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鯧뎅꿥ꆱ藥 2220
Secutech 2025落幕:AI驱动安全科技跨域整合 打造智慧防灾与永续未来 (2025.05.19)
随着人工智慧与物联网持续深化各类场域,台湾在智慧安全与防灾领域的整合能力与创新潜力,正迈向全球舞台。第26届亚洲年度安全科技盛会台北国际安全科技应用博览会(Secutech 2025)於日前圆满落幕
远传5G诊疗前进茂林偏乡 促进数位创新应用服务 (2025.05.15)
为强化偏乡数位服务与5G垂直场域应用,远传5G远距诊疗深入高雄茂林偏乡,进行AI辅助眼底病变诊断,协助茂林日照中心长者提早发现与治疗。 高雄茂林公立日照中心为全台首家原民区卫生所附设日照中心
u-blox 推出精巧、强大且安全的蓝牙低功耗模组 ANNA-B5 (2025.05.07)
为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提供定位与短距离通讯技术的全球领导厂商u-blox (SIX:UBXN) 宣布推出 ANNA-B5 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E) 模组。此超精巧模组(6.5×6.5 mm)是以 Nordic Semiconductor 的下一代无线 SoC nRF54L15 晶片组为基础,具有业界领先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可提供完全整合的天线、高安全性、强大的 MCU 以及距离测量功能
高频宽OTA测试难度高 安立知与MVG合作开发用於Wi-Fi 7的OTA测试方案 (2025.05.05)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快速演进,Wi-Fi 7(IEEE 802.11be)作为最新一代无线通讯标准,正引领高效能、高频宽的应用潮流。其高速传输特性特别适合超高画质影音串流、多使用者的 AR/VR/XR 沉浸式实境体验,以及高即时性娱乐应用
意法半导体为资料中心与 AI 丛集提升高速光学互连效能 (2025.05.02)
随着人工智慧(AI)运算需求的指数型成长,致使运算、记忆体、电源管理及互连架构对於效能与能源效率的要求提升,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新一代专属技术强化资料中心与 AI 丛集的光学互连效能,协助超大规模运算业者突破上述限制
远传以资通讯技术助力华南银行打造IT监控战情中心 (2025.04.22)
电信业与金融业结合专业实力为数位转型与创新金融科技奠基,华南银行历时5年打造的土城资讯大楼於今年1月正式启用,而远传电信以资通讯核心技术协助华南银行打造IT监控战情室,透过客制化与可视化的仪表板和即时告警功能,进而掌握各项系统运行状况,助力华南银行提升资讯系统营运效能与维持稳定性
大规模HDD稀土材料回收计画在美成功启动 促进资料中心永续 (2025.04.18)
HDD做为云端资料中心基础架构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在创新设计中使用多种稀土元素,这些元素有助於 HDD 精确读写资料。然而传统回收方式仅能回收少量此类关键材料,稀土元素往往完全未被回收,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全球工程服务供应商 EDAG 采用 Anritsu 安立知分析仪 提升无线测试能力 (2025.03.31)
Anritsu 安立知宣布,德国工程服务和测试公司 EDAG 近期选用了 Anritsu 安立知无线通讯分析仪 MT8821C,主要用於待测物 (DUT) 最大输出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Anritsu 安立知 MT8821C 提供 EDAG 多项关键优势
Jabra建构360度沉浸式音场 PTC协同设计耳机融入AI降噪 (2025.03.26)
经历疫情期间许多企业被迫须快速适应远距工作模式,长期专注於视听创新通讯技术的Jabra则早已着手布局,与PTC合作投入开发与制造多款先进音讯设备,包括无线耳机、耳麦、智慧助听设备及视讯会议系统等,满足全球使用者更高效、沉浸且清晰的通讯体验
三星6G白皮书 勾勒AI原生与永续通讯愿景 (2025.03.25)
三星电子在上月发布了其针对6G科技应用的白皮书,名为「6G的未来:AI原生与永续通讯」,这份文件不仅是三星对下一代行动通讯技术的展??,更揭示了其对於未来通讯环境的整体构想
u-blox ZED-X20P 全频段 GNSS 接收器能以合宜价格 实现全球公分级定位精准度,现已开始送样 (2025.03.25)
为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提供定位与短距离通讯技术的全球领导厂商u-blox (SIX:UBXN) 宣布,推出全频段 GNSS 模组━ZED-X20P。这是专为大众市场提供全球公分级定位精准度所设计,与传统解决方案相较,整体拥有成本降低了90%
勤崴无轨化类捷运自驾电巴采用V2V车间通讯创新技术 (2025.03.20)
日本预计於2025 年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大阪万博)部署 10 辆用 Level 4 自动驾驶巴士,在特定区域内无人驾驶接驳,展现未来智能交通效益。而新北市政府与勤崴国际於2023年10月已在淡海新市镇成功运行LV4自动驾驶巴士,并率先打造无轨式类捷运自驾巴士,二个月载运超过3500人次
