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ordic Semiconductor在2025世界行动通讯大会展示nRF9151的非地面网路技术 (2025.03.07) 全球领先的低功耗无线连接解决方案供应商Nordic Semiconductor公司在2025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WC)上展示了支援3GPP标准,并且具备低轨卫星(LEO)和非地面网路(NTN)连接功能的nRF9151低功耗系统级封装(SiP)产品 |
 |
Silicon Labs透过全新并行多重协定SoC重新定义智慧家庭连接 (2025.03.05) 致力於以安全、智慧无线连接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导厂商Silicon Labs (亦称「Silicon Labs」,NASDAQ:SLAB) 日前宣布其MG26系列无线系统单晶片(SoC)现已透过Silicon Labs及经销通路全面供货 |
 |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2025.01.03) 五年多前,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提出了半镶嵌(semi-damascene)这个全新的模组方法,以应对先进技术节点铜双镶嵌制程所面临的RC延迟增加问题。 |
 |
DRAM制程节点持续微缩并增加层数 HBM容量与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2025.01.02) 生成式AI快速发展,记忆体技术成为推动这一技术突破的关键。生成式 AI 的模型训练与推理需要高速、高频宽及低延迟的记忆体解决方案,以即时处理海量数据。因此,记忆体性能的提升已成为支撑这些应用的核心要素 |
 |
MONAI获西门子医疗导入应用 加快部署临床医疗影像AI (2024.12.03) 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为了诊断、监测及治疗各种病症,而进行的医学影像检测数量约有36亿件,为了加快所有这些X光、CT扫描、MRI(核磁共振)和超音波检查影像的处理和评估,对於帮助医生管理工作量和改善治疗成果而言至关重要 |
 |
AI伺服器驱动PCB材料与技术革新 (2024.10.28) 目前台湾PCB产业除了积极转型智慧制造节能以减碳之外,还须善用2024年上半年仍受惠於AI需求带动出囗好转的契机,驱动AI伺服器供应链加工技术与材料革新开源,成为确保PCB产值能稳定成长的关键 |
 |
AI运算方兴未艾 3D DRAM技术成性能瓶颈 (2024.08.21) HBM非常有未来发展性,特别是在人工智慧和高效能运算领域。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对HBM的需求也在增加。主要的记忆体制造商正在积极扩展采用3D DRAM堆叠技术的HBM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
 |
AI世代的记忆体 (2024.05.28) AI运算是专门处理AI应用的一个运算技术,是有很具体要解决的一个目标,而其对象就是要处理深度学习这个演算法,而深度学习跟神经网路有密切的连结,因为它要做的事情,就是资料的辨识 |
 |
工研院突破3D先进封装量测成果 获德律、研创资本、新纤注资共创欧美科技 (2024.05.02) 在人工智慧(AI)浪潮席卷全球之下,工研院新创公司「欧美科技」今(30)日宣布成立,将藉由非破坏光学技术为半导体先进封装带来突破性的检测应用,运用半导体矽穿孔量测研发成果,推动AI晶片高阶制程提升整体良率,帮助半导体业者快速监别产品,也获得德律科技、研创资本、新光合成纤维等注资 |
 |
高阶晶片异常点无所遁形 C-AFM一针见内鬼 (2024.03.21) 从电性量测中发现晶片故障亮点,逐层观察到底层仍抓不到异常?即使在电子显微镜(SEM)影像中侦测到异常电压对比(VC)时,也无法得知异常点是发生在P接面还是N接面?本文为电性异常四大模式(开路、短路、漏电和高阻值)快速判读大解析 |
 |
「光」速革命 AI世代矽光子带飞 (2023.08.28) 矽光子商机持续发酵,市调机构Yole预测,2021年的矽光子(裸晶)市场规模为1.52亿美元,2027年可??攀升至9.27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36%。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矽光子的成长爆发力多麽惊人 |
 |
u-blox Introduces Its Newest Dual-band Wi-Fi 6 and Dual-mode Bluetooth 5.3 Module (2023.07.14) u-blox has announced the u-blox JODY-W5, its newest module tailored for the automotive market. With its dual-band Wi-Fi 6 and dual-mode Bluetooth 5.3 technologies, including LE Audio, the module is ideal for preventing wireless network congestion in the car and delivering enhanced audio functionalities |
 |
台大跨团域队研发AI光学检测系统 突破3D-IC高深宽比量测瓶颈 (2023.04.26) 国立台湾大学机械系陈亮嘉教授,今日带领跨域、跨国的研发团队,在国科会发表其半导体AI光学检测系统的研发成果。该方案运用深紫外(DUV)宽频光源作为光学侦测,并结合AI深度学习的技术,最小量测囗径可达 0.3 微米、深宽比可达到15,量测不确定度控制在50奈米以内,超越 SEMI 2025年官方所预测之技术需求规格 |
 |
DNP开发出适用於半导体封装的TGV玻璃芯基材 (2023.03.20) Dai Nippon Printing (简称DNP)公司已开发出一款适用於下一代半导体封装的玻璃芯基材(GCS)。这款新产品用玻璃基材替代了传统的树脂基材(例如FC-BGA:覆晶球格阵列)。与采用目前可用技术的半导体封装相比,透过使用高密度的玻璃导通孔(Through Glass Via;TGV),DNP如今可以实现更高的封装效能 |
 |
R&S验证Bullitt NTN功能 采用联发科3GPP Rel.17晶片组 (2023.03.07) Rohde & Schwarz与Bullitt和联发科合作,全面测试和验证世界上第一款符合3GPP第17版规则的卫星通信5G智慧手机。Rohde & Schwarz的突破性测试解决方案验证了SOS资讯和双向资讯在无网路覆盖情况下通过非地面网路(NTN)可靠地工作,符合3GPP标准 |
 |
R&S携手NVIDIA 利用未?6G技术对AI/ML进行模拟与实现 (2023.03.02) ??对未?6G无线通讯标准技术元件的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人们也在探索6G的AI原生空中介面的可能性。罗德史瓦兹与NVIDIA合作,利用未?6G技术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ML)进行模拟与实现 |
 |
探索埃米世代导线材料 金属化合物会击败铜吗? (2023.01.19) 大约5年前,imec研究团队开始探索二元与三元化合物作为未来金属导线材料的可能性,藉此取代金属铜。他们设计一套独特方法,为评估各种潜在的替代材料提供指引。 |
 |
非铜金属半镶嵌制程 实现窄间距双层结构互连 (2022.08.05) imec展示全球首次实验示范采用18nm导线间距的双金属层半镶嵌模组,强调窄间距自对准通孔的重要性,同时分析并公开该模组的关键性能叁数,包含通孔与导线的电阻与可靠度 |
 |
推动2D/3D IC升级 打造绝无仅有生医感测晶片 (2022.06.22) 随着半导体先进制程推进到2奈米(nm)之後,晶片微缩电路的布线与架构,就成为性能与可靠度的发展关键,而imec的论文则为2奈米以下的晶片制程找到了一条兼具可行性与可靠度的道路 |
 |
联发科、台大电资及至达研究成果入选DAC发表 推动EDA智慧化 (2022.05.05) 联发科技携手台大电资学院及至达科技的研究成果,日前入选国际积体电路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会议(ACM/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将於七月份大会上发表,并为大会首届的宣传论文(publicity paper),实力获得国际权威会议的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