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機器學習
科技
典故
功成身退的DOS作業系統

儘管DOS的大受歡迎,是伴隨IBM個人PC的功成名就而來,不過要追溯它的起源,可要從較早期的微處理器時代開始說起。
NVIDIA與戴爾合作擴展人工智慧產品組合 (2023.01.18)
NVIDIA 與戴爾科技集團 (Dell Technologies) 在這項人工智慧 (AI) 合作案中,宣布推出一系列搭配 NVIDIA 加速功能的 Dell PowerEdge 伺服器系統,協助企業能夠高效運用 AI 技術進行業務轉型
智慧人機介面將產品設計發想變成無限可能 (2022.12.27)
晶片、軟體和機器學習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正在用各種人機介面的可能性為更加智慧的世界賦能;而通過新的智慧介面功能使其物聯網產品獲得差異化優勢,同時加快產品上市速度
2022 Intel DevCup競賽成果揭曉 GAIS鑽石分級檢測奪冠 (2022.12.21)
以「玩轉AI、成就極致」為主軸的第二屆「2022 Intel DevCup」競賽自2022年7月15日開跑徵件後,全台共累積210組團隊報名;歷經初選,共有實作組21隊、概念組60隊,共計300多位好手得以進入決賽
柏瑞醫於台灣醫療科技展 發表最新AI疾病輔助篩檢方案 (2022.12.02)
2021年在英特爾首度在台舉辦的「Intel DevCup x OpenVINO Toolkit」競賽中,以「X1 Imaging骨質疏鬆人工智慧輔助篩檢系統」作品拿下實作組冠軍,同時也是英特爾MRS解決方案夥伴的「柏瑞醫」,今年特別在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發表新成功開發的骨鬆、子宮頸、膀胱癌、HPV、BRCA1/2等最新AI疾病輔助篩檢與DataSense精準醫療智慧實驗室方案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2022.12.01)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AI/ML)產業被劃分為各種不同領域,這些領域中具代表性的兩種劃分為訓練與推論,以及雲端和邊緣。儘管有其他大量的AI/ML任務差異,本文主要探討這兩種劃分
NVIDIA以其人工智慧研究論文 榮獲NeurIPS獎項 (2022.11.30)
NVIDIA Research 的兩篇論文,一篇關於探索基於擴散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模型,另一篇則是關於訓練通用式 AI 代理,因其對 AI 和機器學習領域的貢獻而榮獲 NeurIPS 2022 獎項
IBM新增嵌入式AI軟體產品功能 加快與擴大AI應用 (2022.11.01)
IBM發布三個全新的程式庫,豐富現有的嵌入式AI軟體產品功能,以期協助 IBM的事業伙伴、客戶與開發者以更簡單、更快速、成本效益更高的方式,在任何混合多雲環境裡開發具備AI功能的解決方案並投入應用
訊能集思獲選Gartner增強分析市場指南代表供應商 (2022.10.28)
Gartner 發表2022年10月最新報告《全球增強分析市場指南》(Market Guide for Augmented Analytics),並選出納入報告中的「代表供應商」,訊能集思(Synergies) 因其JarviX無代碼分析全流程平台及製造業的成功案例,再次入選增強分析代表供應商,與Thoughspot、DataRobot等40家世界知名AI企業並列
Sklearn2ONNX AI範例分享:風扇堵塞偵測 (2022.10.27)
本文分享沒有AI背景的工程師,在使用NanoEdge AI Studio快速訓練風扇異常偵測的模型的方法。
聯發科技將機器學習導入早期電路區塊布局 協助優化IC設計 (2022.10.25)
聯發科技長期投入前瞻領域研究,近期再傳突破性成果,將機器學習導入晶片設計,運用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讓機器透過自我不斷探索和學習,預測出晶片中最佳電路區塊的位置(location)與形狀(shape),將大幅縮短開發時間並建構更強大性能的晶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重大突破
自主移動機器人持續重塑物流和物料搬運 (2022.09.27)
本文透過一般性地討論 AMR,著重介紹支援最新一代 AMR 的技術,以及該技術將會如何影響物流供應鏈。
友通推出伺服器級ATX主機板 推動高階檢測設備整合應用 (2022.08.23)
友通資訊推出伺服器級ATX主機板ICX610-C621A,具備推動高端檢測設備的整合能力及縮短機器學習的曲線。高階的檢測設備例如AOI、CT、MRI等,不僅對於精準度的要求逐年增加,也期望能夠整合更多功能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2022.08.23)
AIoT意即將IoT導入AI系統,從工業應用領域發展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眾多產業帶來更多創新應用,MCU在實現邊緣AI或終端AI中成為主要關鍵核心。
CloudFactory新任技術長領導以數據為中心的AI戰略 (2022.08.02)
CloudFactory公司宣佈任命Pieter Nel為技術長(CTO)。Nel在高增長技術公司的技術戰略和軟體開發管理方面擁有20多年的經驗,遍佈三大洲。他將領導技術和機器學習(ML)團隊,並進一步開發CloudFactory平台,為客戶成功使用人工智慧(AI)的關鍵推動因素
摩爾定律碰壁 成本為選擇先進封裝製程的關鍵考量 (2022.07.29)
本場東西講座除了深度剖析晶片封裝技術趨勢與對策之外,更與親赴現場的開發業者廣泛交流,共同討論前景與挑戰。
NanoEdge AI 解決方案協助嵌入式系統開發應用 (2022.07.15)
意法半導體(ST)推出NanoEdge AI Studio V3自動化機器學習工具,提供兩個額外的機器學習演算法系列、簡化的資料記錄及翻新的使用者介面。
移動演算法 而非巨量資料 (2022.06.26)
本文研究了計算儲存理論和實踐,以及如何使用計算儲存處理器 (CSP) 為許多計算密集型任務提供硬體加速和更高性能,而不會給主機處理器帶來大量負擔。
物聯網技術促進節能減排 (2022.06.23)
未來世界是由數十億個電池供電的無線物聯網感測器連接,這將毫無疑問會對上游能源供給產生重大影響。但研究顯示,未來將有望實現淨能源節約。
Nordic Thingy:53平台結合雙核心Arm應用處理器和嵌入式ML效能 (2022.06.15)
為了加快物聯網產品原型設計,Nordic Semiconductor發表新款多感測器原型構建平台「Nordic Thingy:53」 (亦稱Thingy:53平台),具有多協定短距離無線連接並支援嵌入式機器學習(ML)的效能,能夠在最短開發時間內建立具有ML功能的先進無線概念驗證(proofs-of-concept)原型
STM32低功耗電腦視覺:類比儀表展示 (2022.06.08)
本文敘述使用具MCU嵌入式連線能力的低解析度攝影機所組成的系統,以低成本、低功耗、高效率的方式將類比儀表數位化。

  十大熱門新聞
1 AMD的Kria K24 SOM滿足工業及商業應用 加速邊緣創新
2 兼具開放性與完整生態系 Arm架構有效加速AI晶片開發部署
3 最新MLCommons測試結果 英特爾在AI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4 耐能最新AI晶片KL730問世 驅動輕量級GPT方案大規模應用
5 萊迪思以中階FPGA系列產品 推動AI創新時代
6 精誠集團與Neo4j合作 於台日兩地成立圖數據技術發展中心
7 安立知5G基地台模擬器整合SPEAG DASY8-3D V1.4 5G測試系統
8 蘇姿丰領軍的AI起手式 能否成為AMD扶搖直上的新戰略?
9 英特爾拓展FPGA產品組合 滿足AI功能客製化需求
10 NVIDIA TensorRT-LLM增強了H100 GPU上大型語言模型推論能力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