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相关对象共 100
(您查阅第 2 页数据, 超过您的权限, 请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后, 才能使用!)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2024.11.05)
光通讯正成为5G、AI伺服器、资料中心及未来6G网路的核心。 然而从设计到验证的每一环节,都对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精度测试仪器能帮助工程师诊断讯号,确保光通讯可靠与稳定
AI伺服器驱动PCB材料与技术革新 (2024.10.28)
目前台湾PCB产业除了积极转型智慧制造节能以减碳之外,还须善用2024年上半年仍受惠於AI需求带动出囗好转的契机,驱动AI伺服器供应链加工技术与材料革新开源,成为确保PCB产值能稳定成长的关键
安立知叁与OIF在ECOC 2024的OpenROADM互通性展示 (2024.09.12)
Anritsu 安立知将於 9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欧洲光通讯会议 (ECOC 2024) 上,叁加专为建立光传输设备标准的产业组织光互连论坛 (OIF) 主导的互通性展示。 安立知 Network Master Pro (400G 测试仪) MT1040A 传输分析仪将支援双密度四通道小型可??拔 (QSFP-DD) 光学模组,该模组现已被纳入 OpenROADM MSA标准
AI带来的产业变革与趋势 (2024.06.13)
随着2025年AI PC软硬整合更完备,将成为推动产业复苏的关键动力;AI伺服器受惠於生成式AI大型语言模型、企业内部模型微调等因素导致需求持续上升,成为2024年伺服器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安立知与德州大学於OFC 2024产学合作 展示OpenROADM/IPoDWDM协调系统 (2024.04.02)
Anritsu 安立知与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UT Dallas) 合作,在2024年3月26日至28日於美国圣地牙哥举行的2024年光纤通讯大会暨展览会 (OFC2024) 上,展示用於全面控制和监测 OpenROADM 与 IPoDWDM 组合网路的协调系统
安立知Network Master Pro MT1040A升级支援OpenZR+介面标准 (2024.02.28)
生成式人工智慧和云端服务日渐普及、数位化转型带动资料中心和都会区网路迅速成长,而分散式中型资料中心增加的数量推动更多中型资料中心之间的 资料互连需求。Anritsu 安立知推出支援新介面标准OpenZR+的 400G(QSFP-DD)多速率模组MU104014B,成为其乙太网路测试仪 Network Master Pro MT1040A 的模组之一
艾飞思测试实验室导入安立知光压力自动验证系统 (2023.12.14)
Anritsu 安立知宣布,iPassLabs 艾飞思测试实验室导入其 MP1900A 光压力自动验证系统 (Optical Stress Receive System,OSRS),提供符合 IEEE802.3 400G/800G 标准之验证环境。iPassLabs 将藉此系统支援客户 400G/800GE 光收发模组与交换机验证服务,进行接收端灵敏度、抖动容忍度及合规验证,为 800GE 系统与元件开发提供准确接收测试方案
安立知与德州大学於SC23产学合作展示OpenROADM端对端测试系统 (2023.11.17)
Anritsu 安立知与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UT Dallas) 合作,於美国丹佛举行的 2023 年超级运算大会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 23;SC23) 展示OpenROADM。Anritsu 安立知在现场展示 MT1040A (即 400G 乙太网路测试仪),藉其评估实体层和乙太网路层的品质,并透过连接 400GZR 模组至端对端 OpenROADM 的塞取 (Add/Drop) 线路,以监测网路性能
AMD於OFC 2023发表首款400G在线IPSec处理功能 (2023.03.07)
尽管现代乙太网路埠的传输速度已达到400G并逐渐迈向800G,但IPSec解决方案目前的网路传输速度仍受限在10G至200G。这款元件旨在应对现代网路基础设施的高速埠要求,在符合领先业界的加密标准下,相较现今业内在线IPSec解决方案具有显着的效能优势
迈向112G PAM4技术转型 线速加密和连接埠容量是关键 (2022.10.21)
随着全球逐渐步入与疫情共存的新常态,混合工作模式的成长和网路地理分布的发展,不断推升网路基础设施频宽与安全性的需求,因而重新定义无边界网路。 在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应用的带动下
