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Nvidia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CP All運用NVIDIA對話式AI平台 有效提升客服品質 (2022.02.23)
CP All在全國擁有超過 11,000 家商店,為數百萬名客戶提供服務,如今應用人工智慧(AI)提升客服中心的服務能力。 CP All總部位於曼谷,以NVIDIA對話式AI平台打造客服機器人,協助客服中心人員回答常見問題並追蹤客戶訂單
Jaguar Land Rover與NVIDIA策略合作 打造領先AI自動駕駛汽車 (2022.02.17)
Jaguar Land Rover已和人工智慧(AI)與運算領域的領導者NVIDIA(輝達),建立多年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為客戶開發並提供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以及搭載AI的服務與體驗
高效能運算軟體公司Bright Computing加入NVIDIA (2022.01.11)
Bright Computing 為管理全球超過700家使用高效能運算(HPC)系統組織的軟體廠商,現已加入 NVIDIA。 在醫療保健、金融服務、製造以及其他領域的企業,運用該公司的工具來建立和運行透過高速網路連結成一個單一伺服器群的 HPC 叢集,其產品 Bright Cluster Mananger 為 NVIDIA 加速運算軟體堆疊的最新成員
NVIDIA與 Omniverse Avatar現身CES 展示智慧車輛計畫 (2022.01.05)
NVIDIA DRIVE Hyperion 與 Omniverse Avatar 現身於CES 2022 大會,展示了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一級供應商、電動車製造商、汽車製造商、卡車運輸公司、自駕計程車公司等業者宣布,採用 DRIVE Hyperion 架構與 NVIDIA DRIVE 打造智慧車輛的計畫
[新聞十日談]NVIDIA GTC 2021是科幻,還是未來世界? (2021.12.29)
NVIDIA的年度技術大會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已經成為科技產業的重要發展指標。會中所發表的一系列新技術與新應用...
NVIDIA 攜手醫學中心、研華、廣達 展示AI醫療最新成果 (2021.12.03)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攜手台灣頂尖醫學中心三軍總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以及研華、廣達於「2021 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人工智慧 (AI) 創新與加速運算技術為台灣醫療科技的突破性進展
NVIDIA攜手慈濟醫院、資策會、商之器 共同打造AI乳癌篩檢模型 (2021.11.30)
花蓮慈濟醫院與資策會、NVIDIA (輝達)、商之器(EBM) 攜手合作,訓練花蓮慈濟醫院專屬的乳篩模型,並將 Al 軟體整合至乳篩流程中,打造從乳篩車到醫師辦公室,連貫性的智能化病人服務流程
NVIDIA AI Enterprise協助研究人員與醫院成功鎖定癌症目標 (2021.11.30)
無論是推動癌症篩檢、減少偽陽性的誤判,還是改善腫瘤辨識及治療計畫內容,人工智慧 (AI) 都是醫療創新和加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儘管如此,若想將 AI 結合至實際的解決方案中,對許多 IT 組織而言仍充滿挑戰
NVIDIA加速技術持續稱霸HPC領域 採用率超過70% (2021.11.21)
上周Supercomputing 21 (SC21) 大會公布了TOP500 排行榜,其355 套系統中超過 70%皆採用NVIDIA的加速技術,在所有新系統的採用比例更超過 90%。相較於六月發表的 TOP500 排行榜中的342套系統 (68%),又進一步增加
西門子能源攜手NVIDIA 為發電廠開發工業數位分身 (2021.11.18)
NVIDIA日前表示,發電廠技術供應商西門子能源 (Siemens Energy),現正使用 NVIDIA Omniverse 平台來建立數位分身,以支援發電廠的預測性維護,每年將可省下 17 億美元的經費。 西門子能源技術組合經理 Stefan Lichtenberger 表示:「NVIDIA 的開放平台加上符合物理原理的神經網路,為西門子能源帶來了極大的價值
NVIDIA發表AI語音軟體工具 一天打造專屬的擬真人聲 (2021.11.11)
NVIDIA (輝達)在日前的GTC大會中,宣布推出一款人工智慧的語音軟體工具NVIDIA Riva,只要透過30分鐘的音訊資料,就能在一天內量身打造出宛如真人的聲音,為虛擬助理和客服中心帶來全新的運營模式
AI運算平台為醫療儀器和設備帶來即時感測 (2021.11.11)
