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陳念舜
科技
典故
從單一控制到整合應用──淺論晶片組的發展歷程

高度整合的晶片組不過是這幾年才發生的事,如果說CPU是電腦的腦部,Chipsets就可算是電腦的心臟了。
上銀結盟展智慧製造 (2016.12.27)
進入工業4.0時代,台灣製造業傳統「結盟打群架」的模式也勢必面臨轉型,如何藉此與國內外上下游產業跨領域結盟,也是在未來與日、韓、中等亞洲製造業對手競合的成
易格斯杜絕無預警停機問題 (2016.12.23)
在今年11月甫落幕的台灣國際工具展上,德國運動工程塑膠專家igus便率先引進已在4月德國漢諾威工業展發表的「智慧工程塑膠」系列產品。
全球傳動不畏短期景氣起伏 (2016.12.21)
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調整經濟結構,導致短期市場需求下滑,台灣機械設備業景氣亦萎靡不振。早已布局特殊專用市場、Turnkey產線或關鍵零組(配)件廠商,所受波及程度則相對為輕
中國製造2025 「軟」土深掘 (2016.11.22)
智慧工廠概念延燒製造業,全球工業大國各自端出製造政策,作為新興製造大國,中國的在2015年制訂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到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日前在「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CIIF 2016)」中指出,工業軟體將成為未來智慧工廠的核心
深掘客戶潛在需求 台廠半導體各出奇招 (2016.11.17)
對比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整併風潮,尤以中國大陸為最。但回顧台灣於1970~1980年代始規劃發展半導體產業,即曾陸續透過政策推動相關大型計畫,協助建立半導體產業發展基礎
Studer發表最新低碳高效解決方案 (2016.10.28)
瑞士研磨工具機大廠Studer公司自1912年創立迄今,已超過百年歷史,今年8月由Fritz Studer AG主辦,台灣大昌華嘉協辦「磨削技術研討會(Swiss made PRECISION)」中,Studer與台下來自台灣光學、醫療、模具、工具機及主軸、齒輪、刀具等產業,共超過80家公司,近200位出席人士熱烈互動,藉此促進交流、共享技術與經驗
3D列印新常態 (2016.08.16)
曾短暫炒熱了3D列印產業一波話題,終抵不過海浪從沙灘退潮的現實,不少企業面臨淘汰盤整時期。未來能否掌握材料及服務等核心優勢,深化專用領域基礎,將是企業存活關鍵
善用3D列印打造成功模式 (2016.08.16)
到了工業4.0時代,無論是企業內部設計、製程工程師須更密切溝通,以達成CPS整合;亦能輕鬆從雲端取得各式各樣創新所需的資源與支援,利用3D列印打造成功的商業模式
3D列印啟動鑄造業轉型升級 (2016.08.16)
在這波產業汰弱留強的盤整期中,會出問題的多半是零售市場,反觀長期聚焦於特殊專用領域者,營收則相對穩定。因應近年來亞洲的日本、台灣相繼關注金屬成型的鑄造業模具應用,將成為未來商機所在
Onshape兼顧資安與客製化 (2016.08.04)
@內文: 即便近幾年來CAD軟體從逐步以往一套動輒新台幣十幾萬元的套裝版本授權,轉變成為雲端付費機制已成主流。尤其到了物聯網時代,一套開放的CAD軟體不僅能降低中小企業協同作業的門檻,加速導入工業4
台灣產學研協力攻頂航太領域 (2016.08.02)
隨著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持續朝向智慧化、高值化發展,CNC工具機廠商因為長期扮演國家基礎工業角色,更該及早呼應未來智慧機械產業的6大重點策略需求。
一舉切入國際汽車鋁輪圈供應鏈 (2016.07.15)
當台灣CNC工具機廠商正持續往高值化領域發展時,汽車產業仍屬台灣廠商的主力市場。如何能協助汽車原廠或上游龐大Tire/OEM/AM供應商,開發出符合新一代節能減碳訴求的車種及所需模具、零組件,將是台灣業者能否勝出的關鍵
粉末冶金技術大躍進 (2016.07.12)
相較於塑膠材質,金屬積層製造更接近工具機及終端加工業者習慣,過去最終精度難以克服的問題,目前已有廠商推出解決方案,解決過往金屬積層製造最為人垢病的品質與效率問題
CNC攻進航太領域 (2016.06.28)
工具機產業向來以出口導向為主,又被稱為「工業之母」,可作為國家工業等級與國力強弱的領先指標之一。未來甚至對內可順勢支援繼任者,推動其綠能、高科技、生技
粉末冶金加速轉型 鑄造3D列印互蒙其利 (2016.05.31)
由於過往鑄造業廠內工作環境不佳,不但年輕人,連外勞都不願做,正面臨高齡化、技術斷層等危機,亟待轉型升級。
接引國際積減法潮流 東台展露台灣之「光」 (2016.05.30)
近年來因看好全球積層製造發展,且占地利之便,與工研院南分院密切合作,陸續開發出金屬粉床式積層製造設備、金屬供粉式加減法複合技術的五軸加工機。
EMO打造未來機具 國際聚焦積減法製造 (2016.05.30)
雖然近年來屬於3D列印工法之一的金屬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e ,AM),因為相較於塑膠材質,更接近工具機及終端加工業者習慣;且同樣可提供一個快速實現複雜成型的途徑,達成較佳設計自由度和零件的複雜性,而備受外界期待
立足精密量測基礎 Renishaw推出快速堆疊成型系統 (2016.05.26)
有別於現今投入金屬積層製造的各方產官學研單位,多年來在自動化、工業量測、機械運動控制與精密加工等領域,均佔有業界領先地位的英國雷尼紹公司(Renishaw)也在今年5月初落幕的「台北國際數控暨製造技術展(MT duo)」正式發表最新快速堆疊成型製造系統(AM250),將有機會解決過往金屬積層製造最為人垢病的品質與效率問題
MT duo落幕 聚焦終端應用 (2016.05.23)
受惠於德國鼓動工業4.0風潮,台灣跟進推動生產力4.0之賜,今年MT duo較為貼近終端應用(End User)需求,符合智慧化生產趨勢,反而讓國內外涉及物聯網(IoT)感/量測器的零配/組件廠商參展表現更受到矚目
伊頓促半導體廠用電年省3,000萬 (2016.05.03)
在剛度過今(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不久,共170國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巴黎協議(L'accord de Paris)》,以取代京都議定書,推進世界各國加速往低碳發展之路邁進;擴大對綠色能源技術的投資,將減少約55%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

  十大熱門新聞
1 所羅門自動化秀AI技術 首展「即學、即會、即用」AI視覺
2 ST聚焦電動車、物聯網應用 迎合COP28會後減碳商機
3 瀧澤科展出首台ISO14955車銑複合機 綠色智慧機械群集TMTS亮相
4 工研院突破3D先進封裝量測成果 新創公司歐美科技宣布成立
5 工研院參展CES 2024落幕 AI、機器人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6 經濟部第27屆國家品質獎得主揭曉 友達、家登、凌群電腦入列
7 機械業宣示2035年目標:產值破3兆、價值率35%、人均600萬元
8 洛克威爾自動化大學開課 完善生態系方案驅動工業全面升級
9 工研院、友達強強聯手結伴 聚焦4大領域產業搶商機
10 工研院獲R&D 100 Award八項大獎 展現淨零節能、生醫科研實力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