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王岫晨
科技
典故
叫醒硬體準備工作的BIOS

硬體組裝在一起,只是一堆相互無法聯繫的零件,零件要能相互聯絡、溝通與協調,才能構成整體的「系統」的基礎,而BIOS便扮演這樣的角色。
手指非萬能 電容式觸控筆需求大增 (2011.04.14)
隨處可見的觸控螢幕當然方便,然而使用久了漸漸發現,使用觸控方式手寫輸入亞洲文字其實還真的不方便。這時候,觸控筆這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似乎又重新受到大家的重視
In-cell將成為觸控領域最強震撼彈 (2011.04.14)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快速竄紅,已蓋過電阻式觸控過去的輝煌歲月。現在,內嵌式觸控技術(In-cell)可能成為另一顆閃亮的新星。專家指出,In-cell技術最艱困的研發階段已經過去,隨著商用化量產並進入實用階段,將成為觸控領域一顆最具威力的震撼彈
企業經營不敗法則:改變 才是致勝策略 (2011.04.13)
本報導專訪IDT企業策略副總裁Graham Robertson,與各位讀者分享該公司之經營策略。 問:您需要面對那些競爭對手,而您又如何掌握市場佔有率? Robertson:我們參與的市場有很多競爭公司,這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在一個非常龐大而成長中的市場
行動裝置處理器將進入64位元新里程 (2011.04.12)
眼看ARM獨霸行動處理器市場多年後,MIPS終於有所行動。為了趕上ARM,MIPS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至少兩款代號為Prodigy的64位元處理器核心。據了解,這與幾年前MIPS發表的64位元處理器產品有所不同,Prodigy家族將包含可支援多執行緒以及單週期多路指令並行發射技術的型號
遠端資料中心崛起 關鍵零組件大廠勝出 (2011.04.11)
現在驅動產業成長的主流趨勢,當然就是行動網路。每個人都想把網路放在他們的口袋,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此一趨勢底下的二大促成因素,就是雲端運算以及企業和消費者應用(例如社交媒體、線上購物,和遊戲等)越來越傾向於轉移到可透過網路存取的遠端資料中心
感測市場邁入系統級感測新世代 (2011.04.08)
據了解,可攜式消費性電子裝置的MEMS(微機電系統)市場,2013年前將成長到27億美金以上,成為一塊兵家必爭的市場大餅。而身為MEMS感測器大廠,為了搶攻行動市場,飛思卡爾(Freescale)也推出了Xtrinsic感測解決方案,來搶食汽車、消費性電子與工業電子的MEMS市場大餅
同時解決功耗與雜訊問題 才是好的設計工具 (2011.04.07)
IC設計產業的所關注的重心,已經逐漸從早期微米時代的晶片尺寸轉移至時間速度議題。到了65奈米製程階段,功耗問題則成為首要課題,且其問題與挑戰愈來愈嚴峻。而進入45奈米世代之後,雜訊問題也接踵而至,其影響不僅是在晶片設計層面,連封裝製程與電路板設計都可以嗅出問題的關鍵程度
太陽電池微型逆變器就是下一個藍海! (2011.04.07)
集中式逆變器應用於太陽光電系統已久,雖然成本低,但是單一模組的缺陷常導致整個系統輸出功率大幅下降,而逆變器故障後的維修期間,太陽光電系統無法接上電網,造成大量輸出損失
2012前 蘋果都將是平板觸控面板最大消費商 (2011.04.06)
觸控應用市場小從2吋螢幕的手機、多媒體播放器、遊戲機,到超過7吋的MID、平板電腦、AIO觸控桌上型電腦,以及大尺寸的互動式數位看板等,觸控應用幾乎無所不在。其領域包括個人消費電子產品、家電、工業應用、軍事航太等,觸控應用躍升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機互動介面技術
語音輸入將快速開啟介面革命的時代新局 (2011.03.31)
語音輸入已經成為新一代行動裝置必備的功能,舉凡手機、行動電腦、筆電等產品,語音輸入已經成為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基本配備,下一代行動裝置甚至還能夠透過語音來進行操作,堪稱新一代的人機介面,也因此,語音輸入的品質要求較以往高出更多,傳統麥克風已經漸漸難以滿足新一代行動裝置的要求
