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科會提報最新科技發展重點 將應用衛星AI科技監測空品治理 (2025.01.14) 國科會今(14)日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其中包括「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台灣」,強調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另由環境部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運用衛星資料及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
|
2025科技顧問會議落幕 聚焦氣候調適與低碳能源科技 (2025.01.08)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今(8)日正式閉幕,經過7位國內外學研領袖組成的科技顧問、政府部會代表連續兩天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後,由首席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分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向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提出總結報告 |
|
CES 2025:展5大 AI新創應用 國科會TTA率團爭取國際商機與人才 (2025.01.08) 迎接2025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大展(CES)於1月7~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登場,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今年第八度率團參加,共帶領72家由跨部會共同輔導的台灣科技新創赴美尋求出海口,爭取國際商機與人才 |
|
政院定案「大南方新矽谷」 串聯半導體S廊帶加速AI應用 (2025.01.02) 國科會今(2)日於行政院2025年首次舉行的院會中說明「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強調未來將以台南沙崙為核心,串聯半導體S廊帶。構建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系,以推動全產業數位轉型應用,打造「人工智慧之島」 |
|
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通過21件投資案 總額近200億 (2024.12.29)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學園區審議會上周舉行第21次會議,會中核准21件投資申請案,投資總額高達新台幣195.63億元,另有5件增資案,增資金額約11.9億元。本次核准投資案涵蓋產業廣泛,展現台灣科學園區多元發展的強勁動能 |
|
迎戰CES 2025新創國家隊成軍 國科會TTA領科研新創赴美 (2024.12.20) 迎戰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於今(20)日宣佈將率72家入選新創團隊赴美,將在明年1月舉行的CES展會上,大秀台灣新創科技實力 |
|
全科會揭幕 魏哲家:多功能機器人是重要產業趨勢 (2024.12.16) 4年一度的第十二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今(16)日盛大召開為期3天的會議,以「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及「淨零永續」4大主軸為核心,凝聚各界建言共同擘劃臺灣未來科技藍圖,全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
|
製藥產業推動製程連續升級 加速創新研發高值藥品 (2024.12.13) 因應近年來高齡化及全球氣候變遷趨勢,現行醫藥品耗時的批次製造遭逢挑戰。在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簡稱ICH),建立連續製造技術及製程品質管控指導方針後,美國、歐盟和日本均積極投入連續、低碳與智慧化產線開發,因此推動台灣醫藥製程升級,降低能源消耗,接軌國際爭取市場商機,已勢在必行 |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2024.12.13) 為加速推動台日產業在AI、半導體與AI應用進行跨國合作,結合日本在半導體供應鏈具備關鍵地位,國科會於SEMICON JAPAN展會期間舉辦「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論壇,由專家跨國分享台日AI、半導體產業合作趨勢 |
|
第26屆台法科技獎揭曉 表彰在分子生物學科研成果 (2024.11.28) 繼COVID-19疫情過後,關於流行病學研究備受重視。近日在台灣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與法國法蘭西自然科學院(Academie des Sciences)共同頒發第26屆台法科技獎 |
|
技專校院大秀跨域研發能量 促台灣百工百業蓬勃發展 (2024.11.27) 為了加速區域重點產業發展及引進科技人才,國科會匯聚台灣技專校院研發團隊展現AI等各項創新科技應用量能,於今(27)日展示其實務型研究專案計畫成果,促進產學交流攜手共研新解方、共育人才,引領百工百業創新轉型,擴散社會應用 |
|
國科會核准92億元投資案,聚焦綠能、生技和半導體產業 (2024.11.07)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召開第 20 次科學園區審議會,核准 11 件投資案,總金額達 92.705 億元,涵蓋精密機械、通訊、光電、生物技術、積體電路和其他園區事業等領域。此外,還有 2 件增資案,合計增資約 22.65 億元 |
|
科研新創力轉化硬實力 協助開創農漁科技新局 (2024.11.04) 國科會推動「科研成果創業計畫」有成,於11月3~4日舉辦「商業開發培訓營」活動,旨在協助學研新創團隊制定商業發展規劃,提升團隊創業信心,並支持其核心技術走向商品化 |
|
國科會新增10項核心關鍵技術 強化太空、量子、半導體領域保護 (2024.11.03) 為強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保護,避免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及經濟發展受損,國科會預告修正「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及其技術主管機關」草案,新增10項太空、量子科技、半導體及能源領域之關鍵技術,預告期至11月15日止 |
|
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2月登場 四大主軸擘劃臺灣科技藍圖 (2024.10.29) 行政院「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將於12月16至18日盛大舉行,為廣納民意,11月將先行展開北、中、南、東四區預備會議,以「智慧創新、民主韌性,打造均衡臺灣」為願景,聚焦「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及「淨零永續」四大主軸,擘劃未來國家科技發展藍圖 |
|
國科會智慧醫療產學聯盟成果發表 AI 輔助診斷提升醫療效率 (2024.10.28) 國科會今(28)日展現「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成果,聯盟以病患旅程為核心提出創新醫療解決方案,透過學醫產跨域結盟,加速智慧醫療產品場域實證,推升智慧醫療服務品質 |
|
國科會專案研發 MIMO 4D感測技術 實現通感算融合 (2024.10.24) 中山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及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科會「下世代通訊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專案」的支持下,成功研發了多輸入多輸出(MIMO) 4D感測技術,可望提升生活便利性與安全性,促進健康照護發展 |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2024.10.20) 「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日前圓滿落幕,據統計3天展期共吸引5萬人次觀展。閉幕日也由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親自頒獎,表揚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的6個獲獎團隊、82個榮獲未來科技獎的技術團隊,以及38隊GenAI之星 |
|
臺捷合作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揭牌 深化半導體技術交流 (2024.10.19) 國研院由蔡宏營院長率產學研團隊(包括擷發科技、振生半導體、鼎極科技及光濟科技),於2024年10月17日赴捷克布爾諾(Brno),出席「Semi Impact Forum Brno」半導體系列論壇,並參加「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Advanced Chip Design Research Center;ACDRC)揭牌儀式,進一步推動臺灣與捷克在半導體設計與製造領域的深度合作 |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2024.10.18)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偕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攜手策劃為期3天的「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近日於世貿一館隆重揭幕,今年既有接連不斷的國際論壇、創新技術發表與商機媒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