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828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AMD執行長蘇姿丰獲頒imec年度終身創新獎 (2024.03.07)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2024年imec終身創新獎(2024 imec Innovation Award)將會頒發給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頒獎典禮將於5月21日和22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舉辦的imec年度世界技術論壇(ITF World)上進行,並將表彰蘇博士在高性能和自適應運算領域為驅動創新所做出的貢獻
通過車用被動元件AEC-Q200規範的測試要點 (2023.12.25)
想知道最新AEC-Q200改版,到底改了什麼嗎? 又該如何測試才能通過AEC-Q200驗證,打入大廠車用供應鏈呢?
設計師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作為晶片輔助 (2023.11.01)
今天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描述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如何幫助最複雜的工程工作之一:設計半導體。 這項工作展示了在高度專業化領域的公司如何利用內部資料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s),以建立提高生產力的助手
Molex推出首款符合OCP標準的KickStart連接器系統 (2023.10.18)
為強化在現代資料中心中消除複雜性並推動標準化,Molex(莫仕)公司推出KickStart連接器系統,豐富符合開放式運算專案(Open Compute Project;OCP)標準的解決方案。作為創新的一體化系統,KickStart是首款符合OCP標準的解決方案,將低速和高速訊號以及電源電路整合到單一電纜組件中
高通加入Eclipse基金會和SOAFEE 加速推動軟體定義汽車技術 (2023.08.21)
高通技術公司今日宣布,加入兩個聚焦軟體定義汽車(SDV)的聯盟:Eclipse基金會的軟體定義汽車工作小組,以及針對嵌入式邊緣的可擴展開放架構(SOAFEE)特殊利益團體,以支援高通打造開放標準和開源、具備互通性軟體建構模組的持續投入,為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建構SDV平台奠定基礎
ServiceNow、NVIDIA和Accenture合作 加速企業採用生成式AI (2023.07.30)
ServiceNow (NYSE: NOW)、NVIDIA (NASDAQ: NVDA)和Accenture (NYSE: ACN) 今天宣布推出AI Lighthouse計畫,這是首個旨在快速推進企業生成式人工智慧功能開發和應用的計畫。 AI Lighthouse計畫將擴展ServiceNow、NVIDIA和Accenture之間現有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協助跨各產業的先驅客戶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案例的設計、開發和實施方面提供支援
趨勢:IT-OT資安融合有助最佳化 OT可視性與人才管理是挑戰 (2023.07.13)
面臨製造業正處於數位轉型階段,資安風險管理刻不容緩。依趨勢科技今(13)日發布一份SANS Institute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企業資安營運中心(SOC)正將其能力擴大到營運技術(OT)領域,但可視性與人才管理相關的挑戰是兩大阻礙
製造業導入ChatGPT應用最佳路徑 工研院機械所指引7大方向 (2023.05.25)
本文敘述台灣製造業數位轉型所面臨的問題,並列舉ChatGPT在工業中應用的7大方向,為企業服務和創新商業模式的未來發展提出解方。
IAR Systems支援工業級PX5 RTOS 提高裝置安全及防護能力 (2023.02.01)
IAR Systems宣布針對近期發表之全新即時作業系統PX5 RTOS提供完整支援。工業級PX5 RTOS為先進的第五代即時作業系統,針對最精細與發展成熟的嵌入式應用而量身打造。PX5 RTOS不僅協助嵌入式系統開發人員管理多執行緒應用程式的即時排程任務,還能提高嵌入式裝置的品質、安全及防護能力
意法半導體推出同步降壓控制器 簡化應用電路設計與BOM成本 (2022.11.15)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之L3751同步降壓控制器,尺寸精巧,輸入電壓範圍從6V至75V皆可使用,此款3.5mm x 4.5mm控制器可適用於工業設備、純電動輕型汽車等應用領域,甚至是常用的24V和48V電信及網路設備