別再提散熱! 耐熱與隔熱才是LED發展王道 (2011.03.27)
別再提散熱! 耐熱與隔熱才是LED發展王道
不再放任三星撒野 奇美推OLED顯示器抗韓 (2011.03.25)
奇美電子近期於FPD China 2011中國平面顯示器展中,展出了智慧手機和一般手機專用的3.2吋及3.5吋OLED面板,其中3.2吋面板為320×480畫素,3.5吋產品為360×640畫素。 事實上,三星對於OLED顯示技術一直相當投入
核電危機加速太陽能普及? 專家說:不太可能 (2011.03.24)
由於近期日本地震引發的核能災變問題,使得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等主要核電發展國家,都不得不重新審視或調整包括核電在內的新能源發展策略。鄰近的中國已及時宣佈停止或減緩新核電廠設施的審核,並同時將對所有現有核電廠及設備進行安全檢查
逐鹿車電市場 「先懂車」才是致勝關鍵 (2011.03.23)
目前台灣本土MCU廠商在先進的車用技術,與長期經營車用電子的外商仍有段距離,但在成熟的技術領域上,本土廠商與外商技術並無太大差別,MCU技術本身並非本土MCU廠商跨入汽車產業的主要障礙,倒是要先瞭解汽車這項產品的設計思考邏輯與這個產業的運作模式
台灣進軍車用MCU市場 需大步跨過品質門檻 (2011.03.22)
現在汽車的安全概念,已經從傳統減少碰撞的「被動安全」,演進到自動防撞避免事故發生的「主動安全」,隨著對汽車安全的要求提高, 汽車配備的安全機制種類也不斷在增加
三星巨獸制不住? (2011.03.21)
三星真有可能在各領域都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大廠嗎?三星目前事業體大致分為半導體、手機和液晶顯示等三大事業群,該公司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快速掌握產業流行趨勢,發揮到極致,並讓公司該因此獲利
MEMS感測五大趨勢 汽車安全堅不可摧 (2011.03.21)
MEMS在車用安全領域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目前全球排名前幾大的車用MEMS感測器供應商包括博世(Bosch Sensortec)、Denso、飛思卡爾(Freescale)、Sensata Technologies、亞德諾(ADI)、Panasonic等,在壓力感測器和陀螺儀等車用MEMS應用上,也有越來越不錯的成長前景
核電嚇死人 太陽能趁勢崛起挑戰普及 (2011.03.18)
核電災變的陰影透過新聞不斷播送,造成全球人心惶惶,許多人也開始思考著什麼才是真正安全的綠色能源,而太陽能正是受到關注的發電技術之一。由於太陽每照射地球6小時所產生的能量,足以滿足全球一整年的能源需求
兩岸聯手堵韓 OLED顯示市場重洗牌? (2011.03.17)
隨著三星將AMOLED顯示器應用在自家出產的智慧手機上,這種優異的顯示技術再度受到市場關注。而為了不讓南韓業者在該領域獨大,兩岸相關業者決定聯手抗韓,日昨(16日)已在上海簽署OLED產業、電子設備產業等兩項合作協議,未來透過分工,預計可提升兩岸在OLED產業的相關技術與規模,共同壓制韓國廠商過高的氣焰
iPhone 5將採In-cell觸控? 專家說可能性不高 (2011.03.16)
在觸控領域中,各項技術皆有其優點與缺點,沒有任何單一技術可以涵括所有的優點。例如投射式電容技術,在大尺寸的應用有其設計與成本上的困難點;而傳統的類比電阻式與表面電容式

  十大熱門新聞
1 Fortinet:2023上半年台灣每秒遭攻擊近1.5萬次 居亞太之冠
2 協作機器人成企業自動化首選 UR在台設立技術支援與訓練基地
3 達發科技專注四大關鍵技術 鎖定寬頻、車用、低軌衛星
4 MIC:2024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達4.29兆新台幣 成長13.7%
5 零壹科技正式成為Extreme Networks台灣合作夥伴
6 意法半導體第二季淨營收達43.3億美元 汽車和工業貢獻功不可沒
7 聯發科展示前瞻共封裝光學ASIC設計平台 為次世代AI與高速運算奠基
8 第一金證券與精誠資訊合作 ESG智能永續指標數據平台上線
9 ST為TouchGFX圖形介面設計軟體 增加無失真影像壓縮和資訊共用功能
10 R&S展示藍牙通道探測信號測量 以提高定位精度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