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AI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新思與台積電及微軟合作 在雲端環境提供可擴展時序簽核流程 (2020.06.29)
新思科技(Synopsys)宣佈與台積電(TSMC)和微軟(Microsoft)合作完成用於雲端環境、具備開創性與高度可擴展性的時序簽核流程(timing signoff flow)。這項長達數個月、集合三方合作夥伴的大規模合作案,有效加速新一代系統單晶片(SoCs)的簽核路徑(path)
技術生態兩極化趨勢確立 台灣IC產業擴大全球佈局 (2020.06.29)
AI、高效能運算等技術,成為加速推動半導體產值的成長動力。而後摩爾定律時代的創新技術興起,也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課題。
英特爾:快速部署AI和資料分析能力對企業至關重要 (2020.06.24)
人工智慧和分析法為金融、醫療保健、工業、電信和運輸等眾多產業的客戶開啟新的機會。IDC預測至2021年,將有75%的商業企業應用程式使用AI人工智慧。到2025年,IDC估計全球所有資料當中,將有約四分之一為即時創建的資料,資料成長量當中有95%來自於各種物聯網(IoT)裝置
高通:機器人平台需與時俱進 整合5G與AI功能 (2020.06.22)
高通技術公司推出了高通機器人RB5平台,這是高通專為機器人設計,最先進、最具整合性和全面性的方案。在廣受機器人與無人機產品採用的RB3平台的成功基礎上,高通機器人RB5平台提供豐富的軟硬體與開發工具
Aruba:在智慧邊緣提升資料價值 雲端原生平台可滿足企業需求 (2020.06.19)
科技產業大約每十年會面臨一次重大轉型。近二十年的重點從無所不在的行動通訊,到以雲端為基礎的應用程式,現在,我們正進入一個由物聯網、自動化技術和AI驅動的資料分析時代,在運算能力和現代網路的支撐下,推動可與雲端協作、並在邊緣運算的新一代應用程式和工作負載
淺談量子位元與量子電路 (2020.06.18)
愛美科正努力透過基於半導體與超導體的量子位元,以及能夠適應低溫的客製電路設計,讓量子運算技術得以實現。
一日購足!台灣打造完整AI產業供應鏈 (2020.06.17)
台灣在發展AI產業時,首重的方向,就是善用自身在半導體與ICT的製造優勢,進而發展出品質與性能兼具AI晶片生產聚落。
CTIMES聯手安馳打造PLC方案 線上課程為工控產業立下新標竿 (2020.06.16)
工業PLC系統通常由電源、CPU和多個類比及數位I/O模組所組成,其可用於控制、執行和監控複雜的機器變數。PLC設計用於多輸入和輸出配置,具有可擴展的溫度範圍、更良好的電雜訊抑制性能、抗震性和抗衝擊能力
4D列印技術將徹底改變製造的產業形式 (2020.06.15)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智能複合材料製造產業的發展,並進而發展出4D列印技術。4D列印是指智能材料的複合製造,智能材料結構在3D列印基礎上,透過外界環境的刺激,隨著時間實現自身的結構變化
企業建置資安防護措施刻不容緩 (2020.06.15)
2020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多的公司運用AI/機器學習偵測及防堵威脅;而駭客也會運用 AI 技術開發出新的攻擊方式,至於網路釣魚和勒索軟體攻擊將會越來越複雜難解。
臺灣AI雲助力歐特明 實現無人駕駛自動代客泊車 (2020.06.11)
台灣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更進一步!歐特明電子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合作,運用臺灣AI雲(TWCC)加速產品研發速度,開發車用AI感知與辨識系統,實現自動駕駛level 4等級的記憶式無人自動代客泊車(Automated Valet Parking;AVP)系統
為AI注入理解力 (2020.06.11)
機器學習屬於AI的一個子集,原理是通過訓練基於電腦的神經網路模型來識別給予的模型或聲音。在神經網路完成訓練後,就可以推理出結果。
Automation Anywhere:五成企業盼提升財務作業自動化 (2020.06.10)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企業除了積極恢復營運外,也應審視得以因應危機、非常態事件的數位體質與轉型進程。Automation Anywhere偕中華徵信所公布最新「企業財務流程調查」
Arm:5G將成為雲端遊戲的絕佳賦能者 (2020.06.09)
從物流、重工業、機器人學到自駕車,5G 勢必將在物聯網(IoT)的各個角落開啟許多機會。蜂巢式連接的既有應用將大幅強化,加上移除了傳統的進入障礙,如速度、延遲與網路的可用性,將開展前所未見的全新應用與營收來源
雲端服務需求激增 數據機房面臨綠色能源挑戰 (2020.06.09)
目前日益依賴數位技術的社會,突顯了決策者在極端條件下,更需要仔細評估靈活性資源的潛在可用性的需求。
CTIMES聯手安馳科技堅守智能醫療防線 線上課程第二堂衝出高人氣! (2020.06.08)
隨著行動醫療的逐漸普及,生命體徵監測的可靠性與多元性更加受到醫療產業重視。目前生命體徵監測(VSM)正廣泛應用於多樣化的市場,每種市場應用都有不同的挑戰和關鍵要求
新型態競爭風雲起 EDA啟動AI晶片新戰場 (2020.06.05)
AI將引導全世界走向工業革命以來,相關廠商必須快速將運算晶片上市,來處理AI架構的全新挑戰,需求驅使EDA工具日新月異。
邊緣運算四大核心 實現海量資料處理的最佳佈局 (2020.06.03)
物聯網的概念開啟了科技應用的新視野,然而,當越來越多元件走向微型化、智慧化,數據海嘯也隨之而來,如何讓這些裝置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
台積電採用HPE ProLiant伺服器部署PaaS環境 (2020.05.29)
慧與科技 (HPE) 宣布台積電已採用使用AMD第二代EPYC 7000系列處理器的HPE ProLiant DL325 及DL385 Gen10伺服器,以提升其應用程式開發效率、降低總持有成本(TCO),並實現虛擬化架構上平台即服務(PaaS) 的管理及維運簡化目標
Dell EMC PowerStore帶來應用靈活性與行動性 (2020.05.28)
我們正處在數據爆炸成長以及充滿創新技術的新IT時代。在這個全新時代,企業正處於成為數位巨擘的浪頭上,但面臨兩大障礙:其一是數據不論在邊際位置、核心資料中心到公有雲哪個位置

  十大熱門新聞
1 Cirrus Logic音訊轉換器協助音訊產品製造商整合並客製產品
2 宜鼎推出 iCAP Air 智慧物聯空氣品質管理解決方案 透過即時空品數據自主驅動決策
3 VMware:駕馭生成式AI和主權雲 實現創新與合規之間的平衡
4 三軍總醫院全方位提升醫療品質 以微軟AI技術賦能醫療創新
5 HPE推出大型語言模型的AI雲端服務
6 AMD公佈2023年第2季財務報告 AI相關業務洽談增長7倍
7 Seagate:資料將成為加速永續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
8 英特爾出最新量子研究晶片 擁有12個量子位元
9 戴爾科技集團全面佈局生成式AI 四大AI策略助企業開創永續未來
10 三大晶片巨頭齊奔華府所為何來?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