应用使用寿命延长40年 (2023.10.04)
德州仪器 (TI) 推出全新半导体讯号隔离光电模拟器产品组合,专为提升讯号完整性、降低功率消耗及延长高电压工业和汽车应用的使用寿命而设计。TI 首创的光电模拟器与业界最常见的光耦合器针脚对针脚相容,可无缝整合现有设计,同时发挥二氧化矽 (SiO2) 型隔离技术的独特优势
是德科技携手新思科技 打造全方位物联网装置网路安全防护平台 (2023.10.04)
是德科技近期与新思科技(Synopsys)携手合作,共同为物联网(IoT)装置制造商提供全方位的网路安全评估解决方案,以确保新装置上市後,能全面保护消费者的网路安全
豪威集团低功耗200万画素影像感测器 适用於安防监视摄影机 (2023.10.04)
豪威集团发布新品OS02N。 这是一款优化了画素坏点矫正演算法的FSI前照式200万画素影像感测器,灵敏度更高,画质更细腻,产品可靠性更高,适用於包括专业安防类监控及户外家用安防监控在 内的IP摄影机和高画质类比安防摄影机
英特尔爱尔兰新厂启动Intel 4制程技术量产 (2023.10.03)
英特尔近期厌祝采用极紫外光(EUV)技术的Intel 4制程问世,这也是欧洲首度於量产(HVM)阶段使用EUV。此一重大时刻也揭示英特尔为即将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奠定基础,包括为AI PC打造的Intel Core Ultra处理器(代号Meteor Lake),以及2024年将推出、以Intel 3制程生产的新一代Intel Xeon处理器等
IDC:因地缘政治影响 半导体产业链将产生新一波区域移转 (2023.10.03)
根据IDC(国际数据资讯)最新「地缘政治对亚洲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趋势与策略」 研究报告显示,在各国晶片法案以及半导体政策影响下,半导体制造商纷纷被要求建立「中国+1」或是「台湾+1」的生产规划,晶圆制造及封测产业在全球进行了不同於以往的的布局,促使半导体产业链产生了新的区域发展变化
AWS生成式AI新服务加速创新 提高员工生产力并完成业务转型 (2023.10.02)
AWS宣布推出五项生成式AI创新,使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可以建立新的生成式AI应用程式,提高员工生产力并完成业务转型。 这五项创新包括:AWS全面托管服务Amazon Bedrock正式可用
意法半导体为STM32 MCU的TouchGFX图形介面设计软体 增加无失真影像压缩和资讯共用功能 (2023.10.02)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推出了 TouchGFX 4.22 使用者介面软体,改善先进的记忆体节省影像压缩和内建资讯共用功能。 TouchGFX 4.22 可自动为影像和图形选择最隹压缩方式,以在不影响使用者介面性能或视觉品质的情况下大幅减少系统记忆体需求
安立知强化高性能5G UE解决方案 支援资料传输速率测试 (2023.10.02)
Anritsu 安立知发布用於无线通讯综合测试平台 MT8000A 的全新 SmartStudio NR IP Performance MX800071A 高性能软体,以支援高效率的 5G 使用者设备 (UE) 资料传输速率测试。 5G 的广泛应用,包含了固定无线接取 (FWA) 的最後一哩应用 (从最近的基地台到用户住宅大楼)
意法半导体位置感知行动网路IoT模组 获得Vodafone NB-IoT认证 (2023.09.28)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宣布其ST87M01 NB-IoT和GNSS模组获得Vodafone(沃达丰)NB-IoT认证。ST87M01将行动物联网连接和地理定位功能整合於一个小型化、低功耗、整合化模组中,适用於各种物联网和智慧工业应用
DAQ-9600资料撷取系统 一次完成整合、切换、量测、分析 (2023.09.28)
固纬电子(GW Instek)推出全新DAQ-9600资料撷取系统,搭载深受市场欢迎的6 1/2数位电表GDM-9061技术,主机配备3个模组??槽,有5种切换模组可供选择,最大测量电压可达600V(DAQ-909)

  十大热门新闻
1 Fortinet:2023上半年台湾每秒遭攻击近1.5万次 居亚太之冠
2 迈特携手贝壳放大助力硬体产品创业者圆梦
3 协作机器人成企业自动化首选 UR积极在台设立技术支援与训练基地
4 达发科技专注四大关键技术 锁定宽频基建、车用电子、低轨卫星等应用市场
5 MIC:2024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达4.29兆新台币 成长13.7%
6 零壹科技正式成为Extreme Networks台湾合作夥伴
7 意法半导体公布2023年第二季财报 净营收为43.3亿美元
8 联发科技展示前瞻共封装光学ASIC设计平台 为次世代AI与高速运算奠基
9 第一金证券与精诚资讯合作 ESG智能永续指标数据平台上线
10 意法半导体为STM32 MCU的TouchGFX图形介面设计软体 增加无失真影像压缩和资讯共用功能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