新NVIDIA Clara Holoscan 端到端平台讓開發人員可以建立處理多模組感測器資料的應用程式、運行基於物理原理的模型、加速人工智慧推論,以及即時渲染高品質繪圖。
凌華首款嵌入式MXM圖形模組加速邊緣運算和AI應用 (2021.11.10)
凌華科技發表首款基於NVIDIA Ampere架構的嵌入式MXM圖形模組,專為加速處理邊緣運算和邊緣AI負載而設計,以移動型PCIe精巧尺寸提供即時光線追縱、AI加速的圖形運算、以及具能源效率的AI推論加速等高效能表現
NVIDIA推機器人電腦 為邊緣AI與自主機器開路 (2021.11.09)
NVIDIA (輝達) 推出體積小、功能強,且節能的人工智慧 (AI) 超級電腦 NVIDIA Jetson AGX Orin,用於機器人、自主機器、醫療器材及嵌入式邊緣運算。 採用 NVIDIA Ampere 架構的 Jetson AGX Orin,提供較前一代高出 6 倍的效能提升,並維持與前一代 Jetson AGX Xavier 的外形尺寸及接腳相容性
NVIDIA提供人工智慧感知能力給ROS開發人員 (2021.10.25)
適逢 ROS World 2021 大會,NVIDIA 宣布其為 ROS 開發者社群提供高效能感知技術的最新進展。這些計畫將加速產品開發以及提高產品效能,最終讓開發人員能夠更輕鬆地將最先進的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 (AI)/ 機器學習 (ML) 功能,應用於 ROS 架構的機器人應用程式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提升NVIDIA雲端遊戲平台動能 (2021.10.25)
AMD公司宣布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將為NVIDIA全新GeForce NOW雲端遊戲平台的RTX 3080會員服務提供動能。搭載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的全新GeForce NOW RTX 3080會員服務將為全球玩家提供新一代雲端遊戲體驗
NVIDIA人工智慧感知技術攜手ROS社群 加速機器人應用開發 (2021.09.26)
NVIDIA (輝達) 宣布其最新計畫,將為 ROS 開發者社群提供一套感知技術。這項計畫對於想把先進的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 (AI)/ 機器學習 (ML) 功能,加入其基於 ROS 架構的機器人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來說,將能縮短他們的開發時間,並提升執行效能
NVIDIA人工智慧感知技術將走進ROS開發者社群 (2021.09.23)
所有移動的事物都將變成自主模式,所有自主的事物都需要先進的即時感知功能。NVIDIA (輝達) 宣布其最新計畫,旨在為 ROS 開發者社群提供一套感知技術。這項計畫對於想把先進的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 (AI)/ 機器學習 (ML) 功能加入其基於 ROS 架構的機器人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來說,將能縮短他們的開發時間,並提升執行效能
NVIDIA首度公布在Arm架構伺服器上的AI測試結果 (2021.09.23)
NVIDIA 首度公布在 Arm 架構伺服器上的人工智慧推論效能測試結果,根據今天公布的基準測試結果,NVIDIA 在使用 x86 或 Arm 架構的 CPU 進行人工智慧 (AI) 推論方面取,得最佳成績
NVIDIA在Interspeech大會分享表達性語言合成研究成果 (2021.09.06)
原本的自動電話語音和已經發展數十年的 GPS 導航系統都只能發出生硬的機器合成聲音,而人工智慧 (AI) 卻讓智慧型手機和智慧音箱中的虛擬助理呈現逼真的語調。不過,AI 合成的聲音和我們在日常對話及媒體中聽到的真實人聲之間,還是差了那麼一點,原因在於人們說話時帶有複雜的節奏、音調和音色,這是很難以 AI 仿真出來的

  十大熱門新聞
1 ServiceNow、NVIDIA和Accenture合作 加速企業採用生成式AI
2 宜鼎集團攜手NVIDIA擴大AI生態系 強化智慧工廠AOI檢測效能
3 安提、宜鼎與NVIDIA共同推動AI智慧應用落地 拓垂直市場合作佈局
4 Insilico Medicine利用生成式AI加速藥物發現
5 黃仁勳:運算技術的創新 將驅動全新工業革命
6 NVIDIA與夥伴合作共促擴大人工智慧工業規模應用與生態系
7 NVIDIA TensorRT-LLM增強了H100 GPU上大型語言模型推論能力
8 Pure Storage攜手NVIDIA加快企業AI導入 以滿足日益成長的需求
9 Infosys與NVIDIA合作協助全球企業運用生成式AI提高生產力
10 NVIDIA在Microsoft Azure上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代工服務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