万物连网时代来临 高速讯号完整性不可或缺 (2022.03.17)
纵观形塑万物连网的各项技术,快速稳定的网路连结是个起步。 市场也对於高速数据传输相关应用着手进行准备。 这些高速技术却同时带来设计、验证及互通性的高度挑战
Molex量产400G ZR同调光纤收发器 满足资料中心互连需求 (2022.03.03)
Molex莫仕正增加生产商用400G ZR QSFP-DD可??拔同调光纤收发器,以支援对於先进资料中心互连(DCI)解决方案与日俱增的需求。400G ZR和400G ZR+产品旨在以小尺寸提供最隹化的资料传输速率和低功耗
思科发布创新技术 协助企业实现混合工作 (2022.02.16)
思科发布崭新的创新解决方案,为居家、办公室或任何地方工作的人们实现混合工作。 各种规模的企业过去两年都在适应重塑了IT计划与营运的重大数位化转型,包括跨越混合云以连接私有云和公有云、为实现物联网所使用的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以及安全连接各人各事的混合工作
Aruba:分散式服务正颠覆一切 从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 (2021.10.22)
转型中的市场创造产业破坏式创新的机会。随着云端服务逐渐移转到边缘,分散式服务正在颠覆一切从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到5G和现实虚拟化的创新。 Pensando董事长、JC2 Ventures执行长、思科系统公司前执行长John Chambers共同表示
Microchip和Acacia共推400G 可插拔相干光学元件 (2021.10.08)
由资料中心扩张和 5G 网路建设所驱动的频宽需求增加,预计将激发对更快相干高密度分波多工系统 (DWDM) 可插拔光学元件的需求。并促成资料中心互连 (DCI) 和都会光传输网路 (OTN) 平台从 100/200G 转移到 400G 可插拔相干光模组以支援这些超连接架构
思科协助客户达成智慧云端 提供数位体验 (2021.06.07)
人们正生活于这个「超连结」而分散的世界,比以往更依赖云端,同时IT团队亦因要为人们随时随地提供最佳的数位体验而面临挑战。因此,企业正迁移至云端主导的营运模式,以速度、洞察力、可控性等三大元素,将分散的应用程式、用户和技术人员连接起来
Credo推出HiWire低功耗主动式缆线400G PAM4铜质互连线 (2021.04.05)
Credo宣布推出HiWire低功耗CLOS主动式缆线(LP CLOS AEC)。具有独特紫色外观的新型LP CLOS AEC属於400G400G铜缆,该产品整合了Credo获专利、针对特定应用的低功耗DSP,支援的距离在0.5公尺到3公尺之间
太克与安立知合作 推出PCIe 5.0收发器和叁考时脉解决方案 (2021.02.26)
测试与量测解决方案供应商太克科技(Tektronix)近日与安立知(Anritsu)合作推出新款PCI Express 5.0收发器(Base和CEM)和叁考时脉解决方案,提供适用於预相容性测试的早期CEM夹具
Silicon Labs全新I2C可编程石英振荡器 抖动效能低达80fs (2020.09.23)
芯科科技(Silicon Labs)发表全新超小型、高效能石英振荡器(XO)和压控石英振荡器(VCXO)系列产品,适用於需要低抖动和频率灵活的时脉合成应用。Si54x/6x Ultra系列XO/VCXO可在全工作范围内为整数和小数频率提供低达80fs的抖动效能,为资料中心互联、光纤传输、广播视讯和测试/测量等严苛应用提供卓越的抖动容限
5G时代正式启动 高速传输市场热潮再起 (2020.08.14)
在新冠肺炎疫情垄罩全球的情况下,台积与联发科的业绩表现,恰恰反应了5G时代将带来巨大的半导体需求,且相关的高速传输应用也将水涨船高。


     [1]  2  3  4  5   [下一頁]

  十大热门新闻
1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线扫描相机适合主流应用
2 意法半导体整合化高压功率级评估板 让马达驱动器更小且性能更强
3 Pilz多功能工业电脑IndustrialPI适用於自动化及传动技术
4 SKF与DMG MORI合作开发SKF INSIGHT超精密轴承系统
5 宜鼎推出DDR5 6400记忆体,具备同级最大64GB容量及全新CKD元件,助力生成式AI应用稳定扎根
6 宜鼎E1.S固态硬碟因应边缘伺服器应用 补足边缘AI市场断层
7 SCIVAX与Shin-Etsu Chemical联合开发全球最小的3D感测光源装置
8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测器处理平台加速即时边缘AI部署
9 英飞凌CoolSiC萧特基二极体2000 V直流母线电压最高可达1500 VDC
10 瑞萨全新RA8 MCU系列将Arm Cortex-M85处理器高效引入成本敏感应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