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619
(您查閱第 9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Anritsu Tech Forum 2024 揭開無線與高速技術的未來視界 (2024.11.14)
Anritsu Tech Forum 2024將於12月4日在台北萬豪酒店舉行,匯聚業界領袖與技術專家,探討無線技術與高速介面的最新發展。本次論壇分為兩大主題,將深入探討無線通訊的未來與支援AI應用的高速介面技術,提供最前瞻的測試解決方案與行業趨勢洞察
資策會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趨勢 助企業導入生成式AI應用 (2024.11.07)
在科技管理領域中,技術預測是重要環節之一。為協助企業善用AI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優勢,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簡稱軟體院)於今(7)日舉辦2024 STI TECH DAY,並首次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與趨勢」
生成式AI發展前瞻 資策會攜手專家解密趨勢 (2024.11.04)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全球數位生態系的演變,生成式AI成為數位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不論是從內容創作、企業管理到工業應用領域。資策會軟體院將於11月7日舉辦2024 STI TECH DAY
2024 Arm科技論壇台北展開 推動建構運算未來的人工智慧革命 (2024.10.29)
年度科技盛會Arm Tech Symposia 2024(2024 Arm科技論壇)於台北展開。Arm Tech Symposia 2024以「重塑未來」為主軸,匯集 Arm國內外的技術專家與生態系夥伴,期在AI來臨之際,掌握AI運算的應用與機會
ABB新款UviTec光學水質分析儀適用於即時關鍵量測 (2024.10.11)
ABB 近日在美國最大的水質盛會 WEFTEC 2024 上,推出UviTec分析儀產品系列。UviTec是ABB於2024年2月收購的Real Tech光學感測器技術的接續。UviTec為一個以光學為基礎的綜合水質監測平台
貿澤最新EIT技術系列探索永續智慧電網的技術創新 (2024.09.26)
實現永續電網需要哪些要素密切配合?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推出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技術系列的最新一期,除了探索將再生能源納入智慧電網技術的好處,同時也重點介紹AI和5G在實現永續電網管理中發揮的作用
國科會促產創共造算力 主權AI產業專區落地沙崙 (2024.09.24)
進入生成式AI算力即國力時代,各國無不積極推動主權AI發展。由國科會成立的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South, TTA)南部據點今(24)日也舉辦「AI主權時代:共創算力未來」座談暨媒合交流會,針對如何透過算力與AI技術自主打造數位主權深度座談
2024台灣國際水週盛大登場 智慧水資源產業動能強勁 (2024.09.11)
「2024台灣國際水週(Taiwan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TIWW)」於9月11~13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今年度計有百家企業參展,使用近200個攤位,打造水資源產業全方位展示平台。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表示
工研院攜手beBit TECH 發表金融業NPS白皮書 (2024.09.11)
現今金融服務業落實ESG永續發展在社會責任及營運創新,而AI與科技成為轉型助攻的重要角色。工研院今(11)日舉辦「2024年工研院金融業NPS白皮書發表論壇」,邀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執行秘書胡則華、臺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趙龍、beBit TECH微拓科技執行長陳鼎文、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吳建興等菁英齊聚
TTA磁吸全球新創落地大南方 加速健全AI產業一條龍 (2024.08.23)
全球掀起人工智慧(AI)旋風,為落實「臺灣人工智慧之島」的願景,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今(23)日率20組國內外AI科技新創,前進高雄展覽館「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展會」,打造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TTA)品牌館,展示AI應用於百工百業,攜手跨部會見證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的成果
貿澤電子最新EIT技術系列探究突破性人機介面 (2024.08.05)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成為現今產業重視的課題,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推出其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技術系列中的最新一期,一探適用於日常生活裝置和工業應用的人機介面(HMI)的獨特屬性