AI也要去中心化 边缘AI加速驱动智慧物联网 (2025.03.18)
当人工智慧从云端资料中心逐步走向终端装置,一场「去中心化」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面貌。随着NPU与轻量级AI模型(如TinyML)的技术突破,边缘AI已成为驱动智慧物联网的核心动力
工研院直击MW 2025 AI驱动开放转型布局6G (2025.03.14)
经历COVID-19疫情停办後再度举行的全球行动通讯大会(MWC),估计今年共吸引超过10.9万人叁与。亲临现场的工研院也在今(14)日举办「MWC 2025 展会直击:AI 驱动未来通讯与智慧应用研讨会」,聚焦其中关键议题「开放」(Open)与「AI人工智慧」,探讨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智慧净零城市双展即将揭幕 加速AI驱动重塑百工百业 (2025.03.11)
第十二届智慧城市论坛暨展览(SCSE)即将於3月18~21日假南港展览2馆隆重登场,并以「数位与绿色双轴转型(Digital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为主题,分别聚焦在人工智慧(AI)应用、智慧治理、深度节能、虚拟电厂、净零永续、全球共创等关键领域,全面展示5G、AIIoT等资通讯技术在智慧城市、净零城市的各种创新应用及其解决方案
Nordic的低功耗蓝牙技术为资产追踪和个人安全解决方案实现精确定位 (2025.03.11)
电子制造商MOKO SMART公司推出了两款结合LoRaWAN和低功耗蓝牙通讯技术的新型追踪器,一款是用於资产及车辆追踪应用的LW001-BG PRO系列,以及另一款用於人员安全应用的LW006-SB智慧徽章
CoWoS与AI晶片发展趋势解析 台科大链结产学添效力 (2025.03.10)
全球高效能运算、人工智慧及5G通讯技术正蓬勃发展,半导体产业中与先进封装相关的异质整合及晶片堆叠等技术,成为产业提升效能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近日适逢台科大50周年
u-blox 与英特尔合作提升 vRAN 的时间同步 (2025.03.07)
为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提供定位与短距离通讯技术的全球领导厂商u-blox (SIX:UBXN) 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开发 u-blox M2-ZED-F9T GNSS 授时卡,这是一款专为英特尔Xeon 6 SoC 平台打造的先进解决方案
Anritsu 安立知携手 SK Telecom 及 POSTECH,结合 AI 与天线扩展技术提升通讯效能 (2025.03.05)
Anritsu 安立知很荣幸宣布,南韩最大电信业者 SK Telecom (SKT) 与领先先进研究领域的浦项科技大学 (POSTECH) 选择 Anritsu 安立知的无线通讯测试平台 MT8000A,用於验证结合天线扩展技术与人工智慧 (AI) 的行动通讯技术
联发科技、Eutelsat与Airbus合作完成5G-Advanced NR-NTN实网连线 (2025.02.24)
联发科技、Eutelsat 与 Airbus 完成全球首次 5G-Advanced NR-NTN 实网连线。此次成功连线使用轨道上商业运转 630 颗低轨卫星的一部分,首次证明 5G-Advanced NR-NTN通讯技术部署在商用低轨卫星的可行性,创造出全球卫星业者升级至 5G-Advanced NTN 技术的商业机会,加速卫星与地面网路融合的技术趋势,并为未来6G NTN 通讯技术的研发奠定关键的基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页][最后一页]

  跥Ꞥ菧ꢗ雦뮗
1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组 助力车载充电器OBC实现小型化
2 KSC XA轻触开关提供声音柔和的轻触回??,增强用户体验
3 Microchip推出面向边缘人工智慧应用的新型高密度电源模组MCPF1412
4 首款采用 DO-214AB 紧凑型封装的 2kA 保护晶闸管
5 Microchip发布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简化类比感测器设计
6 ROHM推出支援负电压和高电压的高精度电流检测放大器
7 Bourns IsoMOV 混合保护器荣获 IEC 61051-2 符合性认证, 并列入 UL 1449 认证名单
8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体量子抗性
9 意法半导体推出工业级加速计 其整合了边缘 AI 与超低功耗技术,适用於免维护智慧感测应用
10 ST 推出内建唯一识别码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对应产品辨识、追踪与永续设计需求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