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人工智慧 / 机器学习驱动智慧戒指的蓝牙连接技术 (2025.05.06) 蓝牙连接技术适用於各种设备与智慧手机进行连线互通,因而成为智慧戒指解决方案的首选。这种连线方式可以实现快速配对和配置,并可为运行於手机上的应用程式实现无缝的资料收集 |
 |
阿联酋大学研发非侵入式血流监测 采压电感测器实现高精准度 (2025.05.05) 阿联酋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项全新的非侵入式血流监测技术。这项创新技术运用压电压力感测器,透过特殊材料在承受机械应力时产生的电场变化,精确量测如血流速度和黏度等关键生理数据 |
 |
用AI协助儿童听力检测 以深度学习姿势辨识技术提升准确性 (2025.05.05) 「Nature」网站日前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该研究透过深度学习技术,来提升儿童行为听力测验的可行性与精确度。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专用设计的儿童姿势检测数据集,该数据集收录了大量来自儿童行为听力测试的珍贵影像资料,细腻地记录了各式典型的听力测试动作 |
 |
意法半导体新款2合1 MEMS加速度计IMU 强化穿戴装置与运动追踪器侦测效能 (2025.05.02)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创新的感测器LSM6DSV80X结合 16g 和 80g 两种量程的双加速度计架构、最高 4000dps 陀螺仪,以及内建智慧运算能力於单一元件内。这款感测器能够准确测量从微小动作到强烈冲击的各种事件,更强化了穿戴装置与运动追踪器的功能 |
 |
亚东医院与华硕电脑合作以智慧穿戴打造健康监测新模式 (2025.04.30) 随着数位医疗与精准健康管理的兴起,智慧穿戴装置正快速成为现代人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亚东医院近日宣布与华硕电脑展开合作,将华硕的智慧穿戴设备导入临床照护、个案管理与远距医疗应用,携手打造以预防医学与个人化健康管理为核心的智慧健康照护生态系,迈向全民健康促进的新里程碑 |
 |
AI辅助驾驶方兴未艾 资策会与产业夥伴合作开发智驾系统 (2025.04.28) 面对大客车事故频传、驾驶恍神与分心问题日益严重,AI技术正成为提升行车防护不可或缺的助力。根据交通部统计,2024年大型车事故主因中,超过一半与驾驶恍神、紧张或分心有关,凸显提升驾驶专注力与预防危险行为的重要性 |
 |
频谱分析仪迈向150MHz新标准 迎战无线通讯与国防测试需求 (2025.04.28) 随着无线通讯、航太国防与安全监控领域对频谱监测、非法讯号侦测与即时分析的需求持续增加,传统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已难以满足现代高频宽应用场景。Anritsu(安立知)推出新版Field Master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将分析频宽扩展至150 MHz,并新增追踪产生器功能,提供IQ数据撷取与RF频谱监控能力 |
 |
Wi-Fi 6物联网设备市场潜力强劲 加速产业数位转型 (2025.04.25)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设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传统无线网络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最新一代Wi-Fi 6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正在重塑智慧家庭、工业自动化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 |
 |
车联网协会与研华叁展E-Mobility Taiwan 打造智慧交通与绿色商用车队 (2025.04.24) 台湾车联网协会携手研华公司,近日於「E-Mobility Taiwan智慧移动展」号召车用生态系夥伴,共同展出智慧交通与绿色商用车队创新解决方案。其中利用研华Rugged & In-vehicle Edge AI 强固型车用边缘AI平台为核心 |
 |
产研携手展出车电科研成果 推动AI智慧车辆产业链 (2025.04.23)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TARC主题馆今(23)日在智慧移动展正式登场,不仅由法人单位携手28家厂商,发表AI智慧化与电动化应用的18项创新成果。更强调技术落地与产业供应链的应用,展现台湾在智慧车电领域的研发量能与产业竞争力,积极推动智慧移动技术升级 |
 |
美大学开发「剪纸」语音过滤技术 兼顾声音感测与隐私保护 (2025.04.22) 为了在不损害隐私的情况下实现音讯感测,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剪纸」(Kirigami)的装置端过滤器,可以在音讯感测器收集到人类语音片段後,於用於活动辨识之前将其检测并删除 |
 |
Anritsu 安立知赞助 2025 大阪世博会,打造高效无线通讯环境 (2025.04.21) Anritsu 安立知以官方供应商的身份叁与於日本举行的 「2025 年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Expo 2025 Osaka),Anritsu 安立知将致力於协助优化世博会场的无线通讯环境,打造顺畅、高效的场域通讯体验,为展会运作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援 |
 |
宾州大学成功开发柔软磁控微型机器人 可应用於医疗与救灾 (2025.04.17) 近期,由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柔软且可磁控的微型机器人,展现出在医疗与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这种机器人能够灵活穿梭於狭小空间,未来可??应用於地震救援与人体内部手术等场景 |
 |
强化海洋污染应变力 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会推动力 (2025.04.16) 台湾位处台风密集带,除海废垃圾与陆源污染外,因海难事件引发的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自2023年5月《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後,台湾历经10次台风,造成11艘船只搁浅,凸显强化海洋污染应变机制的迫切性 |
 |
美国西北大学研发全球最小可生物降解心律调节器 (2025.04.15) ?美国西北大学的工程师团队近期研发出全球最小的可生物降解心律调节器,尺寸仅为 1.8 毫米宽、3.5 毫米长、1 毫米厚,体积小於一粒米。?这款装置可透过注射方式植入体内,无需手术,并在完成任务後自然分解,无需取出 |
 |
20年大数据揭示潜在危机 气候剧变恐增中风风险 (2025.04.14)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日益剧烈,极端天气事件如致命寒害、热浪频传,2024年更被评为史上最热的一年。在2012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指出,综观1990-2010年死亡原因,中风为第二大常见死因,而气候条件是促使中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 |
 |
Hyundai Mobis开发电动车电池防起火技术 率先导入量产车款 (2025.04.14)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的Hyundai Mobis宣布,已成功开发出先进技术,能有效预防电动车电池起火,成为首家将此类技术整合至量产车的汽车零件制造商。
现代摩比斯表示,这套全新的防火电池系统包含硬体组件,如电池管理系统(BMS)、灭火装置和电池外壳,以及控制这些组件的软体 |
 |
卫星影像与遥感技术以即时数据 加速救灾团队决策 (2025.04.14) 地球观测(EO)技术包含对地球系统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其运用卫星、空中无人机和地面感测器等遥感工具。这种高空俯瞰视角对於监测气候、天灾和环境变化至关重要,使其成为现代灾害救援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
AIoT应用对电动车续航力的挑战与发展 (2025.04.11) AIoT虽能提升电动车效能,但也带来能源消耗的挑战,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等需大量运算的系统中。然而,AIoT在电池管理、路径规划、充电排程和剩馀电量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仍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续航力 |
 |
智慧科技辅具趋向更有效、实用性和普及化 (2025.04.11) 科技产业与新兴技术推动智慧辅具的创新应用,透过整合物联网、AI、机器学习等技术,如何推动居家辅具、复健治疗与行动辅具的智慧化应用,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