報告:2027年人型機械人出貨量將超過1萬台 (2024.07.28)
根據Omdia 2021-2030年機械人硬件市場預測的最新研究,預計全球人型機械人出貨量到2027年將超過10,000台,2030年達到38,000台,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高達83%。 Omdia 指出,2024年是人型機械人取得突破性發展的一年
Vicor 將於Tech Taipei 2024 展示創新電源解方 (2024.07.26)
為了應對高效能計算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面臨處理器工作電流飆升至數百安培的挑戰。在資料中心,由於資料挖掘應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供電都極為耗能,成為其中最耗電的部份,大多數超過傳統分立式供電網路的極限,形成對許多電源系統設計的挑戰
2024年:見真章的一年 (2024.07.19)
在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半導體產業持續引領先鋒。舉例來說,你可知道隨著微晶片變得更加先進,電腦的效能已經在幾十年間成長了十億倍嗎?而且未來還有更多值得期待
解析鋰電池負極材料新創公司:席拉奈米科技 (2024.07.15)
席拉奈米科技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企業,專注於開發和製造先進的鋰電池技術。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利用奈米技術和材料科學來改進鋰電池的性能,使其更安全、更持久、更高效
工研院攜手產學研前進歐盟 參與國際6G網路通訊大會 (2024.06.24)
工研院與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日前共同籌組6G產學研團隊,赴比利時安特衛普參加歐盟指標性大會「歐洲網路通訊暨6G高峰會 (2024 EuCNC & 6G Summit)」,並規劃Taiwan ICT Tech Innovation攤位,展示包含工研院、仁寶電腦、耀登科技、稜研科技、?通科技、現觀科技、台灣科技大學的通訊技術前瞻研發量能及B5G/6G完整供應鏈
2024博世科技日成就生活之美 用軟體科技帶動各領域創新 (2024.06.21)
迎接數位轉型時代,博世集團既立足於程式設計的主場優勢,並積極拓展其軟體和服務業務,期望在2030年前軟體相關營收可達數十億歐元。近日博世集團執行長Stefan Hartung博士也在德國雷寧根(Renningen, Germany)舉辦的2024博世科技日(Bosch Tech Day)的活動上表示:「博世成為軟體公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貿澤最新EIT系列軟體定義車輛的Zonal架構 (2024.06.18)
隨著汽車技術採用的電子元件數量不斷增加,設計人員開始轉向Zonal架構提升各個子系統最大效率,同時能更輕鬆地管理全車的軟硬體堆疊。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推出其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技術系列中的最新一期,探討Zonal架構的優勢及其為軟體定義車輛(SDV) 提供的強化連線功能
國科會TTA領科技新創征戰巴黎 首度合辦晶創競賽 (2024.05.24)
受惠於今年7月即將舉行巴黎奧運盛會,5月登場的Viva Tech被視為搶占奧運商機的前哨站。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也執行第六度組團,號召40家潛力科技新創團隊赴法國巴黎,參與5月22~25日歐洲最大新創與科技盛會「Viva Tech 2024」
工研院與日立合作推動AI材料開發 開拓材料領域數位轉型新局面 (2024.05.20)
工研院持續推動人工智慧(AI)導入材料領域有成,為了協助廠商加速新材料開發進程,日前與株式會社日立先端科技(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及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Hitachi, Ltd.)舉辦材料資訊平台合作啟動儀式,將透過國際合作整合材料研發平台並導入AI技術,未來可望降低實驗次數並加速材料開發,開拓材料領域新局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線掃描相機適合主流應用
2 意法半導體整合化高壓功率級評估板 讓馬達驅動器更小且性能更強
3 Pilz開放式模組化工業電腦適用於自動化及傳動技術
4 SKF與DMG MORI合作開發SKF INSIGHT超精密軸承系統
5 宜鼎推出DDR5 6400記憶體 同級最大64GB容量及全新CKD元件
6 宜鼎E1.S固態硬碟因應邊緣伺服器應用 補足邊緣AI市場斷層
7 SCIVAX與Shin-Etsu Chemical聯合開發全球最小的3D感測光源裝置
8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9 英飛凌CoolSiC蕭特基二極體2000 V直流母線電壓最高可達1500 VDC
10 瑞薩全新RA8 MCU系列將Arm Cortex-M85處理器高效引入成本敏感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