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3D产业已超过15年,过去由于技术环境的不成熟,加上一般人对3D知识的匮乏,在推广3D业务上,可说是困难重重。当时在市场上大约有两种主要的商业模式,一种是需要「客制化」的项目市场,如大型的3D投影系统、3D播放系统、3D节目制作、...等需要3D专业技术服务的领域;另一种则是低价的消费性市场,如3D贺卡、3D相片、3D明信片、...等低价、量大的3D印刷产品。

至于居中的一般广大PC市场,则因为3D应用极度缺乏,3D内容也只有3D Games可以撑场面。我估算当时全世界3D「立体」游戏的「玩家级」Target Users不超过10万人,而真正肯花钱来建置3D「立体」游戏设备者又会更少,所以「3D」的两极化发展非常鲜明。

时至今日,「3D」的两极化现象又再度重现,根据2011/11/10电子时报报导:3D面板应用走向两极,中尺寸监视器需求冷冰。与过去不同的是,这里所谈到的「两极化」,是指3D面板的发展会偏向大尺寸的3D电视与小尺寸的行动装置如3D手机;而应用于PC的中尺寸面板之3D显示器则是坐冷板凳,这意味着3D在PC平台的发展并不顺遂。

过去由于诸多PC硬件技术环境的不成熟,所以3D在PC的应用上,仅限于3D Games的发挥,而且其3D画面分辨率、3D影像质量与游戏顺畅度也受到相当多的限制;如今多核CPU与GPU的效能早已超越过去技术的千百倍以上,价格也没有比以前贵,3D游戏的质量也已大幅提升,游戏的种类与数量更是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少3D影片也可以从网络下载,且各种3D相机、3D摄影机、...等纷纷出上市,各种3D标准如HD3D、Intru3D也都制订了,3D应用已不局限在3D游戏,但是从市场的反应来看,似乎从来没有传过任何捷报,那么3D在PC平台的发展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严格讲起来,PC并非一个「友善」的3D平台。众所皆知,不同的PC可能会有不同的效能,3D Game(或其他应用软件)的设定也可能不同,因此可能会造成执行上有兼容性的问题。即使是同一厂牌、相同型号的PC,因为不同人的使用,其发生问题的状况也可能不同;更甭说,不同的PC难保不会出问题了!加之PC厂商众多,大家各行其是,更缺乏整合3D应用的亲合力设计,造成使用上的严重障碍。

以3D笔电为例,虽然各家都标榜有支持许多3D应用,但是真正使用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如果连我这种3D玩家都要摸半天,才能有个头绪,那一般用户所碰到的麻烦就可想而知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最近二年来,市场上推出不少3D笔电,而今有几家安在?

更重要的是,要推广一个全新的平台,就必须先建立该平台的标准规格;「3D TV」之所以可以在短短二年内在3D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3D TV」已制订有「Blu-Ray 3D」与「HDMI 1.4」的播放标准。这是因为「3D TV」最大的推手Sony有迫切的压力,希望在2010年将3D带进家庭。

虽然当时缺乏Blu-Ray 3D电影,但是,当好莱坞3D电影全球持续卖座的加持下,Blu-Ray 3D电影的发行是可以被期待的,所以消费者对「3D TV」有很高的期望值;然而制订「3D PC」平台的标准规格,与其操作系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PC平台的操作系统霸主是Windows;也就是说,当Microsoft还没有迫切的需要去制订「3D PC」的标准规格时,我们就很难期待3D在PC平台上可以开出红盘,而「3D」的两极化发展恐怕还会再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