恩智浦推出支援Matter開發平台 協助簡化並加速採用新標準 (2022.11.10)
伴隨著近期以來Matter認證計畫問世和Matter標準獲得批准,智慧家庭正處於迅速蓬勃發展的趨勢。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今(10)日也宣佈推出支援Matter的全新開發平台,將協助簡化
趨勢科技:生物辨識可能成為元宇宙的資安罩門 (2022.10.27)
趨勢科技發布一份最新報告,警告生物特徵資料外洩問題可能會為社群、線上遊戲及元宇宙等各種數位情境帶來嚴重的認證風險。 趨勢科技基礎架構策略副總裁 Bill Malik 指出:「生物辨識技術被某些人推崇為比密碼辨識還安全且更容易使用的替代方案
伺服器與儲存的下一步演進發展 (2022.10.14)
無論是製造產品、外出工作還是進行日常活動,今日的社會使用資料的廣泛程度遠遠超過以往。資料已經真正成為未來發展的原始材料。根據估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750億台聯網設備每年產生27皆位元組(zettabytes)的資料,資料雪崩會不斷增加
Molex推出用於OCP伺服器之NearStack PCIe電纜連線系統 (2022.10.13)
Molex莫仕,宣佈推出用於下一代伺服器的NearStack PCIe連接器系統和電纜元件。NearStack PCIe經由與開源運算專案(OCP)的成員合作開發,取代傳統的切換卡電纜解決方案,以最佳化訊號完整性並提高系統性能
IDC:亞太區5G企業市場2026年將達到80億美元 (2022.08.25)
根據根據 IDC 的《2022-2026 年亞太地區(不含日本)5G 企業服務預測》,5G 服務收入將從 2021 年的 1.06 億美元成長到 2026 年的 8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 ) 137%。 在本預測中
IDC預估2026年亞太物聯網成長達11.8% 製造業仍為主要投資 (2022.06.16)
根據IDC最新《全球半年度物聯網支出指南》,亞太地區(不含日本)物聯網市場將在2022年繼續成長9.1%,高於2021年的6.9%。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造成的半導體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等不利因素已將2022年的成長限制在個位數,通膨可能也會抑制成長
Leopard Imaging攜手豪威推出人工智慧攝影機解決方案 (2022.06.01)
Leopard Imaging Inc.(Leopard Imaging),嵌入式視覺系統設計和製造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宣佈與豪威集團,全球排名前列的先進數位成像、模擬、觸控顯示技術等半導體解決方案開發商合作,為高度智慧化機器推出採用OA8000和OAX8000攝影機視頻處理器的人工智慧攝影機解決方案
格羅方德推新一代矽光解決方案 並強化業界合作 (2022.03.11)
格羅方德司正與包括 Broadcom、Cisco Systems、Marvell 和 NVIDIA 的業界領導廠商,以及包括 Ayar Labs、Lightmatter、PsiQuantum、Ranovus 和 Xanadu 的突破性光子領導廠商合作,以提供創新、獨特、功能豐富的解決方案,解決現今資料中心面臨的某些最大挑戰
GF推出首款矽光平台Fotonix 解決資料量驟增並大幅降低功耗 (2022.03.10)
格羅方德(GF)今日宣布,公司正與包括 Broadcom、Cisco Systems, Inc、Marvell和NVIDIA的業界領導廠商,以及包括Ayar Labs、Lightmatter、PsiQuantum、Ranovus和Xanadu的突破性光子領導廠商合作,以提供創新、獨特、功能豐富的解決方案,解決現今資料中心面臨的某些最大挑戰
高效能運算軟體公司Bright Computing加入NVIDIA (2022.01.11)
Bright Computing 為管理全球超過700家使用高效能運算(HPC)系統組織的軟體廠商,現已加入 NVIDIA。 在醫療保健、金融服務、製造以及其他領域的企業,運用該公司的工具來建立和運行透過高速網路連結成一個單一伺服器群的 HPC 叢集,其產品 Bright Cluster Mananger 為 NVIDIA 加速運算軟體堆疊的最新成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4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7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8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9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