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社群討論 / 專欄評析
讨论专栏主题﹕过劳谁该负责?
那天,HTC的一位年轻工程师冰冷的遗体在自家卧室被发现,他原本大好的前景却以悲剧告终,这是任谁都无法接受的事实。对于这个事件,家人需要一个解释,社会也想要答案,媒体更需要题材,但大家却不约而同的把矛头指向以超时工作为常态的科技业,当然,他们理所当然的表示会负起责任...

Athena Hwa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市
文章: 1

发 表 于: 2011.03.17 03:38:00 PM
文章主题: 過勞誰該負責?
如果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工作模式,而不是把所有工作都堆到少數人身上,是否能避免這樣的狀況。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Tommy Chung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美加
文章: 1102

发 表 于: 2011.10.08 05:55:09 PM
文章主题: Re: 過勞誰該負責?

(1)當然是發揮團隊合作的工作模式是最好的方式,也不要輕易打破當初合作模式所訂的權利義務與規範,怕是有些人是以合作模式之名,行壓榨勞工之實,或做事的勞工永遠過勞,工作時打混摸魚玩種菜與社群的員工也大有人在,每個案例狀況都不一,但不難掌握!

(2)公司或許也要想想為何一堆員工要背叛出走?又為何有員工有過勞死或自殺的?又為何一堆人失業?一堆公司找不到員工?又時常有大型勞工街頭運動?這些都是多年攤在陽光下的老問題!

(3)這要從員工,公司資方,社會三者關係來探討吧!

(4)重要是把自己目前的工作做好,工作時盡心力工作,休息玩樂時就休息!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相关讨论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NEC發表可不受天候影響的光解析技術
[評析]台灣新定位:與全球創客接軌
  相关新闻
联电首推22eHV平台促进下世代智慧型手机显示器应用
筑波医电於台湾国际医疗展展示Spark手术麻醉系统
贸泽电子和ADI合作出版电子书协助工程师解决设计挑战
2024博世科技日成就生活之美 用软体科技带动各领域创新
台达与德仪携手成立实验室 布局先进电动车电源系统
  相关文章
打开讯号继电器的正确方式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计算应用进化
台湾AI关键元件的发展现况与布局
AI带来的产业变革与趋势
你能为AI做什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